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话技巧,能让你的反驳口才大幅提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不会说话如何提高口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不会说话如何提高口才(嘴巴笨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如何提高口才

这个说话技巧,能让你的反驳口才大幅提升!

1.

关于口才的话题,之前我已经写过好几篇文章了。也常有同学问我有没有关于反驳的技巧?

因为有时候自己明明有理,却反被指责,却又找不到有力反击,这真的很憋屈。

就像朋友借了钱,找他还,他不但不还,还倒打一耙,说:不就是欠你几百块钱嘛?像不还你似的,天天问。

搞的好像还是自己小家子气。

又有时候,朋友借钱,自己虽然有钱,但想着攒钱,就不想借,却被说不仗义。

搞的好像只要有人问,我就必须得借似的,这真的很让人气愤。

确实,生活中明明自己有理在先,却被指责的事情太多了。甚至,你什么也没做,别人也会指责你……

那么,面对这些无理指责,要怎样反驳才好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技巧,叫:逆向反证。

什么叫逆向反证?

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章叫《诸葛亮舌战群儒》,里面说的是曹操得襄阳之后,一路派兵追杀刘备,把刘备赶到了江夏。

正当刘备走投无路之时,诸葛亮提议,愿意一个人去江东,说服孙权一起联手抗曹。

可是江东这边的文官,都是主张投降曹操的,因此,诸葛亮到了江东之后,与众文官之间就有了一场舌辩之战。

其中有一个叫虞翻的,就很挑衅的问诸葛亮,用今天的直白话翻译就是:孔明,现在曹操纠集了一百多万军,一千多名战将,气势如虎,马上就要来打你了,你怎么看?

诸葛亮一看虞翻言语不敬,便轻描淡写的说:那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有一百多万人,又有什么好怕?

虞翻一听,更不高兴了,觉得诸葛亮太装了,于是讽刺:你刚打了败战,被人家撵的到处跑,从当阳跑到夏口,如今都已经走投无路了,四处求救,还大言不惭的说不怕,这不是装逼么?

诸葛亮却严正反驳,说:我们只有几千人马,怎么能正面敌的过上百万人呢?之所以跑到夏口,只不过是为了等待时机,伺机反击罢了。

而你们呢,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险,一听说人家来了,连战都不敢战,就求着投降。这么对比,我们还真是不怕。

诸葛亮的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几千人都不投降,而你们那么多人却嚷嚷着要投降,这到底说明了谁怕?

虞翻终于无话可说了。

所以,什么叫逆向反证?

逆向反证就是指:同一件事,当一个人在指责你不对的时候,他的行为恰恰也证明了他的不对。

而我们只要抓住他的行为,反证他的不对,就能使得矛头转向,自己打自己脸。

就像前面,朋友借了钱,不但不还,还责怪我们不应该问,似乎问就是小见,就是对他的不信任,怕他不还。

这样倒打一耙的事还不能忽视,很有市场。它之所以能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就是因为对方把矛头给指了过来,反倒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小见、不信任人”的形象。

一个“小见、不信任人”的形象,当然要被批驳,所以这也不能完全怪吃瓜群众。

他们并不是觉得不还钱就是对的,但焦点已经被转移,转移到了我们身上。

所以,如果不有力的反驳,我们还真就成了理亏了,还真就是“小见、不信任人”的人了。

这样,我们不但钱借了,还没讨到好,还落得个负面形象。就连对方,也会觉得自己很正义了。

所以,不能沉默。

但如果我们反击错了,不能把“小见、不信任人”的标签给撕掉,也是等于徒劳。逼的太急,又会落个不近情理的评价。

因此,处理起来还真有些棘手。

可这时候如果我们用“逆向反证”去反驳,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曾经有个朋友就向我借了五百块钱。问他还的时候总是赖,几次之后他也这么说:不就是五百块钱嘛,又不是很多,催什么嘛?又不是不还。

完了还把这事儿宣扬。

后来我说:你他喵的自己都觉得五百块钱不多,不多你都拖拖拉拉赖着不想还,还架的住更多吗?

要是更多你就更不想还了,你还好意思拿出来说?

结果焦点就转向了,大家的注意又转到了他的为人上,让人醒悟过来,看清了他的本性。

这就是逆向反证的妙用。

2.

说到指责,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重视,指责,本质上是一场焦点之争、立场之争、利益之争,很少有关于对错,人们从来不会为了无关利益的对错而争论不休。

凡是有指责,表面是在说对错,背后都是为了利益。

就比如老板指责员工,说现在的员工拈轻怕重怎么样怎么样,目的是什么?还不是希望你少拿工资多干活儿。

他怎么不说自己开的工资低呢?

所以,一个人在面临指责的时候,一定要敢于反驳。

不反驳,焦点就永远在你身上,很大一部分人就会忽视对方的问题,而一直盯着你的问题。

最能说明的例子就是qj案了,假如有一个女生被qj了,这明明是歹徒的错。

但一旦有人跳出来带节奏,指责女生,怪是她穿的太暴露了。那这种指责就立刻能引来一大批人的赞同。

所以,指责哪分什么对错,别人的指责,永远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发声,是希望你割让利益。

女生指责男生不体贴、太穷、买不起车房,是男生错了吗?根本不是,那只不过是没达到她的要求。

反过来,男生指责女生太丑、太胖,那是女生错了吗?也不是,那只不过是没有符合男生的审美标准。

所以,不要一听到别人的指责,就立马觉得是自己真的错了。错没错,自己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标准。

而对指责的反驳,若没有力度,没有方法,打不到对方七寸,也等于零。

而“逆向反证”,无疑就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反驳方式。

借力打力,用你的行为,证明你的卑鄙!

它不仅能转移焦点,把矛头指向你,还能让人醒悟,看穿你的虚伪。

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更是一种智慧,能让人看清一些容易忽视的东西,防止被忽悠。

前不久有位网易员工,因被裁员拿不到赔偿上了热搜,他在网上发文,其中有一段说:

11月份我的业绩排名在组内7人中排名第2,12月份在组内6人中排名第2,而我负责的功能bug率为全组最低。即便确诊后病情严重期,我的排名也基本稳定第2名。尤其是3月,如果不是主管让人把我负责的已经完成的单子转到别人名下,我应该是第一名。

大意就是他的业绩排名很高。

后来网易迫于压力发了一份声明,第一条就说:

今年3月底,这位前同事的主管因绩效原因向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文章展示的“业绩排名”,实际为工作量排名,不完全反映工作质量。经复核,其绩效确不合格。

算是对上面员工文章内容的回应,大意就是:

1.那位员工说的属实,他业绩排名确实很高。

2.但这个业绩排名,只是工作量排名,不等于工作质量高。

发这份声明的人,其用意就是想通过把工作量工作质量这两个概念分开,以达到混淆视听,从逻辑上否定那位员工工作成绩的目的。

如果不加推敲,这咋一看也说的通,工作量确实不等于工作质量嘛。做的多,不一定都是有用功。

但用逆向反证,就立刻可以让这种说法自相矛盾。

因为员工的工作是由领导安排的,如果这位员工真的工作质量差,那领导还会给他安排那么多工作量吗?

谁会用不得力的?

你找人做事,会给那种最弱的,最不能胜任的安排最多工作量吗?

这很不符合常理嘛,傻子都不会这么干,这么干的人也当不了领导。

所以,这就恰好证明了那份声明的狡辩。

这就是通过“逆向反证”得到的真相


延伸阅读:

我是一个专注情商和口才的写作者,如果你还想看:

1.不太会说话,怎样提高说话的技巧?

2.有哪些高情商的聊天技巧?

3.六个说话技巧,教你快速拥有马云搬的口才。

4.与人争论,如何提高说话反应速度?

5.怎样练就超强的逻辑表达能力?(上)

6.什么是真正的情商?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