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集智赋能)(1)

黄计杏创新工作室团队研发新产品。 通讯员 陈琴 摄

截至10月,中科炼化黄计杏创新工作室成功研发生产出16个聚烯烃新产品,超额完成了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

“EVA太阳能光伏料等新产品,为中科炼化挺进高端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实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工作室领衔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计杏介绍说。

近年来,中科炼化重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挂牌命名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持续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集智赋能。

聚指成拳

攻克“卡脖子”难题

中科炼化加强顶层设计,开辟“绿色通道”,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及时“孵化”,尹建明创新工作室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

尹建明是“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他带领团队专挑“难啃的硬骨头”攻关,所实施的汽轮机优化、燃料替代、雨水回用等项目,年可降本增效8393万元。

针对低温烘炉采用高含硫柴油烘炉,极易出现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问题,尹建明带领团队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大胆提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创的采用热水烘炉取代常规油枪烘炉的方法,既减少了燃料消耗,又达到装置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生产的目的。

“近期我们还对CFB锅炉进行改造,使烟风道振动值降低了80%,噪音值降低了20%。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3台锅炉的风帽改造,并申请专利。”谈起获得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二等奖的成果,尹建明倍感骄傲。

精益生产

能效指标位居前列

在中科炼化,柴油加氢装置是降本增效的“明星”。截至2022年9月,它创造出了在中国石化系统内45套同类装置中综合排名第一的“战绩”。这离不开该装置所在的炼油二部巫进文创新工作室的“深耕细作”。工作室成员灵活调整原料结构,通过优化提高加热炉效率,降低蒸汽用量,实现催柴配比同比下降8.09%,高压蒸汽消耗同比下降230吨。

面对市场汽柴油需求大幅缩减、连续重整装置长期低负荷运行的不利形势,巫进文创新工作室勇于“吃螃蟹”,科学分析装置超低负荷下运行的现状和瓶颈,对装置能耗进行深度优化,化被动为主动,今年6月份,该装置综合得分在总部同类装置竞赛中排名第一。

中科炼化将月度“对标提升”竞赛作为检验各工作室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考评评价、提档升级挂钩,激活了创新创效“一池春水”,成果显著。今年来,多套装置在总部竞赛中排名靠前。

“头雁”领航

“1 N”打造核心团队

中科炼化严格劳模创新工作室“七有”创建标准,完善团队“准入”与激励机制,搭建对内对外交流平台,增强工作室成员荣誉感、获得感。在劳模“引领一方,带动一批,影响一片”作用发挥下,各工作室已然成为创新的高地、人才的摇篮。

温福创新工作室是中科炼化首批挂牌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成立以来,先后攻克石化重点源污水治理等8个项目,获得中国石化及广东省5项科技进步奖,为企业培养100多名人才,其中不乏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精尖”人才,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让‘一人之力’成为‘众人之力’,把‘一人之智’变成‘众人之智’,创新思维才能更活跃、创新路径也会更开阔。”温福坦言。

今年10月,该工作室在原有基础上,在中科、东兴两个生产厂区同时挂牌,实现机关、基层、本部、分部创新团队的纵横贯通、创新成果的共创共享,进一步发挥集聚与辐射效应,带动全员投身创新创效。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