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一上映就票房火爆,作为一部商业片,这显然是成功的,但“退票事件”却让这部现象级电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1)

截至4月30日,上映三天的《后来的我们》累计票房冲破8亿元,如果没有票房造假或者注水的成分,这显然值得庆贺。

从整体质量来看,《后来的我们》是一部质量一般的电影,而在故事、人设、台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表现平庸,只剩下一首歌的情怀和一封信的泪点。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2)

《后来的我们》上映当天就被曝出涉嫌票房造假,一时成为了舆论热点。那么,《后来的我们》到底怎么了?还是有待进一步深入了解。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3)

“退票事件”主要指出《后来的我们》在预售时进行“大批购票”,操纵票房数据,提高排片,再利用影院的退票政策进行批量退票操作,从而实现通过制造票房假象来骗取更高的票房。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4)

针对“退票事件”,各方都陆续回应。猫眼连发两篇声明,第一篇声明4月29日发布,公布了《后来的我们》疑似恶意刷票并退票的相关数据:上映第一天涉嫌刷票退票的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5)

当天,猫眼又发布了第二篇声明,指出涉嫌刷票退票的其中54%属于正常改签行为,46%中有部分确定为恶意刷票,疑似黄牛行为……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6)

第一次听说电影售票与黄牛的行为联系上,是2009年的《阿凡达》,当时的确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而如今,中国大银幕数量已是全球第一,这就尴尬了。心痛黄牛真的能赚到钱吗?而且现在大部分都是线上购票,黄牛党还有操作空间吗?这可能是黄牛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7)

电影局针对“退票事件”也做了回应: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从这个信息来看,《后来的我们》退票异常被证实。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8)

4月30日,刘若英工作室也对“退票事件”终于做出了回应,表示在与片方和发行方沟通,希望查处事实的真想,看来刘若英本人对于已经基本证实的“退票事件”都事前并不清楚。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9)

《后来的我们》片方也于4月30日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会查个水落石出……

后来的我们刘若英拍的就是自己(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持续升温)(10)

那么,问题还是来了,究竟谁来背锅,总不能是黄牛吧?黄牛真的很冤。

从近三日的排片来看,《后来的我们》一直遥遥领先,基本处于50%左右,而徐峥的新片《幕后玩家》、张家辉的《低压槽》等电影的排片则完全被限制,导致票房根本起不来,无疑是起事件的“受害者”。

通过票房造假来提高排片,扰乱市场秩序,其实受害的不仅仅是同期竞争的电影,还有观众也是被数据所欺骗,想着情怀一下,没想到却被骗了“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