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香菱咏月诗青出于蓝胜于蓝,全仗其高贵的皇族血统!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香菱的特征(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1)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和贾宝玉真的是在早恋吗?作者十年心血,就为了写贾宝玉到处招花引蝶,林黛玉天天吃醋生气吗?

  三生石上三生缘,灵河石边血泪草,这“心若比干多一窍”的绛珠仙子,以女儿为忠义,以画眉之墨写下的末世挽歌,又有谁能听懂呢?

  自古风月笔墨,谁闻“闺房雍肃”、“桑娥石女”、“女儿气派”之言?此书实乃“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表里皆有喻也”,所谓:“绛树两歌!”且看戚蓼生序!

  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

  《红楼梦》者,朱楼旧梦也,诚所谓《哀江南》之“朱楼起又塌,舆图换稿人难信!”一篇《石头记》,谁知“石头”即“传国玉玺”,即“史家之绝唱”?且看石头之言。

红楼梦香菱的特征(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2)

  其一、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JY凶恶,不可胜数。此书非历来野史可比,故曰,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其二、风月笔墨,其YH污臭,涂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此书并非才子佳人情爱之书,此间风月乃以史为鉴之意。

  其三、此书人物乃我半世亲睹亲闻的几个女子,书中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红楼梦香菱的特征(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3)

  既然作者已经开宗明义告诉世人,《红楼梦》并非情爱之书,又借史太君之口掰谎《凤求鸾》,讽刺编这样书的人如何不堪,世宦读书家出身的作者,自己又怎会是编这样书的人呢?说尚且不许说呢,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还指望作者现身说法去写这样的故事呢?

  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

  既然《红楼梦》不是情爱之书,那么,书中的梦和月,究竟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且看林黛玉让甄英莲所作之诗!

红楼梦香菱的特征(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4)

  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看官听说,薛宝钗一副“大家闺秀、才子佳人”形象,开口却讽刺甄英莲“得陇望蜀”,是“呆头呆脑的呆子”,一句“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就把香菱全盘否定了,还是林黛玉宅心仁厚,评价地公道。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再作,薛宝钗又说她胡说,不象吟月,句句倒是月色,只有林黛玉一如既往地诲人不倦,体贴地说句:“难为她了!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香菱果然出师了。

红楼梦香菱的特征(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5)

  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看官听说,甄英莲的这首诗,连续化用了诗仙李白、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和词圣苏轼的名句,可知这“昨夜的月”是有多好。而甄英莲之所以能够作明月诗,那是因为她的血统特别高贵!

  庚辰双行夹批: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

  看官听说,诸如薛家、傅家这样的暴发户,作者每每讽刺他们根基浅薄,却说江南甄家甄英莲的父亲甄士隐是羲皇上人,分明点破甄家乃是与贾家一样的大舜之正裔。

红楼梦香菱的特征(红楼梦并非早恋故事)(6)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甲戌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本地推为望族的甄家,是南明,甄家尚且已经废了,何况于荣国府呢?兴者自然是宁国府,所谓现任族长,当今天子!崇祯帝国也好,康熙帝国也好,自然是天下推为望族,可与汉唐作比较了,岂是寻常人家?这《风月宝鉴》之风,自然是清风了,那月自然是明月了。香菱能作明月诗,是写南明之正统,作者重视血统,是写中华传统重视祖宗福泽庇护。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