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源于自然,

主要体现在汉字图形从具象中抽象而来所承载的自然博物特性,

其字内“图形相互拼”形成字内思维表达,

汉字图形是汉字字义的翻译器。

如仅从楷书的笔划字形是读不出其字内字义表达的,

这里,说“刍“的自然特性及其所构成汉字表达——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

刍(芻)

象形兼会意。

按照甲骨文及金文形,又屮屮为芻,从又(手)从草(艸),

表示以手取包草集束在一起。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

▲ 刍(芻)—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3)

▲ 刍(芻)—金文

按照小篆字形,二勹屮为芻,勹是包,

表示包束草。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4)

▲ 刍(芻)—小篆

综合在一起,

其一,“刍(芻)”有“艹”,

刍有草本植物本义。

其二,“刍(芻)”有“又”手,

又手可包束艹,

又手可持草以喂,

又手可持以驾御。

刍有又手行为之本义。

其三,“刍(芻)”有“勹”,

刍有包束集聚之本义。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5)

本义:

手刈草而包束。

断草包束以饲养马牛。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6)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7)

【刍(芻)】构成合体字-

皱趋雏-诌邹绉驺

注意一点——

“急煞”中“刍”图形不是“芻”

“急”“刍”

“及”楷化而来——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8)

“煞”“刍”

“殺(杀)”楷化而来——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9)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0)

皱(皺)

Zhòu

形声会意合体字,

刍(芻)皮为皱(皺),从皮,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1)

▲ 皱(皺)—小篆

其中“刍(芻)”,指手包持艹集束义,有起包集束之特性;

其中“皮”,表示表皮。

二者合一,

面“皮”如“刍(芻)”为“皱(皺)”,

比喻表示“皮”如“刍(芻)”起包攒束而起“皱(皺)”褶。

本义:

皮肤起皱褶纹,眉攒而面皱。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2)

趋(趨)

形声会意合体字,

走刍(芻)为趋(趨),从走,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3)

▲ 趋(趨)—小篆

其中“刍(芻)”,表示手包持艹集束;

其中“走”,表示奔走奔跑。

(注意:摆动双臂,足离地)

二者合一,

其一:疾行“刍(芻)”集向“走”为“趋(趨)”,这时读音为qū。

疾行为趋,疾趋为走。

按现在意思是:

“趋”是介于步行与跑步之间的快步“走”。

其二, “走”而“刍(芻)”集去向为“趋(趨)”。

这时读音为cù,意思同“趣”

本义:

疾行,快步走,张足而行。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4)

雏(雛、鶵)

chú

形声。从隹(zhuī),刍声。

形声会意合体字,

刍(芻)隹为雏(雛),从隹,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5)

▲ 雏(雛)—小篆

其中“刍(芻)”,表示手包持艹集束;

这里比喻表示在卵壳包束中或在抱窝中。

其中“隹”,表示隹鸟类。

二者合一,

从如“刍(芻)”包束中新生“隹”鸟子为“雏(雛)”。

以此表示“新生鸡子”之义。

本义:

新生鸡子,指刚出壳小鸡子。

雞子、雞之小者,鸡子生能自食。

“鶵”同“雏(雛)”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6)

▲ 鶵(同“雛”)—小篆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7)

诌(謅)zhōu

形声合体字,

言刍(芻)为诌(謅),从言,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8)

▲ 诌(謅)—小篆

其中“刍(芻)”,表示手包持艹集束;

这里既表示有“草乱”,也表示有“又”手相扰。

其中“言”,表示言语说话。

二者合一,

“言”语犹“刍(芻)”乱草或相扰为“诌(謅)”。

本义:

弄言相扰。乱言。

如组词:胡诌乱扯。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19)

邹(鄒)

Zōu

形声合体字,

刍(芻)阝(邑)为邹(鄒),从阝(邑),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0)

▲ 邹(鄒)—小篆

其中“阝(邑)”,表示城邑国。

其中“刍(芻)”,表示名。

二者合一,

名“刍(芻)”之“阝(邑)”城邑国为“邹(鄒)“。

本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邹,鲁县古邾国,帝颛顼之后所封。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属鲁国。

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后为楚所灭。

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1)

绉(縐)

zhòu

形声会意合体字,

纟刍(芻)为绉(縐),从刍从纟,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2)

▲ 绉(縐)—小篆

其中“刍(芻)”,表示手包持艹集束;

这里表示丝织品有皱,犹如起包起褶皱而不平。

其中“纟”,表示丝织制品。

二者合一,

“纟”制犹如“刍(芻)”包褶皱之织品为“绉(縐)”。

绉为有皱纹细丝织品,其皱纹犹如水之纹。

本义:

有皱丝织品。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3)

驺(騶)

(zōu)

形声会意合体字,

马(馬)刍(芻)为驺(騶),从刍从马,刍(chú)声。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4)

▲ 驺(騶)—小篆

其中“刍(芻)”,表示手包持艹集束;

既表示又手持包草以喂养马,也表示又手驾御马。

其中“马”,表示动物马。

二者合一,

“刍(芻)”之于“马”为“驺(騶)”。

“刍(芻)”为又手包束草,草以饲养“马”,。

以此表达“驺(騶)”字“养马,喂马”本义;

“刍(芻)”中有“又”,又手可驾御“马”,

以此表达“驺(騶)”字“驾御马”本义

本义:

养马,厩御。

古代养马的人(兼管驾车)

汉字的演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汉字辨物刍)(25)


我是@汉字谷主 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