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队党的生活》·中国军号 作者:丁力 贾荣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奋斗者正青春从)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中国军号 作者:丁力 贾荣宝

2018年7月,在与十八届团中央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自1922年5月诞生至今,历经百年时代变迁,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职能和定位,留下英勇奋斗足迹,作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职能的酝酿和提出

党在共青团成立之初,就赋予了团“助手和后备军”的定位与期望。党的发起人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筹备共产主义小组初期就开始关注青年运动,陈独秀主张“组织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的预备学校”。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马上指派党小组中年纪最轻的俞秀松着手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青年团组织。此后,在早期中国共产党成员的酝酿下,北京、湖南、天津、长沙、广州相继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其中,1920年10月,李大钊筹备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提出将其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中国共青团组织的正式成立。党的早期领导人成立青年团,就是要把更多青年团结在共产党周围,领导青年积极投身革命洪流,这是助手和后备军功能的政治性、革命性根本体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团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发展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6月黄埔军校创办时,团组织曾先后组织动员500多名团员参加学习。为迎接大革命高潮到来,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昭示中国青年团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先后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白色恐怖中,共青团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毫不动摇。同年5月,中国共青团四大通过决议,庄严宣告继续领导一切革命青年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1928年6月,中共六大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中称,共青团是青年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组织,在革命运动中他是党很有力的助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团结带领革命青年投身于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充分发挥了重要先锋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青团组织改组为“青年救国会”,受中国共产党青年部领导,在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继续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1946年10月党中央再次发出提议,要求全国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正式决定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4月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共青团重建工作顺利完成,朱德在大会上的讲话要求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的核心,作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工作中的助手和后备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围绕反帝反封建、建设革命根据地、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及解放战争等中心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始终英勇地战斗在第一线,发挥了很好的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职能内涵的转变与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青团的职能作用也随着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发生重大变化,把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主要任务,提出了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响亮口号,组织和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1950年,周恩来总理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当前全国人民的政治任务是抗美援朝、加强国防建设力量、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他号召共青团员要在这些任务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有力助手。1953年6月,刘少奇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辞,充分评价共青团工作成绩,要求共青团继续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本次会议修改了团章,“助手和后备军”的表述第一次出现在团章总则中。1957年5月15日至2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正式通过《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不畏艰难险阻,为彻底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作出重要贡献;带领广大青年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并把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职能回归与转型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共青团的组织体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在党的领导下,团中央成立临时领导小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伟大布局中,把团结、教育、带领广大青年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作为神圣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继续发挥独特作用,共青团各项工作逐渐重回正轨,团的事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1978年10月,李先念在团的十次大会上致辞,动员全国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9年3月,共青团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号召广大青年做一名光荣的新长征突击手,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奉献青春与才智。1981年,李先念会见出席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的同志时提出,希望广大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奋勇前进。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党章中恢复了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完整表述。

进入90年代,党中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方针。共青团积极响应党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召,召开了“青年科技与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开展了“中国青年科技行动”、评选“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了广大青年群体学习与实践科学技术的热情。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团结全国各族青年,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针对青年群体易于接受新思想、善于学习新知识、敢于尝试新改革等特点,紧跟党和国家战略中心的调整,号召、组织、带领青年群体将“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能回归到党的中心任务上,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卓越贡献。

共青团“助手和后备军”职能守正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亲切关心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党章定义可以看出,共青团是唯一由党章定义的,具有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一体的群团组织,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青年的需要开展团的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党和人民培育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共青团职能和定位依然是党最忠实的助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

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共青团发挥助手功能的方式手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比如,推广使用“智慧团建”组织管理系统,对各级团组织进行高效的组织管理;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广大青年参与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微信等新媒体开辟账号,关注青年群体情感世界,关注青年生活细节等。

共青团建设始终坚持与党同频共振,在国家面临的一些重要事件中,充分组织动员青年,以新的方式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团组织统一指挥、广泛动员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务实开展志愿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青年志愿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形象;今年,共青团陆续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青年讲师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项目,线上线下相结合,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

共青团百年发展是一部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职能形成、拓展、转型、深化、创新发展的成长史。在各个历史时期,共青团带领广大青年紧跟党的步伐与节奏,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从革命到建设、从改革到开放、从现代化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前行、不断发展,始终秉承“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走在时代发展前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昌盛作出突出贡献。

(《军队党的生活》·中国军号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