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百问百答#

这是宸妈2023年发布的第7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547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阅读是陪伴一个人终身的习惯,作为一个一线在职教师和每周至少阅读3本书以上的读书人,我不赞同让孩子平时不看书,假期集中看书这个观点。实际上这个也是家长个体片面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执行起来会很难,更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叛逆和心理失衡。

教育不要过度功利化

首先要肯定的是家长对孩子看书这个事情是支持的,没有觉得孩子不应该看书,这个意识就值得点赞。

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怎么办(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1)

孩子健康成长

教育被过度功利化以后,很多家长鸡娃到极致,孩子从一个补习班到另一个补习班,没有一点喘气的机会。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培行业被大大的抑制了,除了少部分仍然在坚持各种渠道满满鸡娃的家庭,其实很多家庭慢慢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主时间,这是好事。可是这些自主时间如何应用,又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孩子平时上学的时候没有时间看书,那时间都去哪了?学校课程安排里,即便是高中课程里也有自习课,孩子在完成了日常作业后也是可以自主安排自习课时间和内容的。为什么会没有时间看书呢?只能说明在家长的心目中,看书阅读是一件重要性不用排在前列的事项。

可是,从长期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我们培养孩子的终身学习力是绝对需要在任何时候都排在前列的,自主阅读,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终身学习方法,那为什么要在上学的时候排序靠后呢?

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怎么办(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2)

阅读

上学期间当然孩子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家长如果再安排一些补习内容,孩子的确时间比较紧张,可是作为一线在职教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以为你不让孩子看书,孩子就会真的乖乖听话不看书了吗?

那些课堂上不听讲在下面书桌里藏着偷偷看书的,不正是这类型的孩子么?

所以,如果孩子的学习效率不高,家长不要过度功利化的觉得是不是看书这样的事情占用了孩子太多时间,而是要去观察和思考孩子的时间安排上,是不是过满了,让孩子没有自由阅读,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最终导致孩子学习磨蹭效率不高,反正提前做完了学习任务家长都不会允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有可能给更多的学习任务,那不如慢慢磨蹭吧——这样的孩子可不少!

学习,当然要效率,可是在功利化要效率之前,是不是家长也应该先听听孩子的心声呢?孩子要什么,他们想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学习的长期主义,这样的孩子才是最该培养的。

阅读习惯需要长期养成

阅读习惯是需要长期养成的,那些说自己孩子不喜欢读书的家庭,大多数本身就没有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

2022年的世界读书日上公布的数据,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书阅读量为4.76本 ,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21.05分钟。

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怎么办(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3)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长期有阅读习惯的家庭,阅读是家庭日常,那么,怎么可能没时间看书呢?假期集中看,视力受到影响不说,假期也应该有假期该有的安排和计划啊,不能阶段性的功利化呀!

堵不如疏,时间管理get起来

阅读习惯是终身能力,时间管理同样是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刻意进行训练的终身能力。如果孩子想看书,却发现上学期间时间不太够用,那正好就可以给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训练。在学校期间的时间管理,回家后的时间管理,都可以和孩子商量后安排上,让孩子自己将自己的时间细化,每天哪怕睡前留出15分钟来阅读,也是可以的。

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怎么办(孩子上学没时间看书)(4)

时间管理

教育,要长线化,长期主义的去看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始终觉得只要孩子在做对的事情,做家长的就不要干涉太多,哪怕试错,也是极好的经历,看着孩子去摸索出自己适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这不应该是每个家长都感到欣慰的吗?

我们的教育,真的很多时候就是家长管得太多,安排太多!

放手,让孩子有自己的自主权,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管理和安排就好。

我是宸妈,2022年读书188本、一周至少读3本书的读书人。关注青少年教养和自我终身学习,分享我的读书、教育和心理知识。喜欢我的原创文字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转载请联系本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