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戚芳和水笙谁更美(连城诀中戚芳和水笙)(1)

#山哥情感观点系列#

(山哥聊情感,图片来自网络)

|文/庞凤山

01

在金庸的武侠剧《连城诀》里,第一男主角狄云是个老实厚道而又善良单纯的人,他一直跟着师傅戚长发和小师妹戚芳在一起生活,师傅打小就教给他和师妹俩武功,所以他对师傅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内心当中,戚长发不仅是自己的恩师,也如同自己的父亲,毕竟对自己有养育之恩。

狄云是个苦命的人,在他的人生当中,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冤屈,先是被人家陷害入狱,在狱中呆了很多年。后来,又遭到很多人的误解,阴差阳错的遇到了西藏的血刀老祖,一路上吃尽苦头,险些丧生。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苦也有甜。对狄云来说,人生最为美好的记忆,当属那段年少的时光。

连城诀戚芳和水笙谁更美(连城诀中戚芳和水笙)(2)

小时候,他和自己的小师妹戚芳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起练习武艺一起玩耍,过得非常开心。

戚芳因为狄云总是呆头呆脑,没有什么心机,便给他起个非常形象的外号,叫他空心菜。时间长了之后,狄云也就习惯了戚芳对他的这一称呼,感觉既温暖又亲切。

事实上,戚芳也是个心地很单纯的女孩子,他们俩一个老实厚道,一个美丽善良,原本是很适合的一对。

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狄云和自己的小师妹必然会成为恩爱的夫妻,走进婚姻的殿堂,幸福的过着平淡安稳的日子。

可是,最终,戚芳被富有心机的大师伯的儿子万圭骗取了信任和感情,在万圭和他父亲的精心策划下,设计栽赃陷害狄云是个好色贪财之徒,让其锒铛入狱,并抢走了他如花似玉的小师妹。

连城诀戚芳和水笙谁更美(连城诀中戚芳和水笙)(3)

02

戚芳因为误解了狄云,在对其一时伤心失望的情况下,就选择嫁给了万圭。

狄云在知道这个事情后,真是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因为在他看来,小师妹戚芳既是他的亲人,也是他的爱人啊。他爱戚芳,戚芳也同样爱他,他们一直是有着深深的感情基础的。

然而,命运弄人,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深爱的人,最终嫁给了那个狠狠陷害自己的人。

其实,客观的说,无论从家庭出身来说,还是从两个人的性情个性,以及感情基础来讲,戚芳是更适合做狄云的妻子的,他们俩在一起更适合做夫妻。

连城诀戚芳和水笙谁更美(连城诀中戚芳和水笙)(4)

只可惜,这样的两个人有缘无份,有情无命,最终却没能走到一起,而且,戚芳因为自己嫁错了人,惨死在了自己的丈夫万圭之手,扔下了一个苦命的女儿。

就狄云来讲,他没有娶到自己心爱的小师妹为妻,无疑会是他这辈子的一大遗憾。

然而,感情就是这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在小说影视剧当中,还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总会有遗憾,总会有无奈,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

生活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知道人生会出现怎样的变故,感情当中更是充满了阴差阳错和戏剧性。

《牡丹亭》中杜丽娘有句唱词: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意思是说如若这花花草草任人爱恋,而人又是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一切都由自己决定,那么纵然或还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情,也不会怨天尤人了。

说到底,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尤其是感情这种东西,或许顺其自然,相信缘分,才是最好的选择。

连城诀戚芳和水笙谁更美(连城诀中戚芳和水笙)(5)

03

狄云虽然没有如愿以偿的娶到自己的小师妹戚芳为妻,但是却意外的收获了一位叫水笙姑娘的爱情。

水笙是江湖上号称四大侠客“落花流水”当中水水岱大侠的女儿,她曾因为当时误解狄云不是好人,一脚将他踢骨折过。

后来,两个人不打不相识,因为双双被西藏血刀僧“血刀老祖”,将其带到了深山雪谷当中,彼此开始从误解到慢慢消除误解,再到产生好感和情愫,整个过程,可谓也是让人深感触动的。

小说的结尾,最后是狄云带着戚芳的女儿小空心菜,去当年他和水笙所在的那个雪谷,在那里遇到了早已经等候他的水笙姑娘,寓意两个人缔结连理,成为伴侣。

连城诀戚芳和水笙谁更美(连城诀中戚芳和水笙)(6)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也是一个看上去很浪漫的结局,但如果故事继续的话,假如狄云和水笙真的走进婚姻,生活到了一起,他们的生活会幸福吗?水笙和戚芳相比,适合做狄云的妻子吗?

实事求是的说,与戚芳相比,水笙做狄云的妻子,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两个人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相差太大,水笙是家里的大小姐,从小娇生惯养,她不像戚芳跟着父亲隐居到乡下,过的是淳朴的田园生活。

水笙虽然敬重、崇拜和爱慕狄云的正义和英雄气概,但是真的做了狄云的妻子之后,时间长了,不敢保她不会有大小姐的脾气,不确定她能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也不敢说她能完全接受狄云的老实木讷,适应和狄云在一起的平淡生活,加上狄云还带着一个别的女人的孩子,生活的琐碎与柴米油盐,随时都考验着两个人的感情浓度和经营智慧。

作为小说,这些可以去轻描淡写,但是对于现实生活,这些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