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中国人身保险业第三套经验生命表 审定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陈东升主持会上,来自中国保监会、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的7 位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一致通过了第三套生命表的编制结果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作为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讲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身保险受益人身份识别?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身保险受益人身份识别(人身保险业第三套生命表完成)

人身保险受益人身份识别

7月27日,中国人身保险业第三套经验生命表 审定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陈东升主持。会上,来自中国保监会、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的7 位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一致通过了第三套生命表的编制结果。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作为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讲话。

黄洪表示,生命表是人身保险业的核心基础,编 制生命表是服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也是落实“新国十条”的重要举措。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保险业分类风 险数据库,修订行业经验生命表、疾病发生率表”。目前使用的第二套生命表是2005年底发布的,10年来人口死亡率发生了明显变化,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 岁;与此同时,保险产品类型日益多元,原有的养老和非养老两张表难以满足产品精细化定价的需要。此次生命表编制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取得的成果值得高 度肯定。

黄洪指出,此次生命表项目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 国国情、适合中国被保险人特征的生命表编制方法,具有诸多亮点和创新点。一是样本数据量巨大,共收集了3.4亿张保单、185万条赔案数据,覆盖了1.8 亿人口,编表样本数据量位居世界第一,为生命表编制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技术水平较高,运用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利用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全部理赔数据中 95%的清洗工作,且准确率高于97%,大大提升了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为行业大数据分析树立了榜样。三是成果上有多处创新,首次编制出真正意义上的养老 表等三类针对不同保险人群的生命表,夯实了保险发展的技术基础,以满足精细化定价和审慎评估的需要。

黄洪强调,下一步,中国精算师协会应当建立制 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把经验生命表编制工作持续做深做好,更好地为国家治理、行业发展和保险消费者服务。一是要提高经验分析频率,及时反映死亡率最新变化 趋势。二是要加强死亡率研究,深入挖掘现有数据,拿出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国家人口政策提供支持。三是要加强与行业内外各有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实现与各 有关机构之间的数据对接,缩短生命表编制周期。四是要加强对行业内外的宣传,既要向国际保险业推广新生命表,同时也要加强行业内的培训宣传,让全行业共享 生命表成果,为回归保险本源、实现“保险姓保”提供基础支持。五是尽快启动重疾表的修订工作,及时反映当前保险市场的变化。

据悉,在中国保监会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身保险业第三套经验生命表编制工作历经两年时间,于近日终于完成,近期将会面向行业开展新生命表的发布和相关培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