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竖三世佛中,弥勒佛被称为未来佛,他未来将接释迦牟尼佛的班成为我们这个世界新的佛主,所以呀现在他还不是佛,他现在是一位大菩萨。

菩萨是巴利文读音“菩提萨多”的简称,中文的意思是“觉有情”。什么叫有情?有情就是一切有情感的生物,也叫有情众生。神鬼妖魔、飞禽走兽、鱼鳖虾蟹以及我们人类都属于有情的范畴。“觉有情”这个词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指菩萨原本也是芸芸众生之一,但是因为他觉悟了,所以成为了菩萨;另一重含义则是指菩萨能让有情众生觉悟。

佛经中还经常出现一个词,叫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大的意思,菩萨摩诃萨也就是大菩萨的意思。为了能让众生自己觉悟,根据众生不同的个性,大菩萨常常会隐瞒自己的菩萨身份,变化成各种样子到我们身边来教化我们。比如菩萨可以变化成国王、大臣、富豪,也可能会变化成流氓、强盗、娼妓甚至各种动物。被教化的众生并不知道身边的什么人或动物是菩萨变化的,但是却能在和他的接触中领悟佛法,这正是菩萨的慈悲之处。

通常一进寺庙的大门,迎面供奉的就是弥勒菩萨。前面说过了,弥勒菩萨未来将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佛主,所以我们把弥勒菩萨又称为弥勒佛。在庙里面我们常见的弥勒佛塑像是肚大头圆笑呵呵的形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肚弥勒佛”。这个弥勒佛的形象是根据五代时期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因为契此和尚被后人认为是来到凡间的弥勒菩萨化身,所以人们就按照他的形象塑出弥勒菩萨像来供奉。另外有些庙里供奉的弥勒菩萨是头上戴着宝冠的英俊型男的形象,这是按照此时正在兜率天讲经的弥勒菩萨的形象塑造的。为了区别大肚弥勒,这种英俊型男造型的弥勒佛像被称为“宝冠弥勒”或“天冠弥勒”。

主张三道合一的佛学大师(佛学达人速成讲义之三)(1)

在大菩萨里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菩萨又称观音菩萨。《法华经》中说人们如果遇到各种灾难的时候,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灾祸就会解除,所以观音菩萨被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同时,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助手和侍从。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被合称为“西方三圣”。

主张三道合一的佛学大师(佛学达人速成讲义之三)(2)

前面我们提到过的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与他的两位胁侍菩萨“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被称为“东方三圣”。

还有一位大菩萨曾经立下誓言:我要去救度地狱、畜生、饿鬼等遭到恶报的众生,只有等一切苦恼众生都脱离苦海,我再成佛。这位菩萨就是地藏王菩萨,也正是因为他立下这样的宏愿,所以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另外,寺院中经常供奉的还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文殊菩萨智慧无比,生生世世曾经当过许多位佛祖的老师,在这些位佛祖没成佛以前文殊菩萨都曾经为他们宣讲过佛法。而普贤菩萨的誓愿与修行最为坚定,所以人们称文殊菩萨为“大智文殊菩萨”称普贤菩萨为“大行普贤菩萨”。区分文殊菩萨像和普贤菩萨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他们的座骑,文殊菩萨骑狮子而普贤菩萨骑长着六根象牙的白象。

主张三道合一的佛学大师(佛学达人速成讲义之三)(3)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列左右胁侍释迦牟尼佛的一组佛像被称为“释迦三尊”像。

而文殊、普贤二菩萨胁侍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右的一组佛像则被称为“华严三圣”像。

通常一位佛祖都有一位、几位乃至无数位胁侍菩萨。所以既然佛的数量无边无际,那么同样道理菩萨的数量之多就更加无法想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