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亲情故事(父亲解放战争的故事三)(1)

战争亲情故事(父亲解放战争的故事三)(2)

战争亲情故事(父亲解放战争的故事三)(3)

又回了到医院

1947年1月,我安丘战役负伤,在医院住了一阵,感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想回部队,我坚决要求出院了。

出院后,我到沂水城南于家官庄找到9师留守处,留守处负责人是师组织科副科长邓克昌(红军),留守处主要任务是看守后方,收集出院的伤员。留守处李医生一见到我说:“噢,你回来了,你捡了一条命,当时我认为你很难活下来。"我说:“是医生让我重生了。”

留守处请我吃了一顿好饭,有炒鸡蛋、猪肉白菜等,那个年代吃上这些,可是上等可口的饭菜了。

过完春节,我去临沂前线寻找部队。几经周转,我找到我们26团团部,见到团长岳峻、政委张奎一,团长、政委十分关心我的伤情,我汇报了养伤经历,团长、政委陪我吃了顿饭。

接着,部队向莱芜前线开进,我要求立刻跟随部队参加战斗,团长、政委见我求战心切便答应了。我骑着马随团机关走了两天后,由于我身体并未痊愈,体质虚弱,跟不上部队行军速度了。团长见我身体不好,立即给8纵纵队卫生科长韩刚写了封信,要求我再回部队医院治疗休息一段时间。我虽有不甘,但知道自己身体条件已无法参加战斗,只好服从团长的安排,又回到了医院。

这次,我在医院住了20多天,医生都说我受伤时,都以为我很难活过来,这次回来,要彻底治愈再出院。

带伤愈人员去师部

20多天后,我痊愈并带领350多名伤愈人员回到9师师部,师政治部主任董超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你带来这么多骨干,很好。"他认为当前部队打仗正需要骨干力量,我带来这么多战斗骨干,满足了部队打仗之所需。董主任见到我右手残疾,想安排我去师医疗所当协理员,说我吊着一支手不便于回到团里去。我不愿意去,但又不好拒绝。我还想回战斗部队,一心想上前线消灭敌人。我找了个理由,说把我们团的伤愈人员带回部队去。董主任同意,要我到团里后再到师里报到。

我回到26团,向团领导汇报了留在连队的想法,团长说:你不要回去了,我给董主任讲讲。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最后董主任确定,我留在我们团,听到这个消息甚为高兴。

到新组建的炮兵连

莱芜战役结束后,鲁中军区以4师、9师为基础组建了华东野战军8纵,辖22、23、24师,9师改为23师,我们团改为68团。

有一天,团政治处主任南平波想让我到团政治处组织股工作,我还想在一线连队,对南主任说:“我本来就没有文化,现在右手残废,不能写字,在机关工作很困难,还是在连队工作合适。”南主任说和团领导商量下再说。第二天,团政委张奎一告诉我:"你不能去步兵连了,到营里工作也困难,我们团里成立迫击炮连,调1营副营长任连长,让你去任指导员行吗?并特批给你一匹军马。”因为我是残疾军人,我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在张店附近的一个村庄里,我们炮兵连集合了。我和连长各带一名通讯员,各单位调来的骨干陆续来报到。炮手绝大部分是鲁南战役、莱芜战役的解放兵,兄弟部队调来2个炮兵班(只有人,不带炮),牲口是从各营调的,有9门迫击炮,2挺机关枪,全连有一百多人。

连队集合起来,穿灰军装的占一半多,从国民党军队解放入伍的战士都没换军装,只发了八路军的布牌钉在胸前,以示区别。

副团长于步血参加了炮兵连成立大会,并讲了话。

炮兵连组建以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军政训练。

炮手的技术不错,战士们学习技术的热情很高。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两个阶级、两种军队和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诉苦运动。

我组织全连进行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的教育,受压迫的人,觉悟是容易提高的,解放入伍和新入伍战士政治觉悟提高得很快,出现了一大批积极分子,如曾在国民党军队任文书的李吉庆等,连队士气十分高涨。

我和连长组织全连进行火炮装备的操作培训,炮兵连军政素质提升较快,为参加战斗作好了准备。

孟良崮战役

1947年4月上旬,敌人侵占了鲁南地区,敌整编第7师、11师、48师、72师、74师、65师、83师向鲁中山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4月22日,华野23师在曹庄、大姜庄地区组织防御,与74师2个旅进行激战,26日12时,兄弟部队歼灭泰安之敌,23师完成阻击任务,于27日撤出战斗。

1、孟良崮战役打响。

泰安、蒙阴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得悉我军主力撤退,令其3个兵团分三路向北进犯。其中国民党王牌主力74师,于5月11日自蒙阴垛庄进攻坦埠,企图占领沂水至蒙阴公路。74师3万余人,全副武装美军装备,号称国民党"御林军”师长张灵甫,黄浦军校四期。解放战争初期,74师连克两淮,二战涟水,一度使得华东野战军比较被动。

华东野战军首长陈毅、粟裕见74师孤军深入,态势突出,与左右邻之间出现较大空隙,便毅然定下决心,集中华东野战军主力1、3、4、8、9等5个纵队16个师,全力围歼敌74师。

1947年5月11日开始,全歼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孟良崮战役打响了。

2、3营进攻受挫。

5月14日,我带领炮兵连,跟随我们团主力部队向战场开进,一路上不断遇到敌人正面阻击和两边夹击,到达芦山大顶东侧。途中,我团1营在仁寿庄一举歼灭74师突击大队300余人。

15日晚上,3营连续九次攻击芦山山顶,均被敌人击退,营长梁怀彦牺牲后,去该营指挥作战的团政治处主任南平波受伤,3营伤亡很大,不宜继续战斗。换上1营主攻,2营为第二梯队,准备16日晚上继续攻击。

3、不准放走一兵一卒。

这次战役,作为战役行动是有思想准备的,敌人重点进攻山东,我们寻找战机歼灭敌人。但作为歼灭敌74师的具体行动,我是感到挺突然的。

5月14日早晨,传达了陈毅司令员的命令:全歼74师,不准放走一兵一卒。

5月15日拂晓,华野4个纵队向敌74师发起总攻。打得异常激烈,每一块阵地都要经过敌我双方反复争夺。担任穿插任务的8纵正面阻击74师,8纵23师的任务是消灭盘龙山、万泉山、芦山之敌。由于敌74师顽强抵抗,华野组织了三次进攻,均没有解决战斗。

5月15日下午,74师开始组织突围,先后三次被我1、9纵队击退,我军乘势反攻,把74师压缩在孟良崮、芦山南北不到2公里,东西不到3公里的狭小地域,把74师包围了。战局对我非常有利,此时,司令员陈毅亲自给几个主攻纵队司令员打了一遍电话,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16日拂晓前拿下孟良崮,不准放走一兵一卒,彻底歼灭74师。

我们团长岳峻、政委张奎乙组织连以上干部传达陈毅司令员的作战指示。讲了歼灭该师对粉碎敌人对山东重点进攻的意义,提出了要求。

我们对部队进行动员,做好作战准备,只有一天时间,还要休息一下,工作是很紧张的。

我们炮兵连首次参加战斗,就遇上了这么艰巨的任务,工作份量我们自然是清楚的。我和连长商量后,召开了连队支委会,传达学习上级指示精神,让部队休息一会,就召开了全连动员大会。动员后,提高了部队参战热情和士气。

我们炮兵连解放兵比较多,许多解放入伍的同志感到,过去在国民党军队做了对不起人民的事情。现在解放了,首次战斗一定要打好。但我和连长仍心里没底,觉得不摸底也不踏实。

经过昨晚一夜的战斗,我们晓得美式装备的74师是有战斗力的。"今晚我们配属1营攻击芦山顶,得好好准备一下"高连长对我说,我们商议了怎么配合步兵打下芦山顶。

约十一点时,团里召开各营领导会议,我和高连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于步血副团长首先传达了陈毅司令员的命令,强调抓紧战机,白天就发动攻击,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歼灭74师。因为敌人的增援部队10个师,离我军愈来愈近了,有的只有十几公里,一旦敌人汇合,消灭74师就很困难了。

4、打掉敌人暗堡

散会后,我们回到连队,吃了从阵地上捡来敌机误投的大饼、油条、炸鱼等,算是改善了一次生活。

“开始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右前方高山鵰窝(9纵攻击点)、芦山大顶,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连长高兴地说:”9纵的炮打得真准,炮炮落在山头上。"

我们炮兵连全体人员立即投入了战斗。1营步兵发起进攻,离芦山顶300多米处,被敌人暗堡火力阻断进攻。一直紧跟1营指挥部的高连长深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他立刻报告1营营长刘浩,说我们打掉它。连长和我商量后,决定先让郑光仁去看看。

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营指挥所,郑光仁先拿望远镜看了一下。连长问郑光仁能不能打掉它(暗堡),郑光仁响亮地回答说能,连长说那就多来几门炮,

“不用,来多了增加伤亡,我这一门就行了。”随即把一门炮调到最佳射击位置,让全连最优秀的炮手郑光仁射击,郑光仁瞄准后就射击一发炮弹,“好,再准一点“高连长边称赞,边命令。第二发炮弹正好落在敌人暗堡上,敌人的机枪哑了,部队前进了。不久,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郑光仁把炮位向前移了一下,开始射击,用3发炮弹摧毁芦山东侧山头上敌人火力点,掩护步兵沿东侧攀坡而上,取捷径直逼芦山主峰,我军以小群多路,逐点逐段歼灭敌人。

"你赶快离开这里,敌人的炮兵正在打加‘差'。"郑光仁边打炮边说。我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突然被推在地坎下边摔倒,同时地坎上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我右残手仍用一块布托着,挂在脖子上吊在胸前,靠身体吃力地爬到地坎上看一看,

炮已被敌人炮弹炸毁,郑光仁倒在炮位上,光荣牺牲了,我非常痛惜这位脱离旧军队,参加我军不到半年的优秀炮手。

郑光仁是佃农的儿子,被国民党军队抓丁,当了八年迫击炮兵。他父亲被保长打死,妻子被保长霸占,母亲被逼自尽。他苦大仇深,在国民党军队逃跑三次,都被抓回,几乎被打死,身体留有道道伤痕,要不是同乡相救早就没命了。入伍后他诉了苦,觉悟提高很快,工作很积极,这次战斗立了大功。

5、消灭歼敌

此役,我军大白天发起全线攻击,敌人没有想到,因为我军擅长打夜战,这一仗把敌人打懵了。经过激烈战斗,我军于5月16日3点发起进攻,攻上芦山顶,攻上雕窝,攻上孟良崮,下午5点战斗结束了。

我原以为战斗结束了,准备带领连队打扫战场,搜集弹药。但我军清点敌军人数时发现少了几千人,原来在孟良崮和雕窝之间松林里,凭借着大雾和地形,隐藏了几千敌人。部队又重新投入战斗,很快消灭了残敌,我们开始打扫战场了。

6、张灵甫被击毙。

74师兵败孟良崮,张灵甫被当场击毙。我正在打扫战场,收集武器弹药。"那就是我们师长,被你们打死了"一位俘虏兵手指我前方几十米处倒着敌人几具尸体的地方说。我当时只顾赶快搜集武器、弹药和牲口,没有走上前去细看。

"长官,你不要杀我,我献给你一匹好马,我们旅长的马"从石坎里爬出一位74师的士兵说,我说:"你这马像狗一样大,有什么好的?"”长官,这是有名的四川马,你可不能光看它小,等你骑骑就知道了。”

我用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敌人的尸体、伤兵到处都是,已经被彻底消灭。有些地方因死伤的人没处放,就垛起来。在我们攻芦山,敌人反击200米左右的地段上,遍地都是死人,由于敌人火焰喷射器燃烧,炮弹、手榴弹的密集爆炸,已经难以辨认出哪个是我们烈士的遗体,哪个是74师官兵的尸体了。

我军的红旗在阵地上飘扬起来,到处是我军胜利的喜悦声和画面。

太阳正西时下了一阵大雨,我被冻得浑身发抖,李吉庆等同志扶着我走。

后来,敌74师某旅长的卫士送给我一件他旅长的美制雨衣,但我的衣服早已湿透。

下山后,司务长到连部说:“村里送来些地瓜干已煮熟了,我看这豆子像豆种我没敢煮,看豆子怎么处理?"说着从口袋里抓起一把豆子。高连长边看边说:“这么好的豆子,是老乡做种子的,快下地了,再难我们也不能吃啊,一定要退回去。"我说:"连长说得对,赶快送回去。”

孟良崮战役结束以后,我们很快撤离战场,在沂水西南几十里的村子里休整、训练。

7、用敌人武器装备自己。

此次战役,我们炮兵连用缴获来的武器重新装备自己,9门八二迫击炮全部换成新的,还上交了十几门。另外,新增3门美式八一迫击炮,十几具火箭筒,十几挺机枪,50多匹牲口,不计其数的弹药。

我们连扩编为5个排,4个迫击炮排,1个战防枪、火箭筒、机关枪排,全连210多人,50多匹牲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加强炮兵连,成为9师68团的铁拳重器。

(有一句歌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从父亲记述中可以看出,战争年代,我军武器装备的改善,提高部队战斗力,主要是靠用敌人的武器装备自己,打一场胜仗换一次装备,这是我军改善武器装备,增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8、改造个别解放兵不是容易的事。

这次战役,我们连伤亡20多人。战后除补充了几十名参军战士外,又补忘了大批俘虏的74师士兵和个别基层军官,其中有74师某迫击炮连的排长。

经过这战斗的锤炼,和炮连成立后两个多月的训练,出现了一批政治上、技术上过硬的积极分子,连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

但也有个别人对我们持观望态度,尤其是有一位国民党的81炮炮排长消极态度明显,他对我军官兵平等不理解,对我军艰苦奋斗作风受不了,不愿受我军纪律的严格约束,对我军能否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持怀疑态度。他对国民党军队的物质待遇有所留恋。

他比较坦率,他唯佩服我军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和在广大官兵中的威信,羡慕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拥护和军民鱼水关系。

我经常和他接触,教育引导他。但他对我军的认识,思想上还有矛盾,他代表了一些国民党军队解放兵的思想倾向。改造教育他们,使其成为真正地人民军队一员,还有有很长的路要走。

9、毛主席发来电报祝捷。

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彰显了人民军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魂的生动写照。此战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信心和士气,毛主席于5月22日给华东野战军的电报称赞:“歼灭74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

孟良崮战役,意义重大非凡。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迎来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转折点,奠定了国民党在解放战爭中的败局基础。

(据父亲讲,国民党五大王牌军,第一个被消灭的是整编74师,被华东野战军歼灭。新1军、新6军在辽沈战役中被东北野战军歼灭。整编11师扩编为第18军,在淮海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歼灭。新5军,在淮海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歼灭)。

wP老马根据父亲刘乃晏手稿、口述整理

202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