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1)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五月节等等,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名称多达二十个以上,可以说是我国名称最多的传统节日了。

端午节习俗也是耳熟能详: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放纸鸢…端午节吃上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更平添几分节日气氛。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2)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3)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4)

说到端午节起源,人民都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而设立的节日。这种说法确实流传最广,但近代史学家们却普遍认为这是后人牵强附会的结果。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姓芈(mǐ),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屈氏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5)

屈原于楚怀王时期任左徒(仅次于令尹、主管外交事务),后被贬为三闾大夫(主管宗庙祭祀和教育事务),并数次被流放南蛮之地。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大肆进攻楚国,楚国山河破碎,连都城郢都也被攻占,楚顷襄王被迫出逃避难,屈原在极度苦闷和绝望之下,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殉国。

相传,屈原在任期间主张变法强国,力主联齐抗秦,但因变法触动权贵利益,遭到权贵们倾轧排挤,始终郁郁不得志。

同时,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在数次流放途中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怀沙》等诗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并流传至今,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伟大地位。

不过,将端午节和屈原联系起来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吴均(南梁,469年~520年)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但此时距离屈原去世已超过750年。而端午节习俗早在屈原出生前就已在吴越之地出现,同时在汉代众多的古代典籍中,有关端午节的记载中也找不到屈原的影子。

那么,端午节真正的历史来源是怎样的呢?

端午节是上古先民出于对自然天象和龙的崇拜,而创造的一个节日。

“端”意为“正”;“午”为地支第七位,“中”之意。“端午”,“中正”也。古人以天干地支来记年月日,仲夏午月午日,按《易经•乾卦》第五爻解为:“飞龙在天”。此时东方苍龙七宿恰处在南方天空正中央,对于崇尚中、正之道的古人来说,此为大吉大利之日。另外,端也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6)

古代吴越之地的先民会在端午之日祭祀龙神,祈求风调雨顺。

按照这种说法,小编理解端午应为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午月午日,比如2022年端午节其实应该是在公历6月10日(丙午日甲午日),不知道是否正确。

无论如何,端午节在现代早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一年又到端午时,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你知道多少(端午节真正的来历)(7)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