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干货——(商品陈列篇)

在门店的商品销售中,重要的是让商品陈列

开示:能达到自己向顾客充分展示自己的目的,以获得最充分的促销效果,如何将“死的”商品通过艺术性的陈列变成“活的”商品,就成了超市商品销售主要的经营技术,也可以说超市销售好与差,商品陈列起到了很大作用。当然现在超市的面积从几千到几万㎡,商品有的多达几万种,所以商品陈列就更重要了。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商品陈列技术规范。

商品陈列原则

一、商品陈列显而易见的原则

1 让卖场内所有商品的品名、重量、价格等都让顾客看清楚,还必须让顾客对所看清楚的商品作出购买与否的判断,让顾客感到需要购买某些预定购买计划之外的商品,激发其冲动性购买欲望。

超市陈列整理教程(超市干货)(1)

2 商品陈列让顾客易取易放原则

商品陈列在做到显而易见的同时,必须能使用顾客自由方便的盒到手,放回原处,卖场阵列的商品,如果不易取易放,顾客即使产生了购买欲望,也会因此而放弃。(二指原则)

超市陈列整理教程(超市干货)(2)

3. 商品货架要放满原则

货架商品陈列不满,对对于顾客来说商品自己的表现力 降低,在卖场陈列着几千、几万种商品,不满陈列商品的销售往往是不佳的 ,会给顾客造成这是卖不掉 或被挑剩下来的商品的不良印象,对销售不好的卖场会带来恶性循环,销售一天比一天差,所以商品一定要陈列丰满。

超市陈列整理教程(超市干货)(3)

商品要放满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满陈列以看不到底板和背板为准

(2)、货架层板高度以商品做调整(二指原则)

(3)、缺货商品只能放缺货标签,绝不许随意拉排面

(4)、不得随意修改排面

(5)、价格牌在排面的左下角

4. 商品陈列先进先出原则

补货时要把货架上原来的商品取下来,用抹布擦净货架,放入补充的新商品,因为商品的销售是从前排开始的,为了保证生产品有效期,补充新品应从后排开始。商品的先进先出还表现在所的库存商品,必需保质期或生产日期靠前的商品先上架,先到的商品先上架。

5.商品陈列关联性原则

顾客在购物时往往是依货架的陈列方向行走挑选商品很少再回头选购,所以关联性的商品陈列在通道两侧或陈列在通道的一侧,决不充许陈列在双面货架两 侧。

6. 同类商品纵向陈列的原则

同类商品要纵向陈列,不可横向陈列

(1)、同类商品如横向陈列,顾客挑选同类商品的时候同类品种时会感到不方便。因为人的视线上下夹角25°纵向垂直移动文便,顾客离货架30-80公分间距 挑选商品,能看到一至五层货架上的商品,而 横向移动,其方便程度要比前者差的多,因为人的视线是左右夹角50°,顾客离货架30-80公分只能看到横向1.2米间距内的商品。如果横向陈列商品,顾客在选购商品时要走很远多回头路。

(2)、纵向陈列能使同类商品成一个直线,体现出商品即丰富又丰满。

(3)、同类商品纵向陈列会使C类商品提高销售量不会出现横向陈列造成一二五层所应享受的货架位段平均销售利益。

(4)、98%的顾客到超市购物都带有目的性,如横向陈列会影响到其它顾客在货道的行走。

超市陈列整理教程(超市干货)(4)

图例:如A B C D E是同一类商品,1 2 3 4 5是同一类商品

7.商品陈列是否分区定位原则

1、大类商品一定要进行分区,这样顾客容易找寻商品

2、每一个单品在一个卖场中只有一个陈列位置,也是唯一的一个(作为DM问题、陈列在端头、堆头除外)

图例:

如A B C D E是饮料

1 2 3 4 5是纺织品

8. 按商品棚割表陈列原则陈列

商品陈列原则检查要点

门店商品陈列的原则是否得到落实,必须按时段检核表中的项目,按陈列原则的检查要点加以检核。

检查要点:

(1)、商品的价格标签,品牌标签是否面向顾客

(2)、商品是否被遮住无法使人看到

(3)、商品上是否有灰尘或杂质

(4)、价格标签,品牌标签是否有脱落或不明显

(5)、价格标签是否放在了陈列商品的左下角

(6)、商品是否做到了易拿易放

(7)、同类商品是否纵向陈列

(8)货架最上层商品是否放得过高

(9)、 是否有商品缺标签?

(10)、 是否有商品拉排 面?

(11)、 是否有缺货标签?

(12)、 商品是否做到了先进先出

(13)、 是否做到了分区定位

(14)、是否突出了商品和季节性

(15)、相邻商品是否有关联性

(16)、商品是否整齐、有条理

(17)、是否展示了商品自身特点

(18)、最畅销的商品是否放在最好位置给于最大排面

(19)、补货是否及时

(20)、是否做到一货一位一价一签

(21)、促销品是否有有吸引力

(22)、POP是否破损过时

(23)、商品是否安全

(24)、商品是否卫生

(25)、陈列风格是否一致

(26)、货堆位置是否合适

(27)、是否遵守二指原则

(28)、每个单品排面是否低于15CM

(29)、商品是否丰满

(30)、是否按销售量定商品陈列排面

(31)、是否考虑了商品颜色的搭配

(32)、缺货是否严重

(33)、是否遵守价格原则:从左到右,由低至高;从上到下,由高至低

(34)、最重最大的商品是否放在了最底层

(35)、陈列道具是否合适

(36)、80%的排面是否能保证当天的销售

(37)、是否根据商品的大小调整货架层板高度

(38)、区域是否有专人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