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在和我聊天时,谈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他感慨地说:“如今社会风气大不如从前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生活清贫、穷困潦倒,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很好、社会治安很好,人们也没那么多的坏心眼,很纯朴厚道,甚至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蔽户”啊!”我听后却有些不敢苟同。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1)

 为什么我会有如此的感觉呢?因为本人这两天正在追央视一套的脱贫大剧《高山清渠》,这部剧虽然才刚刚开播,但已经让我数次泪流。该剧正好在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现已更名为团结村)的村长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历经三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一条长达近一万米水渠的故事。现在我们看电视剧,也许也仅仅看到浅显的一部分情节,与当年现实中的艰苦是无法相比的。可以想像,在那样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天时环境和技术环境下,当时的人们要想修成这样一条所谓的“天渠”,那真的可比登天还难啊,但以黄大发为首的乡亲们硬是修成了,将“天上之水”引到了“地上人间”,造福了百姓,大伙儿从此终于有白米饭吃了。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2)

 说起修水渠的立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村民们的意见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真正有将水渠从遥远的地方修到草王坝这一打算和决心的也仅仅是几个年轻人,这其中决心最大的就是家境最贫困的黄大发,而更多的村民包括老村长德宝爷都是主张祭山神求山神赐水。黄大发说:“这么多年了,那山神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了?咱们不是照样没有水喝吗?不照样是没有饭吃吗?”为了修建这条改变全村人命运的水渠,黄大发及其一班人不知要克服多大的困难、遭受多大的委屈才能成功啊?(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可耻)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3)

 在计划修渠的过程中,黄大发的首任妻子张巧玲也因为难产,交通不便、缺水少食,将生命定格在了那个艰难的年代。一些人为了自家的小算盘,还故意给黄大发出难题,有意阻止其修水渠的计划,如果没有徐书记作坚强后盾和党组织的支持,这条草王坝村的幸福渠是否能修成都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4)

 有人说那时的人很纯朴,没有太多心眼,我认为,确实那个时代大多数人还是十分纯朴的、厚道的,相比如今的一些人,那时的人没有太多的奸诈和狡猾,但也不是一点也没有。在电视剧《高山清渠》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是黄大发二伯的儿子怀春,与黄大发一起长大,在与黄大发竞选村主任的过程中,为了自己能够顺利当选,使尽了手段、玩起了心眼,特别是当着众村民的面故意揭黄大发的短,并且这种揭短还是在“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情况下进行的,让人看了觉得挺无语的,真正也知道了当时虽然大多数人是纯朴的,但还是有少数人心术不正。在第二次两人竞选的过程中,怀春依然故伎重演,捏住黄大发不识字的七寸,想把他比下去,哪知道黄大发早已备足了功课,当场问了他两首毛主席的诗词,让怀春瞬间哑口无言,从此怀春就只能当个副主任了。(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抄袭可耻)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5)

 人就是这样,别被逼急了,逼急了兔子也会咬人的。说到这里,你能说那个时候的人个个都很纯朴吗?个个都很老实吗?不是这样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任何时代都会有好人、坏人、庸人、俗人。更令人无语的还有那个公社的采购员,为了得到徐开美的欢心,居然拿着公权力耍起了威风和手段,把为黄大发们采购修渠工具的权利当成了交换私心的权力,居然以一种下三滥的手段想以此逼徐开美就范,好在黄大发通过自身的智慧将这位采购员的拙劣行为一一给破解,让其没有得逞。这就是当时的一部分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拿着权力胡作非为,难道他们都是纯朴善良的吗?不是的,像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有,都是令人唾弃的。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6)

 话又说回来了,从总体来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大多数确实都是十分善良的,你看张巧玲的妹妹离婚了来到草王坝村,村民们都那么友好地收留了他。因为自己是个寡妇,她不想连累赵大山而婉言谢绝他的求爱,而赵大山对她执着的爱更是让人感动。还有乡亲们对女特务张云念的宽容、对其女儿的关爱等等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人们的纯厚和善良。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7)

 接下来的剧情将来到“大炼钢铁”的时代了,原本准备动工的水渠还没开工就要停工,黄大发双眼都急红了,但即便如此,他也坚定地说:“这渠我修定了!”,这其实也是当年的人们一种较为普遍的信念和性格,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信心和执着,咱们国家才一步一步地发展到今天啊!

高山清渠哪年拍摄(从电视剧高山清渠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到底纯不纯)(8)

 电视剧《高山清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脱贫攻坚的正能量好剧,现实中的黄大发,如今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了,他还时不时要到自己当年带领乡亲们克服重重困难而修建的渠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每每看到这条在绝壁上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约9400米的生命渠,他的心中应该是充满了无穷感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