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1)

在钟楼街上,不仅有声名远播的古建筑、老字号,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古民居也在这次改造修复中修葺一新。它们的重新亮相,蕴藏着怎样的城市记忆,又承载着怎样历史文化呢?让我们一起去钟楼街提质改造现场看一看。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2)

五纵三横、肌理清晰的街巷,构建了钟楼街片区的整体框架和格局,而点缀其间、整体形态格局保存完好的院落也在此次改造中得以复原。这里是钟楼街的120号院,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坐南朝北,三进院落,也就是二进院带后院式布局。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3)

记者 魏雪妍:在修缮改造之初,我市就明确了要把旧宅作为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地修复或改造。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4)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5)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钟楼街提质改造过程中反复推敲改造方案的设计与细节,翻阅史志载记、掌故轶闻,希望通过修缮改造让这些旧宅重新绽放光彩。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6)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蒲净:提出了避免破坏性地拆除,杜绝破坏性地建设,所以咱们在整体钟楼街的改造过程中,都是避免这个大拆大建,都对这个重点文物建筑、历史遗存都做了这个应保尽保。咱们钟楼街保留下来的还有120号院,我们都进行了整体的测绘,进行了后期的翻新复建,能够把这个钟楼街的历史遗存的这些老院子能够重点保留下来。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7)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蒲净介绍说,在修缮改造中,所有具有历史风貌的房子,都保留了它原有的样子。典型的“微改造”手法,保留老建筑的空间肌理、外部轮廓、对必要处进行更新和修复,最大可能地保留太原老城的城市记忆。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8)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蒲净:咱们这个钟楼街的这回改造,一个重点的词就是这个保护,除了对咱们这个片区内挂牌的这个重点的文物建筑、文保建筑、历史建筑进行这个保护以外,我们在这个拆除过程中对一些新发现的一些历史遗存都加以保留,按这个历史资料、历史照片来进行这个修复和恢复。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9)

为了使这些百年老建筑适应现代商业需求,改造中还特别安装了空调、地暖、自动消防等现代化设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修缮院落时更换的构件都在其隐蔽处,刻写了更换年月,技术记入档案,实现了建筑改造的可查找可追溯。

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喜看太原新变化)(10)

记者 魏雪妍:于繁华街市中步入这样的老宅,似乎也穿越到了一段旧时光里,保护好老建筑 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守望好城市的精神家园,让我们共同把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记者 王岳鹏 康亢 魏雪妍)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