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称“中汇支付”)再添新欠款。12月9日,中汇支付因与代理商宿迁即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宿迁即富”)的合同纠纷,再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自不发放分润甚至刷卡不到账等情况频繁出现后,中汇支付也逐渐被代理商们抛弃。少了代理商们的支持,以及频频被曝出现交易故障,还产生了大量债务,中汇支付还在正常运营吗?
“没钱”是公司给代理商的回复,中汇支付什么时候能还钱?当前经营状况如何?是否影响支付牌照续展……北京商报记者就此问题尝试向中汇支付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拖欠分润陷入纠纷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汇支付本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标的金额为1万元,具体情形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具体来看,双方纠纷起源于2015年6月签订的合作协议,宿迁即富为中汇支付拓展金融POS机设备,签订合同时宿迁即富缴纳风险保证金1万元,约定协议终止之日起180日后退还。
2020年8月,因中汇支付未退还保证金,宿迁即富一纸诉讼将中汇支付告上了法庭。同年9月,经法院审理判定,中汇支付承认宿迁即富全部诉讼请求,法院判定中汇支付判决书下达后的10日之内,退还宿迁即富风险保证金。随后,因未按判决实施退还,中汇支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宿迁即富已于今年6月17日申请注销。关于公司注销原因以及案件是否有新进展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宿迁即富此前披露的交流渠道,多次试图与其取得联系以了解情况,但未获得回应。
不过,针对这一案件,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律师指出,双方诉讼存在问题,按照宿迁即富注销、起诉、判决生效的时间线,宿迁即富注销后,便丧失了诉讼主体资格,即便是要起诉也应由原公司股东进行起诉。“但是法院进行判决后,中汇支付依旧要根据判决结果履行义务,只是履行对象变成了宿迁即富的股东。”
而除了宿迁即富之外,中汇支付还与不少公司代理商陷入纠纷中。河南一位代理商李洋(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于2015年与中汇支付河南分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向中汇支付公司支付1万元风险保证金,以0.32%的结算费率对中汇支付POS机进行推广,商户实际结算费率为0.38%。其中的差价,便是李洋所获得的分润费用。
据李洋回忆,中汇支付停发分润出现在2018年底,随后公司甚至屏蔽了代理后台管理程序上的商户交易数据。最初签约的河南分公司给出的答复是“总公司没钱”,直至2020年5月,中汇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李洋称“公司分润仍在发放,按照财务规则出款”。“但2018年底至今,我只收到了2019年3月的分润,此外就再也没有了。”李洋如是说道。
代理商转投其他公司
李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中汇支付代理商分为省级代理和市级代理,省级代理需要缴纳风险保证金5万元,市级代理需要缴纳1万元,在代理合同停止后可以返还。代理商需要先按一定比例向公司支付POS机费用,随后根据机器激活、使用的具体情况,来补齐或返还剩下的费用。
李洋表示,中汇支付不再发放分润后,缴纳的风险保证金也并没有返还,期间还不断有用户反映刷卡不到账,代理商需要自费为客户更换其他机器。同时,随着中汇支付公司对接人的不断变动,很多个人代理商不再在中汇支付上耗费时间追款,转而投向了其他公司POS机的代理。
北京商报记者询问多个从事POS机代理工作的人员,均表示已经不再做中汇支付的推广了。其中一名代理商提到,中汇支付去年开始出现延迟到账,刚开始规模较小,后来不断扩大,现在代理商都已经不做中汇支付的机器推广了。“有的等半个月,有的要等一两个月,到账周期不稳定,客户使用起来也不放心,这些信息在网上都有很多人反映。”
另有一名曾在中汇支付一分公司就职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中汇支付全国的业务都已经停了,他也开始在其他公司做业务推广。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中汇支付官网披露的信息联系,发现中汇支付各地分公司客服电话大多处于无效状态,24家分公司中除了天津外,仅有广东、四川客服电话可正常拨通,但无人接听。
12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曾联系中汇支付客服咨询成为代理商的相关事宜,包括代理级别、费率以及结算流程等,客服称会省代与市代在费率上并没有差别,但具体情况需要匹配对应地区工作人员来介绍详细情况。但截至发稿,并没有该部分工作人员来与记者联系。
根据中汇支付官网,中汇支付产品主要包括POS收单和中汇掌付通。其中,POS收单是通过中汇支付POS机使用银行卡支付,由中汇支付代为收款并进行支付结算;中汇掌付通则主要服务于小微商户、自由职业者等,是需要通过手机App辅佐使用的刷卡型设备。
在结算模式方面,客服表示,公司POS收单业务和中汇掌付通采用的都是T 1和即时到账这两种结算模式。对于其他用户提出的不到账及不发放分润等问题,客服称需要了解具体原因,例如商户结算卡出现问题、风险大单触发了风控等,均会导致无法到账,需要提交相应的材料进行解冻。代理商如果出现拖欠POS机机器款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分润不发放。
针对客服这一说法,李洋并不认同。李洋向北京商报记者出示的聊天截图中显示,2018年6月,李洋已经与中汇支付结清了所有机器款项,并不存在拖欠行为。此外,在2020年1月,中汇支付工作人员曾向李洋表示,“分润等公司好转会发的,目前好像都没有发的”。
12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再次致电中汇支付客服,了解公司当前运营情况。客服表示,公司仍在正常运营中,他只负责账户查询,关于分公司“失联”等问题并不了解,需要反馈至相关部门后由专人回复,也可以通过官方邮箱进行沟通。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此前已经通过中汇支付官方披露的邮箱尝试进行沟通,但未收到回复。
银行卡收单行业前路何方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汇支付在2013-2014年间,以开设分公司的方式进行了急速扩张,最多设立了39家分支机构。各地分公司进一步通过招聘代理商的方式,对公司POS机进行推广。据李洋介绍,其代理的中汇支付POS机在顶峰时期每月交易量高达5000万元。
2016年1月,中汇支付的互联网支付牌照遭央行注销,同时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海南、深圳、厦门、宁波、大连等12个省(区、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也被遭到禁止。
中汇支付业务开展受到限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参与企业不断推出更智能、更便宜的POS机,还有更多不同类型的营销活动,中汇支付原有的优势被渐渐弱化,而今更是失去了底层业务员的支持。在开展过多家POS机代理的李洋看来,技术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是中汇支付渐渐落寞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不赚钱、甚至是拖欠分润,对代理商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
相较于竞争激烈,更为残酷的是市场逐渐流失。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看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单纯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生存空间正在逐渐被挤压。在银行卡收单这一细分赛道上,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外,还有银行这一更大的参与者。市场竞争之下,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公司业务拓展空间小,越来越没落,现有开展业务的公司大多是靠线下违规套现来支撑。
黄大智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想要寻找新的机会,只能选择更换赛道,例如去进行产业互联网B端的收款业务,但目前该部分规模仍然非常小。而即便是在产业互联网的赛道里,银行依旧是主要玩家。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公司,除了支付结算外,银行还能提供很多融资和理财等综合性服务,“这些业务恰恰是第三方支付做不了的。所以目前在收单的领域中,第三方支付公司基本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了。”黄大智认为。
中汇支付方面,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5月30日至今,中汇支付已经是第21次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行列,失信行为包括违反财产报告制度、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等。
李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属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或虚假诉讼等刑事犯罪。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中汇支付来说,更大的考验在于下一次的牌照续展。业内一位资深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支付行业整体趋势来看,央行正在严格把控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数量以及范围,像中汇支付这样业务体量较小或是其他没有开展实际业务的机构,在下一次续展时很有可能会不予续展或被注销。“中汇支付在第一次续展前失去了有价值的互联网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业务覆盖的范围也有所缩减,同时被市场广泛反映存在风险,续展将会是一个较大的难题。”该人士直言。
2023年1月5日,中汇支付将迎来第二次牌照续展大考。在资深分析人士看来,尽管距离续牌还有两年多时间,但目前摆在中汇支付面前的债务难题也不容忽视。不仅如此,对于中汇支付,甚至是银行卡收单行业来说,除了业务开展许可外,如何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也将是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