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曾国藩生平事迹及感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曾国藩生平事迹及感悟(参观富厚堂)

曾国藩生平事迹及感悟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1986年我在人大读书时,教我哲学的老师陈哲向我推荐了一部书《曾国藩全集》。周日休息时我骑自行车到海淀图书馆买了一套《曾国藩全集》,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两遍,阅后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一读。几十年的工作中,曾国藩的诚信为人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

2018年4月,我有幸来到湖南双峰县,参加湖南省双峰县1968年入伍的铁道兵50周年纪念日。

我是四月3日早晨到的长沙,中午到双峰县。离会议报到的时间还有两天的时间,利用这两天游一下双峰县附近的风景区,首选的是曾国藩的故居。4日上午由双峰的战友李南平和龚洪轩两位老班长陪同参观了整个故居。

曾国藩的故居是需要购票入园的景区。景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富厚堂”,另一部分是曾国藩出身的白玉堂。

两个地方相隔十公里。曾国藩的故居“富厚堂”要参观下来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屋内对曾国藩的介绍,以及曾国藩家族的介绍比较多。如认真的研读,估计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曾国藩故居位于双峰县荷叶镇,离县城30公里。当我们来到曾国藩故居游客接待中心 ,看见墙上挂着一张“曾国藩故居旅游区景点示意图”,上面标着“曾氏十堂”(白玉堂、富厚堂、文吉堂、有恒堂、万宜、修善堂、奖善堂、敦德堂、大夫第)。另外还有蔡畅、蔡和森故居,秋瑾故居等。

小小荷叶镇是一处名人名宅荟萃之地。到这里我才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湖南兵提干的多”因为湖南的风水好,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双峰县的风水更好,名人的故乡。

走进“富厚堂”曾国藩史料陈列室《前言》写到,曾国藩(1811—1872)字伯函,号涤生,湖南双峰县(时属湘乡)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洋务运动先驱,又是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湘乡桐城文派”创立者。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始步仕途。以太平天国功勋封一等毅勇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死后清廷赠加太傅,谥文正。

作为晚清重臣,曾国藩创湘军,平洪、杨、开清代兵制变革新纪,延续清室残局数十年,顺应朝流,与时俱进倡导西学中用,并亲为实践,是中国近代化之发韧者。

作为晚清大儒,曾国藩于义理,词章,考据、既有深厚造诣,于道德、文章、事功、亦有上乘表现。正义率物、以身作则、开一代之风气,苦心毅力、自立立人,为学人之楷模,著述甚丰,经世致用,给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曾国藩一生强毅,谦谨、受人推崇,家学家教,尤负盛名。然而,镇压太平天国,办理“天津教案”毁誉不一,真伪难辩,对此历史人物我们应当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进行评判,千秋功罪,自有公论。

富厚堂坐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围住。从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围椅中。

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上树木茂密,古树参天,门前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东流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

富厚堂是曾国藩的第三故居,由弟曾国荃,曾国潢主持修建。全宅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土木结构,具有明清回廊式建筑风格。

房子坐西朝东,前面是一片广阔的田野,涓水悠悠环绕,背倚半月形的小山,中植竹木,四季常青,周围环绕高大的围墙,人行通衢横贯东西,进入东西两宅门,是一个用花岗岩铺成的半月形台坪,坪边插着大清龙凤旗,湘军帅旗,万人伞等。

台坪外是一张半月形莲花塘,夏日荷花相映有如泮宫,台坪正中是前进大门,门上悬挂曾纪泽书“毅勇侯第”四个朱地金字直匾,所以当地人们称之为“侯府”或“宰相府”。

进入前大门,有宽广的内坪。内坪种植着奇花异草,通过坪中石板道,直达二进台阶,中厅门上悬挂着曾国藩所书的“富厚堂”三个红底金字。正堂分为前后两进,这是富厚堂的主体。前厅名“八本堂”,厅内悬挂着曾国藩所书“八本堂”三个黑地金字匾额。

额下是曾纪泽用隶书所写其父的“八本”家训,“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詩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中厅后面是神台,五龙捧圣神龛上,有曾纪泽直书的“曾氏历代先亲神位”匾,顶上悬着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上御书钦赐曾国藩的“勋高柱石”黑地金字横匾。两旁墙上还挂着赏赐的御书“福”“寿”二字直匾,神龛照壁上则是他于同治二年自书的“肃雍和鸣”白底蓝字横匾。

看一下手表,已经中午了。为不影响大家的兴致,我说撤吧,该回去吃饭了。如果再仔细看,还要个把小时。曾国藩的故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战友聚会完毕,在我就要返程时,我的老班长龚洪轩送给我一套《曾国藩全集》,因为老班长看出了我对曾国藩的故事很感兴趣,所以给我买了一套《曾国藩全集》。

回来后我又仔细看了一遍,这次看和以前不一样了,因为看过曾国藩的故居,了解了曾国藩家族的故事并有重点的去读,理解比以前更清晰与牢固。

曾国藩既无家学,也无根底,却于乱世中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以一个儒生力挽狂澜被认为“中兴第一名臣”是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更是无形中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把中国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反复砥砺治学,为官,从政的智慧与谋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儒家几千年来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曾国藩身上的众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

曾国藩深悟水之七善,打下深厚心性基础。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有七善。

第一“居善地”,一个人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这是做人的智慧;

第二“心善渊”,人的心境要像水一样,深沉渊默有深度;

第三“与善人”,待人要像水一样,有爱仁善;

第四“言善信”,说话,承诺要像潮水那样准时而有信;

第五“政善治”,从政要像水一样,保持平衡,治理管理要保持一碗水端平;

第六“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发挥最大的效能;

第七“动善时”,行动要像水一样,把握时机。

修心,修身,做人,做事的道理全在里面了。这也是我们一生学不完的东西。

自身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有四句话可终身适用而受益无穷,这就是勤于政事,节俭治家,话语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真是话不在多少,也不在于多么深刻,古往今来圣者们的胸怀是极为宽广的。

曾国藩卓绝艰苦,考秀才考了七次,改革愿望得不到重视,回到江西从零开始带团练,举目四顾,孤立无助,三次自杀,最后硬生生带出湘军,力挽狂澜清廷于未倒。

此书的慎独,主敬,求仁,思诚,四种修身功夫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给养。劝各位老战友抽点时间读点书,增加点营养,精神上缺乏营养,我们的头脑也会生病的。希望大家在夕阳的路上以书相伴知慧相随。

2020年5月26日

作者/徐湖

责编/李郎杰

来源:新华号 宏哥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