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是无声电影时代的一位喜剧表演大师,其成就不仅在于创造了无声时代的默片历史,更在于其勇于接受时代的进步,从默片时代跨入了有声电影的尝试,而他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是他第七十四部作品,那就是1936年上映,豆瓣评分9.3分的《摩登时代》。
这部作品不仅“无声”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对于劳动力的无情剥削,还歌颂了人类爱情的伟大,故事以生产车间紧张的工作开篇,紧张压迫的工作让卓别林精神崩溃进入精神病院,而贫困孤女的出现则如一股春风一般化解开他不懂风情的心,享受到爱情的滋润,揭开了幸福的秘籍,而其很大的原因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流”有关。
心流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从事某些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成为一种“平和”的状态,当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去从事某项活动时,他的意识逐渐归于和谐有序,人生有了不同的意义,此时便会产生幸福的感觉。
在影片的第一幕中,查理是流水线上一位普通的工人,他没日没夜地劳动,重复化的流程让他工作愈加麻木,只要看到任何六角形的东西都想要上紧发条,连女同事的衣服纽扣和消防栓螺丝都不放过,他做这些是发自内心的吗?显然不是,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永无止境的剥削和压迫,资本家关心的只是工业化带来的工作效率提升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关心这些工人幸福了吗?查理正是当时这群人的典型代表。
整部影片其实讲的就是查理如何从一位迷茫少年,通过掌握心流,逐渐增强幸福感的过程。根据心流理论,人类的幸福感之所以如同金子一般珍贵,源于人类长时间进化之后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更感知力越强,能够体会到复杂情感的能力也越多,所以幸福感取决于我们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上。简单说来其实就是我们是否在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很多人之所以不幸福,正是由于消极厌世、得过且过思想的存在。影片中的查理开始并不快乐,他除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外,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幸福感。这种精神上的缺失在查理进入监狱之后,通过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误服用了“走私毒品”,让原本平静的查理异常兴奋,帮助警察抓捕了想要越狱的匪徒,获得了典狱长的释放奖励,可是他反而希望重回监狱,由此可知他生命的无意义和不幸福。
影片采用欧·亨利戏剧小说中的反转剧情来增强戏剧张力,每当他想要回到监狱时,总是不得其法,而他想要重新做人时,却总是回到监狱,这种展现手法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他关于“幸福”的心境,当他生活充满意义的时候,他永远不会怀念监狱,而当他空虚落寞的时候,监狱反而成为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心流对于查理的影响在于对他内心的转变,起因是遇到了一名想要偷面包条的孤女,他“突然”意识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正是心流在起作用,也是心流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拥有内在动力。只有内心对于一件事情或目标的认同才能促使思想的转变,进而影响到行为。
仅仅意识到心流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在于通过流程优化来反馈回人生的意义,也就是通过行为方式的转变来体验生命的真谛。那么,他的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首先,他主动地想要工作,这种自发的愿望与之前的被迫劳动截然不同,他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和孤女有一个地方能够睡觉。于是他选择了成为商场的警卫。
尽管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式是错误的,而影片有意义的地方就是对于这些错误的纠正,当东窗事发后,他付出了锒铛入狱的代价,但至少他开始了新的尝试,正如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在失败了上千次之后仍未成功,他说”我今天收获很大,至少我知道了上千种不能制作灯丝的材料”,这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心流的一个特征:完全沉浸。这种沉浸是指对于从事的事情充满热情并且全身心投入。
当查理意识到错误的行为时,不但没有破坏幸福感,反而更增强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即使之后他和孤女在一间相当简陋的破房子里居住,他反而觉得更加幸福,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更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当工厂再度开工时,他又重新干回了“熟门熟路”的老本行,二是他在工作中感受了一种平静感,也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一转眼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而这一天的工作非常充实和快乐,不再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当幸福感逐渐提升的时候,影片再度反转,查理因为无意踩到木板打中警察而入狱,而这次狱中的经历和之前大不一样,他一定在急切地盼望着出狱的时间,因为有一个姑娘在等着他,这构成了他人生的意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毫不夸张,从出狱后他们紧紧的拥抱便可知晓。
心流理论强调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事可以胜任的工作,进而提升幸福感,于是在孤女的带动下,查理顺利成为了一位端菜员和表演家,他不仅完全沉浸在这种工作的喜悦氛围中,还从一种状态进行到了类似“宗教狂热”的状态,那就是享受在歌舞表演同时观众们肯定的目标,这让他无比满足,不仅收获到了爱情,还有观众们的掌声,这恰恰是卓别林几十年演艺生涯的写照。
当孤女因为被警察通缉而逃跑后发出“一切努力都白费了”的感慨时,查理说道“振作,千万别放弃,我们会成功的”,显然,查理已经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两人挽手前行时,查理告诉孤女要微笑,微笑地面对困难和人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查理已经意识到“心流理论”对于他人生的影响,并且越来越幸福,这种幸福与财产的多少没有关系,而是一种返璞归真、宁静致远的价值观。
离影片上映过去了83年,现如今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对于幸福感的理解却丝毫未变,《摩登时代》中的查理从不幸走向了幸福,其中起到最关键影响作用的便是“心流理论”,这对于忙碌工作中的我们同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请朋友们记住:幸福与物质无关,只与内心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