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2岁高龄的台湾律师高秉涵,从两岸开放探亲至今30年间,义务送了200多坛赴台老兵的骨灰回到大陆,落叶归根。高秉涵的故事感动了两岸,感动了全中国。他说:“做这些事,除了要兑现对老兵们的一句承诺,也源于自己知道想家有多苦。”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1)

1948年,高秉涵离开家乡山东菏泽,跟着国民党部队远赴台湾。他至今都还保留着与母亲分别前夕的最后一张合影。高秉涵回忆说,临别前母亲告诉他“一定要活着回来”,就这样他跟着家乡的学长和阿兵哥一直跑。当时阿兵哥们还是20岁左右的壮小伙,一路上照顾高秉涵,领着他到了台湾。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2)

庆幸的是,最终在校长鼓励下,高秉涵重新回到学校,半工半读。经过“十年寒窗”,他如愿考上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法官,后来成了台湾著名的律师。他在同行的老乡们中,虽然年龄最小,但算是有出息的,随后他便创立了菏泽旅台同乡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把自己的办公室作为老兵们的活动中心。高秉涵说,那些需要帮忙的老兵,大都条件不好,或者没有成家,而两岸长期的敌对状态,让老兵们对回家感到绝望。不过,他们却将一个重担交给了高秉涵。

高秉涵回忆说:“老哥们说,高秉涵你最小,是我们把你带过来的。将来两岸和解了、可以回家了 ,万一那时候我们都不在了,我们的骨灰你要负责给我们带回家。”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3)

1987年两岸开启民间交流,但许多老兵直到人生谢幕也没能赶上这一天。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1988年高秉涵时隔40年第一次踏上大陆,但他并不是回老家山东菏泽,而是送一位老兵的骨灰去见老兵的母亲,当时高秉涵双膝跪地,他把自己当成了老兵母亲的儿子。高秉涵说:“活着依做游子,死后拒做游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老兵的口头禅”。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4)

从1988年开始到2012年,24年间,高老将50多位老兵的骨灰送回家,而护送骨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骨灰盒重达十公斤,每次他都是亲手捧着才安心,有时候在路上还会在心里默默和他们说话。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5)

2012年高老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在颁奖晚会上说,没有在深夜痛苦过的人,没有资格谈论人生,没有流浪过那么多年的人,没有资格谈论“回家”这两个字。之所以一定要送老兵骨灰回家,是因为他知道想家有多苦。当时主持人白岩松问高老打算送骨灰送到什么时候,高老的回答是,台湾的养老院里还有21位老哥,等送完他们,自己才算完成任务。但没想到,随后两岸的媒体都竞相报道他的事迹,许多大陆的家属通过网络和电视找到高老,争相拜托帮忙寻找当年来台失联的亲人。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6)

就这样一坛又一坛,迄今高老已经从台湾送了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到大陆。在2017年第九届海峡论坛开幕式上,他被邀请作为嘉宾,发表了“回家的两条路”的演讲,他说第一条就是为亡故老兵照亮回家的路。第二条就是为自己的儿孙指引回到祖国怀抱之路。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7)

“生在鲁国菏泽城,流落台岛苦读经,天涯断肠逾甲子,尤苦不见九州同。”这是高老写给自己诗。“现在真正主张早点统一的,就是当初最恨共产党,最怕共产党的那些台湾老兵。“今年高老已经82岁了,本想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两岸统一,但在听完中共十九大报告之后,高老觉得自己有信心可以看到统一。

老人15年帮130位烈士回家(30年义务送老兵骨灰落叶归根)(8)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这是高秉涵出席“感动中国人物”时的获奖感言,这正是高老与无数老兵们这一辈子的真实写照。

(图片出处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诚请注明出处“今日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