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词二卷(孤山词话卷三五一)(1)

这是我发在《西瓜视频》和抖音上的视频《酒词:鹧鸪天》,如有不当,即可删除。

作诗填词,乃大雅之事,亦非容易之事,非下一番苦工不可。多识字,多读书,多观察,多捕捉,多思考,多畅怀则可有诗也。不必多与古人迭韵、和韵及时下新韵。愚以为写诗则写性情,则写心迹,惟吾所适则可。身居山野,则写田园牧歌,身在野渡,则写樵唱渔隐,身处市朝则写灯红酒绿。反之,以身居山野而写车水马龙,以身在野渡而写烟花柳巷,以身处市朝而写钓雪渔火,不切实际而攀求过高目标,好高骛远,终无成就,反成笑柄。“刻鹄不成反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因而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其实,中国字繁多,同义词、近义词比比皆是,彼此皆可借用、转用,干嘛为一字而废一诗?况乎一韵之中有千百字,任凭自我选择,何可因一二韵约束诗情心志!倘若因为一字一韵所束缚,则不得不凑韵、凑拍、凑字、凑句,以至于成就了凑诗;因一个“凑”字,不知枉费了多少诗心,枉然了多少诗情,安得有自己性情可畅怀哉!所以要记得“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踏莎行:雪夜临屏

暮霭层峦,萧山望断,

盈眸雪掩黄沙岸。

何人怜我独相思,

小风声里依孤馆。

午夜临屏,点灯击键。

指尖敲字冰心遣。

一窗底事寄阿谁,

相知何惜天涯远。

书法乃传统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又取得辉煌成就之艺术。有真、草、隶、篆、行诸种,其风格不同,形式迥异,既相互借鉴,又相互影响。既分门别类,又犬牙交错。

楷书即真书,又称正书,以形体方正,有楷模之说。故而楷书书写,要端庄凝重,圆润利落,沉静有致,方为得法于楷书真正书写要求,正如文人,秀雅端庄,气质温润,称书生之气。

草书又有章草、狂草、连绵草等诸多称法。其产生,在于流便简省。草书讲求流畅,要写得舒卷浩荡,行云流水,剑气所指,恰如武将气度,雄猛潇洒中冲折起伏,气势磅礴间淋漓酣畅,豁达而豪放。行书是介于楷隶与草书之间,要求书写,驾驭自如而笔势流畅,笔墨精到而气度安闲,书韵隽永而游刃有余,介于文武之间而恰到好处,比喻为英雄美人可谓恰切。故而书法得“文气”、“武气”、“文武兼和气”可谓得其三昧真气。但不知用篆书狂草书写对联,普通百姓能否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