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思想绵延至今,已经有了好几千年。在很多人的眼中,可以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特别是老一辈的人,还是更加喜欢男孩子一点。

他们觉得男人是一个家庭的象征、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等自己老了儿子就会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而女儿迟早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人,因此儿子的作用和地位就远远高于女儿。

殊不知他们年轻时对儿子和女儿各种不公平的待遇,是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埋下了一颗雷,害苦了儿子和女儿们,同时也害苦了他们自己。

陈德清今年81岁,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陈建祥是老大,从小就性格腼腆、懦弱,又不好学,读到小学四年级后就再也不愿意继续读书了,只能跟着他们在家务农。

因为家境贫寒,等到了适婚的年龄,都没有一个姑娘肯嫁给他,更没有几个媒人来登门介绍。那时陈德清和老伴心急如焚,几乎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后来还是一位远房亲戚从中牵线,给陈建祥介绍了一门亲事。那位姑娘叫刘慧珍,是隔壁镇上的,家中也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她排行第三。

那位姑娘第一次登门时,就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看什么都不顺眼,当然也没看上陈建祥。她觉得陈家家境不好,底下还有四个未出嫁的女儿,以后要花钱的地方肯定少不了。

可陈建祥偏偏就看上了她,对她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最后终于抱得了美人归。

重男轻女真实事例(我年轻时重男轻女)(1)

转眼之间,三十多年就过去了。陈德清也步入了耄耋之年,两个孙子和两个孙女也都各自成家立业,他也有了好几个重孙子。日子比起以前来是强了不少,可要是和同村人相比,那就差强人意了。

儿媳妇是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人,对他儿子从来都是吆五喝六,直呼其名,对他和老伴丝毫不关心,对小姑子们更是冷漠无情。除了她的几个孩子和孙子,其他人几乎不值得她花费心思去维护关系。

当年陈德清的老伴临终前,瘫痪在床好几个月,都是四个女儿轮流来照顾,买菜做饭、端茶倒水、清洗衣物、买药、买日用品等,这些事情她们统统都包办了。

而儿子只是偶尔过来看一眼,就被儿媳妇一通电话给叫了回去,她自己从来没有来照顾过老伴,哪怕是一次。

后来老伴离世后,陈德清以为儿子会把他接到身边照顾。因为他不会做饭,身体又不好。没想到他们夫妻俩对他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就连村主任都看不下去了,就去儿子家里做思想工作,让他们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

可陈建祥的性格懦弱无能,做不了主,儿媳妇又是个霸道强势的,最后他们夫妻俩仍然不管他,他就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渐渐地也就适应了独居的生活。

陈德清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作物,稻谷、黄豆、花生、油菜籽等,他们夫妻俩根本不跟他打声招呼,直接趁他不在家开车拉到镇上去卖了,钱是一分都见不着,他们只给他留下一点口粮。

种的蔬菜也是,刚一成熟了就被他们给摘回了家,因为儿媳妇很懒,菜园里的草都比人都高,蔬菜又怎么可能长得出来?

这还不算,陈德清每年都会养一头牛,想着到年底能卖个好价钱。可每次儿子夫妻俩都会趁他不备,偷偷地将牛卖给了牛贩子,轻轻松松好几千块钱就到手了。

诸如此类啃老的行为,陈建祥夫妇做过不少,每次都让陈德清心酸落泪。

说实话,陈德清年轻时确实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毕竟在那个年代,家里男丁多,干农活就能够搭把手。

不过因为陈建祥是家中长子,也是我们唯一的儿子,陈德清和老伴很惯着他,别人家姑娘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而他们却把四个女儿当男丁使唤着,反而是儿子不用下地干农活,家务活更不需要他插手。渐渐地就把他给养废了,变得自私自利,毫无人情味可言。

俗话说“惯子如杀子”,就因为陈德清和老伴对儿子无底线的溺爱,最终还是害了他,同时也害了我们自己。要不是有四个善良孝顺的女儿和女婿,现在他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

重男轻女真实事例(我年轻时重男轻女)(2)

每年的正月初三,是出嫁的姑娘们回娘家的日子。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陈家的四个女儿和女婿就会带着外孙、外孙女们回来拜年。

今年他们给陈德清买了家电、保健品、衣服、鞋子、牛奶、水果等,每个人还给他包了好几个大红包,加起来都有八千多元。

按理说儿子作为大哥,四个妹妹和妹夫都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了,且都带了丰厚的拜年礼,他们应该好好地设宴款待一番。

可是到最后端上桌的荤菜,却是前天晚上他们吃剩下的海带排骨汤,那个海带都炖烂了,排骨也没有几块。儿媳妇只是炒了几个素菜,再加上几个凉拌菜,这么多人不够吃不说,味道还很差。

这餐饭简直是难以下咽,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就降至到了冰点,陈德清看得出来女儿和女婿们都在尽量隐忍着没有发火,就是怕他夹在中间难做人。

最后女儿和女婿们都是带着怒气离开的,临走前外孙和外孙女言辞犀利,那字字句句鄙视儿子和儿媳妇的话语,连我都听得难受。

儿子当时的脸色也很难看,红一阵白一阵的,他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什么,却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而儿媳妇则是充耳不闻,仿佛练就了一身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的高超本领。

正月初六,三女儿陈建芳接陈德清去家里小住几日,他就从衣柜里拿了两千块钱,准备给外孙的孩子们发红包。除了这段时间花出去的钱,剩下的还有六千元,他当时也没有多想,就还是将它放在衣柜里的一件衣服口袋里。

可等他五天后回来,发现家里乱七八糟的,像是遭了贼一样。卧室里衣柜门大开,里面的衣服都被抖落在地,而他那六千元钱,早已不见了踪影。

那么一大笔钱突然就丢了,陈德清当时心疼极了,一下子就瘫坐在地上。很久没有流过眼泪的他,靠在床头无声地哭泣着,仿佛是要把这辈子没有流过的泪水统统都流完。心中不免感叹着自己这晚年的生活过得太苦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他心里很清楚,家里确实是遭了贼,不过是“家贼”,因为家里门窗都没被破坏,那个“贼”是从大门进来的,而除了他之外,就只有儿子有他家里的钥匙了。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陈德清是真的没想到儿子和儿媳妇会趁他不在家的这几天,将他的钱偷偷拿走,连声招呼都不打。

因为以前他们夫妻俩虽然偷偷地卖过他的粮食,卖过他养的牛,却没有动过他家里的钱。

估计这次是看到女儿和女婿们来拜年时,给了他不少的红包,他们夫妻俩就眼红了,于是就打起了那些红包的主意。

最终陈德清还是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同儿子和儿媳妇计较。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总想着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吵吵闹闹的对家运不好,况且儿子夫妻俩拿来用了总比被小偷偷走了要强一些。

重男轻女真实事例(我年轻时重男轻女)(3)

上个月,陈德清干农活时不小心闪到了腰,只能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吃饭都成了问题。儿子和儿媳妇只是来看过他一次,买了些消炎止疼的药,之后就完全不管我。

大女儿和女婿特意赶过来照顾他,带他去医院做理疗,并负责他的衣食起居。等他的腰伤渐渐有好转了,他们就将陈德清接到身边照顾着。

其他三个女儿和女婿们纷纷来看他,并且大女婿还召集大家开会商量他的养老问题。最终大家决定轮流来照顾,陈德清在大女儿家里住满三个月以后,就去二女儿家住,以此类推。

他们商量时陈德清全程都听到了,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提过他的儿子和儿媳妇,估计也是看透了他们的本性,知道他们夫妻俩没有良心,根本不会管他的死活。

如今陈德清在大女儿家里快住满三个月了,大女儿和大女婿只要有空,就会陪他聊天、下象棋;

二女儿早早就打电话说给他买了新床,添置了新家具,就是为了让他住得舒服些;

三女婿说县城里新建了一个公园,到时候要带他去那里散步;

四女儿说外孙给他买了按摩椅,外孙女也给他买了新手机,还专门下载了他爱听的湖北大鼓。

陈德清觉得自己被几个女儿、女婿、外孙和外孙女宠成了最幸福的老人,比起在家里时无人问津、凄苦劳累的日子,现在简直是掉进福窝里去了。

最近他时常会后悔,后悔自己年轻时不应该那样重男轻女,没有公平对待女儿们。好在女儿和女婿们都不跟他计较这些,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对他好,他感到很知足。

万事皆有因果,有重男轻女行为的父母们,终将在晚年尝到自己亲手酿下的苦果。

一般来说,重男轻女的家庭,普遍都把儿子当成宝,从小当成小皇帝一样娇生惯养,什么都由着他。导致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一味索取从来不考虑回报。

重男轻女家中长大的女孩,往往对父母和家庭没有依恋感,因为心怀不满,她们更渴望尽早逃离不公平的家庭,远离偏心的父母。

当父母年老体弱需要依靠儿子的时候,发现根本就靠不上,养儿防老成为了空谈。

以前没有好好对待女儿,等老了才想起女儿来,想要去寻求依靠,女儿也不会真心去接纳,到头来落得无依无靠的下场。

养儿育女是每个家庭的福气,都需要父母公平来对待他们,并尽心尽力地将他们培养成才。等到了晚年,父母才能过得幸福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