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武汉首义后,多省宣布独立,偌大的中国,顿时成了一盘散沙。

此时所有人迷茫的目光,最终都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当时正在老家赋闲休养的袁世凯

没落的清廷期待他力挽江山,独立的地方督军都多他的部下,就喧嚣新兴的革命党人也得承认:

唯有袁世凯站出来,才能维持大局。

黄兴坦称:“袁公确是英雄,民国第一流人物”。

袁世凯劝清帝退位片段(清帝退位诏书多出59个字)(1)

1、乱局当前,袁世凯的选择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临时政府成立,在以南京为都的革命者看来:就意味着中国共和体制的开始。

2、清帝退位诏书,59个字暗藏玄机

2月12日清晨,小皇帝溥仪和隆裕太后最后一次以大清帝国主子的身份坐在龙椅之上。

在这一出帝国落幕大戏上演之际,它背后真正的导演,袁世凯并未出面。

自从丁字街遇炸之后,他就一直在私邸养病办公,不入朝。

胡惟德代表他入朝,在溥仪下了退位诏之后,胡带领当朝14位大臣,向小皇帝鞠了三个躬。

第一次以新礼节代替了之前的伏地磕头大礼,君臣之礼,至此为止。

退位诏书仪式结束,胡惟德出了宫门,立刻上了马车飞奔到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

在家静侯的袁世凯,也已经看到了退位诏书。

对清室退位,他似乎心怀愧疚。

关于清皇室的优待条件,他做了这样的批示:

“先朝政权未能保全,仅留尊号,至今耿耿,所有优待各节,无论何时,断乎不许变更,容当列入宪法。”

很显然,在这一刻,袁世凯是相信宪法的。他把对清皇室的优待,寄托在了宪法上。

退位诏书当日电传南京临时政府。

这份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结束的诏书,统篇357个字,但最关键字是这59个字:

“袁世凯前经咨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查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这59字,给南北双方共建共和造成了最深的裂痕。

退位诏书是由南方革命党人胡汉民主导,晚清状元张謇所写,最后由唐绍仪发电报给袁世凯。

多年以后,胡汉民仍坚持称:这“59字”是袁世凯为篡权而自行添加的。

但事实上,这59个字是隆裕太后坚持要添上去的。

隆裕太后一直担心:如果我这样下诏把天下交给革命党,他们一翻脸我们母子怎么活呢?

很显然,在最后的关头,她选择了信任袁世凯,两次提出要袁世凯出面来组织共和政府。

于是,这份由南方革命党人起草的退位诏书,在北京经过汪衮甫、徐世昌修改后,多出59个字出来。

在袁世凯看来,他的所有权力,均来自北京皇宫的这份退位诏书;而绝非南京临时总统府的主动让位。

但游戏已经开场了,大家都是体面人,虽然各怀心思,但至少表面上,还是照着既定的规则来玩。

袁世凯劝清帝退位片段(清帝退位诏书多出59个字)(2)

3、共和初建,大家就都不按规矩出牌了

2月13日,清帝的退位诏书刊登于北京城各家报纸,京城百姓虽不解共和为何物,但仍欢天喜地地拱手相告,改朝换代了,不会再打仗了。

在上海,退位诏书高悬于报馆荟萃的望平街外,引来数万群众聚集热议。

而在革命党人的主阵营南京,似乎无人对此感兴趣。

很显然,多出来的那59个字大大出乎革命党人的意料,他们感觉被袁世凯玩了一把。

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在参议院他这样说道:

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

但袁世凯要当总统,南京革命党人还提出了如下三个要求:

一是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并称这是代表的意思,不能改变。

二是待袁来南京任职新总统后,原总统及议会才解散。

三是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政府制定的《临时约会》。

上述3条,明显就是对袁世凯在清朝退位诏书所加“59字”的故意忽略与针锋相对。

袁世凯劝清帝退位片段(清帝退位诏书多出59个字)(3)

后来我们读到的历史,多会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

事前袁世凯已经明确表示要定都北京,而当时参议院对定都何处争议也很大。

参议院的投票结果是:20票定都北京、8票定都南京。

投票结果出来当晚,孙中山、黄兴立即把主张定都北京的议员李肇甫找来,大骂了一顿后责令:

——明天中午十二前,定都南京,必须把这个结果给我投出来!

临别之际,黄兴特意加了一句:如果过了12点,参议院还没把结果改过来,我就派兵来。

于是当夜赶紧重新制作“总统提请复议咨文”,所有同盟会议员进行了通气,收到的指示是:

——必须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意见投票!

2月15日,参议院对定都一事进行复议,陆军总长黄兴派出的兵,就守在议院门口。

最后结果如革命党人所愿:以19票对8票,临时政府首都设在南京。

一年之后,袁世凯在北京,照着孙中山、黄兴首创的这个模式,以军队围逼国会通过了新宪章,并通过投票选举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以彼之招制彼,袁世凯玩的真绝——而历史的趣味,或许也就正在于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