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

就地理特征而言,新疆是个奇特的地方。它从艾丁湖到乔戈里峰高达八千七百米的高差,它那众山环绕众盆地的地理格局,它那多隆起又多断陷的地表结构,它那梯次分布的大反差的景观分布,都注定使它成为中国这块版图上景观多样性的翘楚。其中,东天山山脉的山北地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在地理上,这片地区南起东天山山脉的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一线,北至阿尔泰山东南部余脉,属于准噶尔盆地的东部尾闾。在行政上,它属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北部疆土。

八月初,为了躲避哈密盆地那酷热难耐、却又日甚一日的热浪冲击,也是为了完成一次哈密山北地区的地理踏勘,我们驱车离开密市,沿203省道北上,横切天山山脉最东部那段山脊,前往它的北部去完成一次踏勘旅行。出发那天,尽管我们精心赶了个大早,却依然没能逃过烈日的追逐。在穿越山南地带那九十里戈壁的后半段,毒热的阳光几乎没经过宇宙层的过滤,就狂涛猛浪般地倾泻了下来,将整个荒蛮的大戈壁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烤箱。我们的座驾自不能幸免,迅速沦为烤箱中的食料,坐在里面的人,自然也只能扮演食料芯子的角色。幸好我们的三辆座驾都备有空调,我们便开启冷风,鬼撵着似的往前赶,试图早点到达山北那片凉爽之地。

车进南山口后不久,七拐八弯地,车窗外渐渐显出一些斑驳的、夹杂着荒草枯茎的绿意。随着车轮的滚动和海拔的升高,这些斑驳的草茎逐渐被连片的草场和墨绿的针叶林所取代,还有生满石苔的巉岩。视野整个葱茏并跌宕起来。然后,也不过半小时,汽车以大马力冲上一道长坡,天山庙的庙宇群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突然横在了眼前。打开车门,有冷冽的山风迎面扑来,让人打个激灵。登上观景台,呈现在脚下的,是巴里坤山山北地带那自远而近铺展开来的壮阔的自然景观——浩瀚的诺明戈壁被压缩成一个条带,朦胧地浮现在天地之际。它的上方,是那种底部如刀切般平整、顶部却在不断变幻中的云团。隆起在大地中部的莫钦乌拉山,本来拥有三千米以上的高度,却因为距离远,看上去就像一片杂乱的丘陵。它们自北向南一直延伸到到视野的近端,才显现出一些山体的巍峨。在莫钦乌拉山南部山脚下,经过一大段红土地河盐碱地的过渡以后,渐渐变成了一大片水草间杂的湿地,以及紧紧毗邻着湿地的一片隆起的大沙山。再往近些,一片广袤的川地呈东西向赫然摊开在眼前。几乎覆盖了整个川地的大草原自巴里坤湖南岸流泻而下,一直铺展到屹立在东侧的哈尔里克山的雪峰之下。在川地的南缘,墨绿的原始针叶林从草坡地段开始向高处延伸,覆盖着巴里坤山北山坡大约三分之二的高程。在更高的层级上,是那一线覆雪的山脊。这条山脊呈东西向伸展开来,东部与哈尔里克山衔接,向西则渐趋模糊地消融在一片深远的混沌中。不难想象,在这道雪脊的南部,就是我们刚刚走出的那片暑热无比的哈密盆地。山南山北,一山之隔,竟然有如此之大的气温与景观差异。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2)

(天山庙,海拔2700米,古丝绸之路北新道要冲,现代203省道上的制高点,庙宇建筑为原址复建)

顺便说说,能让我们居高临下地俯瞰山北大地的那处天山庙,位于海拔两千七百米的高度上。它是现代203省道跨越天山山脊的一处高程点,又是历史上自汉、唐以来丝绸之路北新道的要冲部位,属中原王朝治理边关的一处关隘。关于天山庙的原始庙宇,它最早的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据。有考据的仅仅是清帝乾隆于1876年下旨修筑的那座关帝庙,并且已经数度毁损和改建。现代人所见的天山庙,是21世纪初在原址改建所得。而从它脚下通过的那条203省道,曾一度是天山山脉最东端跨越南北的唯一通道,因冬季里常遭大雪封路而成为一条险道。后来,它东侧的一条绕行白石头山峡的303省道被开通,203省道便逐渐废弃,几乎成为历史陈迹。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山北旅游热的兴起,它再度复苏,被改造成一条光洁规整却又跌宕起伏的旅游专道。每逢夏秋季节,特别是双休日,这条山道上的车辆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而它南部的南山口、北部的口门子与中部山巅上的天山庙,原本只是些天山驿道上的股掌之地,也随之成为旅游人群的集散地。路旁停车场上的车位,明显有入不敷出之势。当我们到达天山庙部位时,两名路警和几位保安正在那片弹丸之地上辛勤忙碌着。

由于占据高度优势,站在天山庙的观景平台上看山北,如同坐在飞机上俯瞰大地,视野中的景观是浩大、辽远而纷繁的,但却又是茫然而无序的。只有地形图,才能将人引向理性认识的轨道。我们坐在班超像前的石阶上,打开地图,对照眼前那幅宏大的场景再做功课,力求在进入它之前,对它的宏观状况有所了解。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3)

(莫钦乌拉山东南坡,前山牧场景观)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4)

(莫钦乌拉山南部的川地牧场)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5)

(莫钦乌拉山红石峪,以山岩上覆满猩红的石苔而得名)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6)

(莫钦乌拉山南部湿地景观,远处是巴里坤山北坡)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7)

(莫钦乌拉山南部湿地的西侧景观)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的山北地区,以那条黑黢黢的莫钦乌拉山为界,大致分为两个东西向的条带。北部条带北至中蒙边界,南至莫钦乌拉山之间,主要被六百里诺明戈壁所占据。而南部条带,则是一片被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和莫钦乌拉山所合围的川地。这两个条带虽然同属山北,气候却有天壤之别。北部条带受东准噶尔盆地干旱气流的影响,呈现戈壁荒漠态状,寥寥的地表植被主要是梭梭、红柳和胡杨。南部条带则因主要受地表下垫、即周围三千米以上山地的影响,是一片多森林和草场、多农田与民居的丰饶之乡。那片在地理上颇有名气的巴里坤大草原,就占据着这个条带的几乎全部空间。条带中部的奎苏、石人子、大河等乡镇,是山北地区的粮仓,素有冬日一场雪,夏秋一仓粮的美称。这一丰饶的条带东部,与哈尔里克山的西北坡相衔接。这座哈尔里克山,由于西北坡存得住冬日里的积雪,所以自高山草甸带以下,几乎全部是丰腴的山地草场和川地草场。它是山北地区最主要的牧场。在山北地区这片多隆起与多断陷的地域间,从冰川雪原到高山草甸,从森林草原到中山裸岩,从低山丘陵到冲积平原,直至戈壁、荒原和沙漠,你能获得的丰富多变的景观感受,正是新疆大地悬殊的景观差异性的一个范例,一处缩影。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8)

(集雪山、沙山、湿地于一身的巴里坤山山北景观)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9)

(巴里坤大草原)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0)

(巴里坤大草原,一群大勺鹬飞临湿地)

跨越天山庙后,我们沿着九曲回肠的下山路穿越原始针叶林带,径直进入巴里坤草原,住进了松树塘的一家农家小院里。当晚,便确定了次日的踏勘方向。

第二天,我们沿302省道向东驰行80公里,直奔哈尔里克山北侧的托勒库勒盐池。从那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盐池南部的托木尔提峰那平台状的峰顶。根据地图标定,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左右。锁定方位以后,我们便沿着一条有车辙的山路向南驶去。向远端看去,山路虽然蜿蜒曲折,却明确指向疑似通往托木尔提峰方向的一道山口。其实,我们那天的目标并不是托木尔提峰本身,而是只需尽可能接近这座天山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或许还能到达峰脚下的托木尔提冰河,便已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了。从此前获得的资料上看,那里本应有这样一条通道,但基于模糊信息的决策让我们付出了艰辛的代价,那条被我们认为指向托木尔提峰的山路,只将我们引入到一处叫做阔拉的山间牧场,便不知不觉地从地面上消失了。不仅如此,就连托木尔提峰本身,也车轮的滚动,迅速沉入哈尔里克外山的背后。此后几小时,我们以无比的耐心在那些枝状分布的山麓和沟壑间反复探寻着,尽力向南走,指望在某一个位置上突然又能找到托木尔提峰那洁白的峰顶。东奔西闯间,油表的指针终于发出警示。那天,如果不是车轮碾过留下了痕迹,我们几乎找不到返程的路。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1)

(沿北麓寻找托木尔提峰途中)

对于我们,那一天的经历并非完全令人沮丧,反而可以说是充实的。对哈尔里克山近距离的触摸,彻底改变了我对它以往的认识——来自于地图上深深浅浅的赭褐色,其实它是由银白、钢蓝、铅灰、赭褐和橄榄绿以及它们的过渡色组成的一块色彩谐和的大画板。它是千姿百态、生机勃勃的。它的巉岩和雪顶,森林和草坡,山泉和溪涧,它游荡在半坡上的牦牛,滑翔在半空中的高山兀鹫,蓦然间跃起在山石堆中的北山羊,还有那些飞来飞去、鸣声沙哑的鸲和䳭,空山幽谷中传来的一声声雪鸡的长鸣,都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2)

(巴格达什,由哈尔里克山南坡接近托木尔提峰的必经之路)

次日,带着未能完成的夙愿,我们再次出发。这一次,依照当地牧民的指点,我们舍弃北坡,沿303省道绕道南侧去接近它。沿着一条通往某采石场的道路,我们顺利找到了叫做巴格达什的地方。那是哈尔里克山南部乱山子中的一条山泉飞泻、柳绿花黄的山沟,据说是清朝至民国年间历代哈密王的山间避暑地,眼下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管辖。以巴格达什为起点,我们沿着一条崎岖的道路逐渐攀高至3400米,终于又将托木尔提峰锁定在视野中。此后,我们在叶脉状分布的路迹上东奔西突,跨溪涧,绕山岩,冲陡坡,越深谷,向着那个清晰的目标缓缓逼近,其间的艰辛自不必多谈,直至在最后几公里被拦挡在一条深邃的谷地之前。那时,居高临下沿谷地看去,托木尔提冰河那一线银白色的条带,已经隐隐约约出现在这条谷地的阴影中。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3)

(车队离开巴格达什,沿着崎岖的山路去寻找托木尔提峰)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4)

(沿南坡路线寻找托木尔提峰的途中)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5)

(行驶途中遭遇山涧)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6)

(车队失去道路无法前行,远处已经朦胧可见托木尔提冰河的影子)

我们终于如愿了,即使这种如愿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这种有限性让我醒悟到,西北大地的山野毕竟是充满野性的。面对这座壮丽的雪山,虽然它只有4800米,但即使是在风和日丽的八月,通向它的征程也根本不是仅仅依靠汽车旅行就能完成的。人们必须不啬于进一步劳其筋骨、付出心智,才能亲手触摸到它那冰凉的筋骨和脊梁。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7)

(托木尔提峰下的牧群)

踏访托木尔提峰之旅,只是此行中的一个篇章。随后一天,我们又以松树塘为大本营,沿正东方向前往伊吾县境内,经苇子峡折入诺明戈壁上的淖毛湖镇,去参观那里的优质哈密瓜生产基地,以及它东北部的原始胡杨林。始料不及的是,昨日所见托木尔提冰川的融水,竟以4000米的落差,最终辗转注入了眼前这片原本荒凉的大戈壁。这个落差,甚至大于哈尔里克冰川相对于哈密市的落差。不难想象,时值中午,我们注定又重新跌入了类似于哈密盆地的难耐酷热中。当地瓜农告诉我们。正是这种酷热而持久的阳光,以及哈尔里克的冰川水,成就了淖毛湖哈密瓜堪与鄯善名产相比美的质量。但诡异的是,就在我们顶着酷热离开诺明戈壁、回到松树塘农家小院的当晚,又不得不乖乖地披上抓绒衣,以抵抗巴里坤山北山坡上吹来的凉飕飕的刮地风。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8)

(哈尔里克山北麓,伊吾县小县城)

就这样,在剩下的几天里,我们东去寒气沟拜访高山牧场上的哈萨克毡房,西去巴里坤湖寻找当年汉将司马达击败北匈奴的古战场,南往巴里坤山脊拍摄生长在岩缝中的雪莲,北往莫钦乌拉山地欣赏漫山遍野铁锈红的石苔,还在近处踏访了小涝坝、鸣沙山、红石峪和养鹿苑等地。旅途中,汽车在山北大地上高差达三千米的自然空间中颠簸着,一会儿在托勒库勒松软的湖岸上追逐幻彩,一会儿又到巴里坤湖西滩上观赏烽燧,清晨还在水泉沟的草地上聆听百灵,黄昏又在松树塘的大草原上追逐晚霞。在形同过山车般的旅途中,银白的雪顶、钢蓝的山体、墨绿的森林、橄榄绿的草甸子、青翠的溪谷、铁锈红的露头岩、坦阔的大戈壁、金黄的大沙山、草水间杂的湿地、还有星星点点点缀在这张大画板上的简陋的土屋、低矮的石屋、人字顶的松木屋、彩色的拼板屋和白色的毡房,到村镇附近又齐整地冒出一片火柴盒般的楼群……伴随着路程的延伸、尤其伴随着海拔的攀升和陡降,景观的变化也如同过山车般翻转跌宕,尽情显现着山北大地的狂放和不羁。走过多少山川大地,能够如山北大地一般将雪山、冰川、高山草甸、森林、草场、河谷、农田、湿地、沙山和戈壁等多种差异性景观集于一身的地方,实不多见。被囚禁在亚洲中部两大山脉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其大部分地区都是些涓滴不存的半荒漠地带,但在它的最东端,阿尔泰山的尾闾稍稍向南一摆,便会同天山山脉一起,合围出了这样一块奇异的土地,这无疑是大自然带给人间的一份精致礼品,它像一块被微缩了的新疆版图,几乎包含了新疆大地上所有类型的地理景观。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19)

(盐池乡原野上的油菜田)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20)

(哈尔里克山高山牧场上的一户哈萨克牧民)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21)

(暮色中的巴里坤湖)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22)

(毗邻湿地与雪山的巴里坤鸣沙山)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23)

(巴里坤湖南岸、丝路北新道上的古烽燧)

几天以后,当我们再次站在天山庙的观景平台上告别山北大地时,我突然感到,我对这片膏腴之地的认识仍过于肤浅。我想,如同我对自己喜欢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帕米尔高原和罗布荒漠一样,我一定会再来。

哈密必须去的景点天山风景区 带你走进最美的天山景色(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