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在唐代是高昌国。在高昌国的遗址发现的伏羲女娲图有好几十幅,用途一般都是随葬。这些伏羲女娲图画在麻布或者绢上,用木钉钉在墓室的顶部,画面向下对着死者的脸。

画上伏羲在右,女娲在左,下半身交缠,周围画着满天星辰。女娲右手拿圆规,左手拿四支算筹,是种古代做数学计算的工具,左手搭在伏羲肩上。伏羲左手执矩,是一种直角尺,也叫曲尺、角尺,右手拿着一个木匠弹墨线的墨斗,右手搭在女娲肩上。

伏羲女娲图背后的寓意(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含义以人首蛇身的远古英雄)(1)

这幅画里包含的含义以及引起的推测很多。比如说伏羲、女娲身体交缠表示交媾,圆规和矩表示规矩以及天圆地方,是原始的宇宙观。还有说这幅图表示阴阳相合,是人性的体现,表示繁衍子嗣,整幅画表示了天人合一等等。

伏羲女娲图在古代的不同时期都有,画面内容也往往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伏羲女娲图出现在墓室中,似乎在表达生死往复,人类繁衍的思想,希望死者升仙。

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上古的神话里出现过很多不可思议的神或英雄的形象。他们之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其中很多都是人首蛇身。

伏羲女娲图背后的寓意(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含义以人首蛇身的远古英雄)(2)

还有《山海经》里记录的烛龙: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谓烛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把这个人首蛇身的烛龙画出来了。

其实不只是人首蛇身,人首马身,人首豕身,人首鸟身,总之就是人之首,动物之身,这样的神或半神形象在中国古代传说里有很多。

为什么呢?我个人以为:类似于描写上古神话的《山海经》、马王堆汉墓帛画这样的作品,首先肯定都是后人之作,后人根据前人的代代相传,把远古的时代描写或描绘出来,神化的光辉肯定是后人加上去的,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夸大,但也证明了对远古那个时候的辉煌是唱赞的。

伏羲女娲图背后的寓意(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含义以人首蛇身的远古英雄)(3)

《山海经》里的烛龙

远古时代,一些部落首领,或是一些为氏族部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被歌颂,而把其动物化增添了英雄的神化色彩,使英雄神化更具体。在远古蒙昧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远远不足,因为动物具有神秘性。借助动物的神秘性附着在英雄人物身上,让英雄人物也有了神秘性。同时形体巨大的野兽具有超大能力,这一点和英雄人物有共通性。比如关于大禹治水时,禹会幻化成熊凿山开道。

在《山海经》里提到的人面兽身的神是最多的。比如首山至丙山诸神是人面龙身;天昊之山至南禺之山诸神,也是人面龙身;延维,人面蛇身;鼓,人面龙身;轩辕,人首蛇身、尾交首上;雷神,人面龙身;烛龙,人面蛇身赤色;相柳,九首人面蛇身自环色青……

伏羲女娲图背后的寓意(伏羲女娲交尾图的含义以人首蛇身的远古英雄)(4)

大禹治水时化而为熊

在远古的氏族中,伏羲氏一部以龙为图腾,其部有青龙氏、赤龙氏、水龙氏、白龙氏、上龙氏等。龙的形象也是慢慢清晰鲜明起来。龙的主体就是蛇,龙以蛇为身,又加了兽足、马毛、鹿角、鱼须等因素。

龙渐渐被崇拜,于是后人希望英雄人物也是这么强大,这么受崇拜的,因此在英雄人物身上加上了龙的属性。不只远古的英雄直接被描绘成人首蛇身,就是后世的帝王也往往把自己身上添加上这样的神话色彩。比如经常有帝王之母在怀胎时梦到有蛇盘在自己腹部之类。

到了后世,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以及人类自身强大了很多,就渐渐没有再自比禽兽了。反而因为思想理性化的加深,把人比做禽兽不但不是赞誉,而成了贬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