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辣粉大家好啊[大笑],今天我们要聊的这本书叫《系统之美》,先解释一个误区啊,这里的系统不是手机、电脑那个系统,而是系统思考[灵光一闪],用到的理论知识呢,大多来自系统动力学。这本书的作者呢,是达特茅斯学院教授,系统思考领域的大师[加油],德内拉·梅多斯。那么咱们今天要聊的这本书呢,主要来自梅多斯的课堂讲义,这份讲义啊当时在圈内已经很有名气了,直到2001年梅多斯去世之后,这本书才正式出版。那么换句话说呢,这本书也成了梅多斯的盖棺之作[中国赞]。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1)

好了,废话少说啊,咱们这本书主要还是聊两点,第一点,什么是系统?第二点,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2)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啊,什么是系统[what]。作者认为,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3)

比如一家公司,一个组织,或者是一个人身体里的细胞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系统[碰拳]。那么通常情况下呢,一个系统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分别是要素、连接和功能。我们拿一家公司来举例子啊[无辜笑],公司的员工或者部门,其实就是公司这个系统的组成要素,那么连接是什么呢,连接就是制度、流程、规范等等,公司依靠这些呢,把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组织起来,然后一起去工作。那么这家公司的经营目标,比如说生产产品啊,盈利啊,上市啊,我们就可以理解成公司这个系统的功能[强]。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4)

作者认为啊,当我们看到一个系统的时候,大多数人只会注意到系统的要素,而忽略掉系统的连接和功能[熊吉],但恰恰是这个连接和功能啊往往才是一个系统的核心[加油]。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5)

比如说啊,我周围很多同龄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跳槽。很多人跳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干得不开心,或者看领导不顺眼[吐血]。但是如果我们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儿呢,跳槽这个行为其实只是变换了系统里面的一个要素,如果想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要看系统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做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what],以及系统的连接[碰拳],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手里面这份工作,如何协调工作、生活以及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呢,可能我们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书读到这的时候呢,我感觉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灵光一闪],我就发现啊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焦虑,根源都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要素本身,而忽略了系统整体的功能和链接,但是要素往往是客观存在的对吧,我们很难去改变[翻白眼],所以过分地去关注这些要素啊就会让我们很焦虑。比如我们对自己的不满意,或是对一些事情的求之不得,其实都是这个道理。相反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刚才我们讲了,要素对于系统来说是不太重要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这件事情的定位[作揖],也就是系统功能,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件事情,换句话说就是去改进我们自己和这件事之间的连接关系的这个层面。这样一来呢,一方面,我们可以真正地推进这件事,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的内心少了很多焦虑。

好了,知道什么是系统之后啊,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就是一个系统是怎么运转的[what]?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动态系统模型,可以用它来分析我们生活里遇到的很多问题[击掌]。这个系统模型呢一共有5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存量、流入量、流出量、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就长下边这个样子。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6)

这个模型到底怎么用,我们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说啊。这是一个美好的例子啊,假设咱们大家每个月都能攒下很多钱[无辜笑],然后把这些钱都存在银行里,那么存在银行里的这些钱我们就可以看做系统模型中的存量[ok],那么流入量和流出量就很好理解了对吧,流入量就是我们工资收入,流出量就是日常支出[啤酒]。在这个模型里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存量[敲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涨工资了,或者哪个月生活费花冒了,都会影响我们的存款。那么反过来呢,存量会不会影响流入量和流出量呢[what]?肯定也会影响对吧,存款多了利息也就多了,我们的理财收入这块就增加了,这种存量影响流入量的关系呢,我们叫他增强回路[紫薇别走];另外一方面,一旦兜里有钱了我们往往消费的时候也会更任性对吧,这就导致生活成本增加,那么这种存量影响流出量的关系,我们就叫他调节回路[奋斗]。

作者认为呢,如果我们看到一个系统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那么他一定至少有一个增强回路,同时也必然会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回路[碰拳],刚开始的时候调节回路的作用一般不明显,但是当存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调节回路会压倒增强回路,让系统的增长放缓甚至停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增长极限[作揖]。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7)

如果我们想打破这种增长极限,让系统实现可持续增长,那该怎么操作呢[what]?作者给了我们一个两步法啊。首先,我们得先建立至少一个增强回路,得让系统先涨起来对吧,然后就要开始去找调节回路了,不同发展阶段调节回路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找到这些调节回路,然后把他们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敲打]。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8)

这就好像我们做一款产品,如果这款产品体验够好,前期一定会形成网络效应,用户也会越来越多[撒花],但是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用户体验就会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差,比如渠道能力啊,品控啊等等,形成这个调节回路,那么在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开始去解决调节回路背后的这些限制因素了[V5]。

好了,再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这个系统模型啊,如果我们想用这个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作者认为还有几个非常关键[紫薇别走]的注意事项,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这么三点:

第一点,人们往往会更加关注流入量,忽略流出量;

第二点,存量是所有系统的基础,在系统中起到稳定和缓冲的作用。

这两点都很好理解啊,我重点想说的是第三点,就是系统的反馈通常是有延迟性的。

系统建模分析(梅多斯教授盖棺之作)(9)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系统施加一个影响的时候,他的效果需要过段时间才能看出来,这种反馈延迟经常会造成我们的操作过头[敲打]。这就好像我们洗澡的时候调水温,一会儿凉了一会儿烫了,总调不准,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反馈延迟[酷拽]。怎么应对这个反馈延迟,作者写了一大段啊,我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反应慢一点,耐心等一等[摸头]。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可以慢一点,看明白了再动,这样就不容易反应过头[飞吻];同样的,当我们做出了动作之后,不要频繁地去调整策略,多点耐心,也许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你就看到效果了[碰拳]。

好了,《系统之美》这本书咱们就聊到这了,主要聊了两点[中国赞],第一点系统是什么,第二点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大家可以试着用用我们介绍的这个模型,看看是不是真的能解决身边的问题[做鬼脸],有什么想法呢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惊喜]。其实书里面还介绍了很多很实用的内容啊,比如系统的陷阱和对策,系统的变革方式等等[666],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读读原书。好了,5分钟读书,咱们下期见[飞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