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姐,我唯一的姐!”不知道丁泽仁的名句,会以为这是什么小狼狗的表白宣言
虽然很讽刺,但是这句话却很真实地反映内娱粉丝和明星之间的联系。
“你是什么粉?”是现在内娱的一种身份认同,对于每一个关注或参与内娱活动的人,基本都会被问到:“你是谁的粉丝?喜欢他什么?”。
人们很热衷在微博头像、个人账号或者消费记录等寻找身份定位,首先先定义你的属性,从而了解你的喜好,似乎从这个“你是什么粉”中能大概率知道你的一切。
娱乐圈是一个生态,里面有各色各样的人和事物,最能体现一个时代里人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形态。
历史上,在这个圈中,声色犬马,光怪陆离,灯红酒绿,多数是描述那一批有颜有才华的明星们的风流韵事,有钱有势的富豪们的权钱交易,各种名利场,金钱纠葛,爱恨情仇的。
但是随着21世纪新时代,新技术,新观念的深入,互联网日益普及,而另一群人的生态,就愈加受到大众关注——“粉丝”群体。
粉丝,在百度上被定义为追星族,指迷恋、崇拜某个名人的人,对某物狂热的爱好者。他们多数是年轻人,有着时尚流行的心态。粉丝是英语单词“fans”的音译。 “fans”为“fan”的复数形式 。fan有“爱好者、崇拜者”的意思 ,而fans有“狂热者”的意思,大多含有贬义的意味。
我认为这样的描述,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幸存者偏差”,主流握有话语权的路人对某些比较偏激的一小群狂热人员的“归类”,她们这一小撮人,表现出了某种病态的痴狂、执着、偏执和不可理喻。
但是其实有更多的人,就是一群喜欢相同明星,有共同话题的“同类”,表现出来,也就是默默地买他的专辑,看他的演唱会,收集一下他的周边,电视剧开播时做一下宣传,电影上映时去买票支持,闲时做做应援,忙时默默关注,只是忙碌无聊的生活工作外的一点“甜”而已。
在这个“流量为王”“博出位”“夺人眼球”的浮夸时代,媒体们很热衷给这个粉丝群体各种“妖魔化”的称呼和分类:
极端喜欢某个明星的就是“唯粉”;喜欢一个团的就是“团粉”;喜欢两个明星拉郎配的就是“CP粉”;上年纪的,喜欢把明星当儿子宠的就是“妈妈粉”;能大把大把金钱撒进去的就是“姐姐粉”;喜欢明星当老公的就是“梦女粉”;喜欢说明星黑料,还是无脑没证据的就是“黑粉”;喜欢明星专心事业的就是“事业粉”;喜欢探讨明星私生活的,整天跟踪明星的就是“私生粉”。
由此,还诞生了“粉丝经济”这种学术性的名词,各种话术,不一而足,汉语真的是博大精深……
由于粉丝团体的庞大,“粉丝经济”的可观利益,资本盯着这群人来进行各种营销,导致了各种所谓的“饭圈乱象”:
资本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环节,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鼓动“饭圈”粉丝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号召粉丝、雇佣网络水军、“养号”形式刷量控评;引导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人肉搜索、侵犯隐私;还通过各种所谓“黑料”“谣言”攻击主流媒体,影响正常网络秩序……
对于那些“饭圈乱象”,政府开展了各种的整顿,“清朗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除了这些极端行为,我也看到更多良性温馨的互动:
1、粉丝自发组织的小型团建,有共同话题,大家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很温馨;
2、当某地发生大规模天灾时,粉丝自发去网上捐款;
3、线上的各种形式的互动,笑料百出,搞怪多样,丰富了娱乐生活;
4、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
5、“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你眼中的砒霜,或许却是我心中的蜜糖,生活需要快乐。
良好的互动,有节制的喜欢,这个圈子才能继续美好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