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于是他成为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

他该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但是有很多人说,莫言并不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据说当年在瑞典几乎所有的评委都十分看好老舍先生,然而最后又十分遗憾,因为按照规定,死者是不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如果那样,莫言老师就不会成为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了。

很多时候造化弄人,人不能与命运相争!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2)

他不慌不忙的把这个年轻人的梦想撕扯开来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3)

读老舍的时候常常会感觉他是天才之笔,读《骆驼祥子》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朴实的笔触却能写到读者的心里,让人深思,让人回味。

这部作品中,祥子是一位车夫,身体强壮且没有家庭负担,是一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一心想凭借着勤劳的双手,给自己打拼出一片阳光灿烂的天下。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4)

老舍用一支稳稳的笔,不慌不忙地叙述着,把这个年轻人的春秋大梦一点点撕开。他的一生以车为线,经历了三起三落。

一起:祥子年轻时健康,勤劳朴实,心怀梦想在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理想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梦想再破。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由“精精落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对于身处新时代的我们,祥子用它一生的悲惨命运,为我们留下4条人生启示。

01

时代抛弃谁之前,已经打好了招呼。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5)

“祥子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他愿意出去,没人可以拦住他。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里听......

祥子通过三年的努力,买到了自己的车,他勤奋的工作,这本是好事,但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仅不留意身边环境的变化,还拒绝与外界交流,最终把自己陷入不安全的境地。为了2块大洋和所谓被人瞧得起的“面子”接单却丢了100大洋买的洋车。

人是社会的产物,谁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还能很好的生存。

我们总听到人说,时代不行,社会不公平,于是开始兀自同情自己的遭遇。实际上任何环境下都有不幸,顺势而行,阿里巴巴,薇娅,李佳琦都是在风口上起来的,这都是很好的佐证。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只是管好自己,不顾社会变迁,早晚会被沦为社会车轮下的泥泞。

02

拥有什么样的认知,配过什么样的生活。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6)

“没有父母兄弟,没有本家亲戚,他的唯一的朋友就是这座古城。这座城给了他一切,就是在这里饿着也比乡下可爱。”

进城后的祥子一方面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打心底里看不起农村的生活,但是他又不愿扎根于城市。

祥子既拒绝了刘四主动借钱给他买车的建议,倔强的坚持自己攒钱,也拒绝高妈给他的放贷、储蓄和起会集资的建议,坚持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放弃了接受新知的机会,又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接受。

反观祥子的老婆虎妞,在怀孕期间将出租屋分租出去供给他人使用以获薄利,来补贴家用,祥子因为过于不注重身体保养,生病几个月期间不能出车,祥子念叨赶紧出车,而虎妞主动将车出租,获取生活费。

人只能赚认知内的钱,你的认知上限就是你的收入上限。再怎么蛮干,认知水平没有提高,很难有实际生活转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03

没有梦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最终也会没有生活。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7)

“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都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自怜便自私......

三起三落后他没有完全堕落,真正堕落的时候,是在妻子虎妞死后,本想和小福子过日子,而小福子也离他而去。

堕落并不只出现于底层,而是在人类的各个阶级都有,毕竟每人都有自己的失意。也许祥子必然会被环境影响成这么一副不成人形的模样,但他明明有权利维护自己的积极,诚实,和勤快。

透过祥子,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祥子不是祥子,我们身边有很多祥子。

当我们面对金钱或权利的诱惑,而需要突破法律的底线时,我们会不会认为试一试也无妨,抱着侥幸的心理,放弃自己的原则?我想这也是老舍先生想通过祥子告诉我们的道理,人生不易,坚守更显得珍贵。

04

一路奋战,只为不被世界改变。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8)

如果说祥子的一生是不幸的,那遇见曹先生简直是不幸中的万幸。最后祥子走投无路时,曹先生决定收留他的小福子。

但是他没有珍惜,看到其他吃喝嫖赌,行尸走肉的车夫,日子也过的也很有趣,他开始反思那自己为何要过的那么辛苦呢,为何不也像他们那样尽情享乐?

曾经意气风发的祥子,罐子破摔。将自己最后一点希望亲自抹杀掉。这次彻底堕落,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电影《熔炉》中有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冬天?那是为了让我们寻找温暖,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李诞曾这样“夸赞”张韶涵:你想要对自己的人生重新燃起希望,你就可以点开新闻,看一看张韶涵的人生,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幸福啊!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9)

张韶涵是不幸的,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更不会让世界改变自己。

这本书极强的生命力在于读者可以虚化时代的背景,而将其中的人性和命运的意义读懂,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老舍的文笔,将人类永恒的命题表达的淋漓尽致。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0)

他描写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起伏,还有底层年轻人从野心勃勃,憋着一股劲儿而拼命奋斗,到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从而自甘堕落,认同命运的安排,是那样的无奈!

这样的人就像虫子掉进了蛛网,越挣扎束缚得越紧,最终成功摆脱束缚的人,却非常的少,生活就是这样!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1)

但我并不是在此否定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奋斗是必须的,但奋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能盲目而无目,要进可攻退可守,摆正心态,失望才不会太大,甚至总是有希望接近理想。

在这里,我很想对那些还在努力奋斗的朋友,包括我自己说一句话: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2)

祥子是老舍的化身

祥子的一生三起三落,而我们的内心也跟着老舍先生的笔尖,起起伏伏。

老舍在自传中说自己,用了三个词:老实、隐忍、骄傲。

而这点放在祥子身上一点儿都没有违和感。所以说祥子是老舍的化身。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3)

老舍笔下的祥子来自乡间,带着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也带着农民的质朴和固执。

他用他灵活的笔触,将中国传统的叙事方法融入外国文学的景物铺排和心理描写,使祥子和虎妞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4)

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将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巅峰。

洋车夫、老妈子、便衣警探、车厂老板、妓女、摆小摊的,他们出没的场景则是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可是在老舍的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有了灵魂,并且活色生香!是我们透解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可歌和可泣。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司马长风(1976)

在我国现代诸多知名作家里,像老舍先生这样以平民出身而跻身文坛是为数不多的,而始终保持平民品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

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物(这部差点获诺贝尔奖的小说)(15)

点击下方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