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发髻的鼎盛时期,留下的资料特别丰富。仅《妆台记》、《髻餐品》、《炙毂子》、《新唐书》以及《中华古今注》等书提到的发髻名称,就有云髻、半翻髻、反绾髻、螺髻、双鬟望仙髻、惊鹄髻、回鹊髻、乌蛮髻、峨髻、抛家髻等十几种之多。还不包括唐人诗词中的记载。由于这些发髻的名称本身比较形象,所以不难从文物图像中找到实例。

云髻

云髻是一种朵云状发髻。这个名称早在三国时就已出现,梳云髻的妇女形象,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中反映得比较具体.该图所绘的是唐太宗乘步辇接见吐蕃使者的真实故事。画面中的9个宫女,发式全部一样,都被作成朵云之状,连同额发都作成云状,当是云髻的典型样式。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1)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9个侍女发式皆为云髻

半翻髻

半翻髻在唐人绘画、石刻及泥塑中也有大量反映,其形状宛如翻卷的荷叶,由侧面看时感觉很大,但从正面或背面看时则感到很薄:梳时由下而上,至顶部突然翻转,并作出倾斜之势。在唐代所有的高髻之中,这是最为高大的一种。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2)

半翻髻

惊鹄髻

惊鹄髻也称“惊鹤髻”。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甘肃天水麦积山北魏壁画中的伎乐天发髻,被梳成两扇羽翼,似鹤鸟受惊,展翅欲飞,就属于这种发型。到了唐代,这种发髻在妇女中仍很流行。

半翻髻、惊鹄髻这两种都是反绾式,是一种比较高的发髻。流挽时编发于后,集为一束,然后由下反绾成各种形式。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3)

惊鹄髻

螺髻

螺髻本来是一种儿童发式,因其形似螺壳而得名。到了唐代,成年妇女也开始梳这种发髻。而且非常流行,唐和凝《宫词》中就有“螺髻凝香晓黛浓”的描写。这种发髻的形象,在山西太原金胜村唐墓出土的壁画、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帛画上都有描绘。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4)

单螺髻

双鬟望仙髻

双鬟望仙髻也是一种高髻,流行于初唐及盛唐间。这种发髻的梳结方式是从正中分发,将头发分成两股,先在头顶两侧各扎一结,然后将余发弯曲成环状,再将发梢编入耳后发内。这种形式的发髻,一般多为年轻妇女所作。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5)

双环望仙髻

峨髻

所谓“峨髻”,顾名思义,就是发髻高耸,似陡峭山峰。这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发式。据说发髻的高度,往往高达30厘米以上。这种峨髻的形状,江苏南唐李升陵出土的陶俑;扬州七里甸五代墓出卜的木俑上也有这种发式的妇女形象。这种发式是中晚唐时期的妇女发髻。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6)

峨髻

抛家髻

这是一种将头发汇集于顶,束髻之后抛向一侧的髻式,梳挽时同时将鬓发处理成薄片之状,紧贴双颊。这种发式在唐人周昉所绘的《执扇仕女图》上有反映。与峨髻都是中晚唐时期的妇女发髻。

古代女子的发型种类及名称(古代女子发型演变史)(7)

峨髻

今天的发型演变史就讲到这里啦,希望您能喜欢。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感谢您的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