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释义:

万事万物自有其内在的脉络,却浑然一体难以寻找,刚刚捕捉到诗境的意象,却瞬间又产生奇妙变化。如流水、花开无迹可求,如早晨的露水遍润大地,思想越是悠远,思维越需幽婉绵密。用语不可啰嗦,立意切忌模糊呆滞,须如春天萌发的绿意,又如白雪和明月交辉般浑融无迹。

诗品二十四则赏析(读书笔记二十四诗品之缜密)(1)

缜密,是天然的缜密,指细致绵密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作品讲究结构布局,似有确切脉络,却难以一目了然。

此节前四句,作者说明缜密的作品固然要经营位置,但是必须安排得异常细密熨帖,不露人工痕迹。而且,这种安排是要随机的、动态的,而不是凝固的、静止的,因为万物是随时在产生着变化的。

第二节描写了缜密诗风的特点。缜密应该如花开流水般自然顺畅,清露般润物无痕,作品中的主线越是绵邈悠远,细节的设计就更需缜密,只有这样才浑成一片,才是真缜密。

后四句论述如何掌握缜密的风格。“语不欲犯,思不欲痴”从反面提醒语句要避免前后重复、死板呆滞;“犹春于绿,明月雪时”从正面设喻,再一次强调缜密之风应该如自然本身般细致、熨帖,绵渺浑融。

诗品二十四则赏析(读书笔记二十四诗品之缜密)(2)

白居易的《琵琶行》,文锦千尺、思理秩然,把内容复杂、头绪纷繁的事件裁剪、安排得井然有序、详略得宜,其出神入化、曲折有致的细节描写,情感交流的渲染生发,很能体现缜密诗风的特色。

杜甫的《春夜喜雨》,从好雨知时,到随风润物,到雨中夜色,到最后补叙雨后情景,布局层次井然,结构环环相扣,自然顺畅,实有水流花开之妙。

【缜密诗风范例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