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卢浮宫博物馆,藏着一幅世界名画,它便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人们往往关注这幅画那似笑非笑的微笑,然而这幅画的眼睛更有魅力,画中的女主,眼神深邃,仿佛藏着许多的故事,后世通过观察这幅画的眼睛,发现绿褐色的右眼球上,藏着两个英文字母“LV”,有人认为,“LV”二字,是作者达芬奇名字的缩写,为何达芬奇要将这两个字母,藏在眼睛中,而不是藏在微笑的嘴唇中,可见达芬奇也认为,相比于微笑,眼神更有魅力,更有故事。

余秀华最火的诗句(余秀华的诗你的眼睛)(1)

中国也有个成语,叫“回眸一笑”,先“回眸”,再“一笑”,“眸”排在“笑”的前面,由此也可见,眼睛的魅力,强于微笑。

达芬奇的画作,演变出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语,那便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中国哲学家孟子,早就发现了“眼睛”的魅力,孟子道:“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意思是: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最好便是观察他的眼睛,眼睛不能掩盖人的丑恶,内心光明正大的人,他的眼睛是明亮的,否则,眼睛便是昏暗的,躲躲闪闪的。所以,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观察他的眼睛,善恶便一目了然

生活中也不难发现,一个人内心善良温和时,流露出的眼神,是柔和的,当一个人的内心变狠了,眼神往往是凌厉的,自然界也是如此,兔子和羊的眼睛,是明亮温柔的,而老虎和狼的眼睛,是浑浊充满杀气的。

余秀华最火的诗句(余秀华的诗你的眼睛)(2)

古往今来,描绘眼睛的诗人不在少数,其中最典型的一句诗,便是班固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今天要说的这首诗,来自余秀华的《你的眼睛》,这首诗最特别之处,通篇没有“眼睛”二字,却将眼睛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余秀华最火的诗句(余秀华的诗你的眼睛)(3)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这湖水,是这湖水里最清的一脉/是这映了日月又映了星辰的一脉/这湖水千载,手持经书的先生饮过/达官贵人饮过,落魄穷倒之人也饮过

这一小节非常之重要,定下了整首诗的格局。上文说了,眼神有丑恶的,有美好的,而诗人见到的眼睛,是美好的,是“这湖水里最清的一脉”。这眼睛,美得容下了“日月星辰”。诗人将眼睛比喻成湖水,先生饮过、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落魄穷倒之人也饮过。有人认为,这不是人的眼睛,而是将“善良”二字,物化成眼睛。

余秀华最火的诗句(余秀华的诗你的眼睛)(4)

第二小节“——如你一生里,每一次相逢的美酒和鸩毒/每一次别离的沮丧和爱恋/此刻,风抚水为浪,水汽千里而来/氤氲着我/此刻,我化身为鱼,为只为不在这斑斓星辰里/受溺亡之苦

诗人善用对比,相逢与离别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无论相逢和离别,都有好坏,相逢有“美酒”、“鸩毒”,离别有“沮丧”、“爱恋”。指的注意的是“此刻”二字,无论这双眼睛经历过什么样的相逢和离别,诗人在乎的是当下。

当下见到的这双眼睛的魅力是无穷的,“化为水汽千里而来”,“氤氲”着诗人,这双眼睛也是深不可测的,假若不化身为鱼,便沉浸在这双眼睛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

余秀华最火的诗句(余秀华的诗你的眼睛)(5)

第三小节“原谅我。原谅这相逢的喜悦和悸动/愿日子久长,它们成轻风,成细雨/那时候我们哪怕别离/也有了和相逢时候一样的柔情/愿这湖水千年,映照清风朗月/愿你一生所得,皆为你所愿

上文说了“相逢”与“离别”,而此时诗人与“最清一脉的湖水”是相逢,所以内心是喜悦和悸动的,相逢也就注定了有上文所说,“爱恋”的离别。于是诗人离别时说出了三个愿望。

第一个愿望。诗人将善良的眼睛,比喻成湖水,她更愿这湖水,化成风,化成雨,温柔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即使是离别了,诗人也能感受到这眼睛的柔情。

第二个愿望。假若这湾湖水,不能化成风,化成雨,那便祝愿它,永远存在人间,简单地理解,便是希望善良永远留在世间。

第三愿望。“愿你一生所得,皆为你所愿”。这一句比较难以理解,逻辑上是相辅相成的。善良的眼睛,看到的是温柔的世界。当一个人心怀善意,世界便报他以温柔。“皆为你所愿”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诗人希望“善有善报”。

你觉得余秀华这首诗,水平如何?欢迎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