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我删去了原本的标题,改成了现在这个,看上去有些像是性冷淡风格的编辑型文风,以后我或许会把这个标题作为常态,专门去写那些大热门、又有大讨论度、又有强烈个性的产品,考虑到HIFI文章读者的小众性,省去绞尽脑汁“标题党”的烦恼,让大家能够更加专注于阅读文章中的鲜明观点、从而避免模棱两可的观点。这里我拿iFi的Diablo,外号“大菠萝”来起个头。
近期入手大菠萝的许多烧友,被种草的时机往往都是从1月份的耳机与杂谈年度盛典开始,尤其是周日的时候大菠萝 水泥塞的组合毒翻了不少人,其表现完全不输给水泥佬展台上各种捆绑的组合,加上在展会这种场合,由于并不能让人静静心心地沉浸式听歌,所以对“素质”的审视会是各个烧友相对更关心的问题,而在硬素质层面,大菠萝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甚至即便是功率最小的“Eco”模式都可以把他们展台上的常规大耳给推到起飞。那么如果你对大菠萝的具体表现细节感兴趣,不妨看下去。
一、配件足够有诚意,但仍有优化空间
开完箱,乍一看的话,大菠萝的配件还挺丰富,包括这个收纳包真的兼顾了便捷性和实用性,可以一股脑把适配性什么的也都塞进去。但作为一个解码耳放一体机来说,没有标配手机端的线材,如果Lightning出于成本问题倒是情有可原,连接手机的Type-C也没有标配,而因为iFi家的USB口都是内凹的USB-A口,所以常规小尾巴的线材并不能适配,如果需要Lightning或者Type-C连接线,需要进行产品注册以后才能够获赠,我已经建议他们官方至少附赠一根Type-C作为标配。另外,那根附赠的USB线外形看着特别不HIFI,虽然只是普通的数字信号线,但国内烧友还是很看重“外皮”的逼格的,哪怕内芯不变,外面搞成麻花编织状也非常有助于开脑放么不是?
(如果等不及官方附赠的手机连接线,上图电商搜索关键词:苹果/安卓OTG线)
配件方面,附赠了一根DC转Type-C的充电口,而因为iFi如果开大功率模式的话续航较短,所以iFi给大菠萝标配了一个低噪声的电源适配器(其实大部分前端在接电源播放时声音指标会有明显劣化,iFi这一点考虑的挺周到,给赞),方便PC用户作为长期固定的解码一体机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6.35转接头、双XLR转4.4转接线,4.4-XLR线也可以方便地去接驳有源音箱、或者输出给耳放之类的,尤其是针对有XLR in的音箱会非常方便。当然了,如果后续的产品可以附赠卡农母转4.4公、2.5母转4.4公的话则会更加贴合目前耳机/耳塞用户们的需求了~
二、拥有更加纯粹为音质服务的功能取舍
从接口的分布来看,相比自家拥有“瑞士军刀”外号的的micro iDSD Signature,大菠萝在功能方面显然是做了减法的,数字输入支持USB和SPDIF,输出方面也仅有一个平衡LO,不能通过模拟输入来实现纯耳放功能,也没配备3D 和XBass ,侧面自然也没有那么多的拨杆选项,变成了更加圆润的外观,鲜红配色尽显骚气。
三、毫不吝啬的堆料带来了夸张的账面数据
iFi在硬件方面的堆料并不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是一直如此、甚至是HIFI品牌中比较早地开始注重指标参数的厂家之一,我知道很多人肯定很关心DAC的配置,但会让芯片党们吐血的是,大菠萝依然用的是他家“祖传”下来的BB DSD1793 DAC芯片。大家也发现了,从便携到台式,从入门到旗舰,iFi一直在打磨这块芯片。而作为一款一体机来说,DAC永远只是众多硬件中的一个非决定性因素而已,大到电源处理、数字时钟、小到电容和IC的选择,这些很多厂家并不愿意标注的成本结合到一起,才形成了最终的一个完整解码耳放产品,GMT飞秒时钟、16核XMOS微控制器、MQA、DSD512/PCM768等,即便是用了祖传DAC,该有的一个也没落下,感兴趣的可以移步官网或者电商界面查看。
大菠萝的一个参数亮点在于,Turbo模式下最高可达到4980mW的实测输出功率,平衡口下的信噪比也来到了120dB,比他们当初预计的还要高,足以让许多台式产品汗颜,而且这里也不妨透露一下我原本的标题,叫做“力大声不糙的极致代表”。
四、这推力,啥都能推?啥都能推!
大菠萝的上限在哪里,老实讲我真不敢妄下结论,就从我手里相对易驱动的平板头戴Sendy黑美人来说,它已经交出了完美答卷了,媲美台式系统驱动下的空间感、声音韧劲十足、骨架凝实、动态饱满,而即便是插上类似NM2 、水月雨光这种极易驱动的高敏耳塞,开到中档的“Normal”模式下也依然有着极好的纯净度和控制力,我脑补中可能出现的过推、炸高频等现象完全没有出现。
掏出D8000Pro,大菠萝的表现依然可以用“从容”来描述,Turbo模式下音量并不需要打多高就可以有饱满的声压,而且随着音量的加大,完全没有那种便携设备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就为了能够多挤出一点音量的吃力感,D8000Pro的框架是饱满的、三频撑得开,而且能量感没有明显瘸腿的地方,以下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我的点:【如果去和优秀台机对比驱动D8000Pro的状态,它的不足不是某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但是这个程度不那么大,因为即便是没有能够把D8000Pro推到最佳状态,它呈现的声音也足够完整、而不是像普通便携设备那样会有某方面的明显瘸腿。
这里再详细解释一下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度神化大菠萝的搭配上限。绝大部分的便携播放器、耳放,推高端平板大耳的声音是完全不具备和台机的对比性的,可能就索性没有动态、没有声场、声音非常细碎,谈什么对比?而因为大菠萝能够推出类似台机那样的声音框架来,所以它呈现的声音很完整,去和台机对比的话,唯一的不足,就是全方位略显不足。说白了,和万元台机一比,大菠萝可能就是解析也差一些,三频也差一些,但正因为各方面都差一些,反倒是会显得大菠萝的声音非常和谐、像是一个完整系统推出来的声音,所以哪怕它但不能媲美高端台式一体机,但总体又是能把类似D8000Pro这种平板大耳推到相对好听的程度。
而大菠萝真的和台机比,真的完全处处都差一些,完全没有优势吗?非也,大菠萝的大动态和空间塑造能力可以和万元级的台机掰腕子,而短板在哪里,下文我会有提及。
五、音色的优秀,不逊于素质表现
作为一个自认为在展会上听器材比大部分烧友更加有经验、更会抓重点的用户来说,大菠萝吸引我的绝不止是它的推力,因为我们也不是没见过一些力大声粗、或者推力大但动态又不够优秀的前端,大菠萝可贵的一点在于,它声音听感是完美匹配上了它的大推力的,推力只是它好听的一个基础、而不是全部,比如它能够把JADHIFI的大水泥推出理想的空间感和超大动态表现,以及有些即便你以为足够好推的耳塞,接上大菠萝以后,依然能够给你“原地起飞”的感觉,进一步压榨了它的最后一点潜力。
我不是第一次写iFi家的产品,但大菠萝的音色表现我认为他们自家相比,是有了明显的蜕变的,不是hip-dac或者Zen DAC那样呈现出来的一种相对清晰锐利的数码声的感觉,最大的改变在于中频部分有着良好的蓬松度,你是不是一定以为大菠萝去接NM2 的声音会非常硬?恰恰相反,这个组合下的NM2 非常宽松好听、富有乐感,低频的下潜、残响的形成与消散完整且可闻,又保持了良好的速度感,而对于人声党们来说更可贵的一点是,大菠萝的人声虽然是相对贴耳、厚实的那种,但这样的中频完全没有影响到它宏大宽阔的声场,对于喜欢听Live或者爵士的用户来说是非常理想型的表现,而且对染色的拿捏点到为止、醇而不腻,对男女声的平衡性也颇为精妙。
总体而言,大菠萝的音色我认为依然是偏数码声一些,但它的数码声是宽松的、杂食的、有着好听的人声表现的,而且在能量感方面的拿捏甚至比自家推力小的机器更加精准,同时粗线条的结像让它对大耳和耳塞都有着极高的适配能力,以及大家可能比较担心的高频,有着一种吹弹可破、但就是你怎么调大音量都不破的控制力,该有的信息量都井然有序地呈现给你、没有灌耳式的倾倒和粗犷的颗粒感,听到它这么游刃有余的适配能力和控制力。此时再回过头去看接近5000mW的输出,是不是感觉这样的堆料,堆的实实在在?
六、有着瑕不掩瑜的短板,大菠萝依然值得推荐
至于短板,也是比较让我意难平的一点,那就是大菠萝的中频密度在部分搭配下会显得比较虚,如果你在试听耳塞时没有感受到,可以试试头戴,尤其是在推D8000Pro、大乌的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包括推一些本身也偏数码声的耳塞时,也能够听出中频部分不论是人声还是器乐基音“散”了点,中频线条稍稍有些羽化的感觉、绷的不够结实,这个缺陷可能不那么明显,但却是能真切感受到的,会在具体搭配中显现,如果是插类似NG家的那种厚声耳塞则几乎不可闻。总之,这个缺陷客观存在,尤其是在驱动本身密度不够高的动圈耳塞时,我个人猜测这个是为了照顾到蓬松感而做的调教,否则的话可能会失去现有的耐听度,算是有得有失吧。
结尾的推荐和劝退环节,首先是针对那些对大菠萝有着很高期待上限值的用户,如果你有个HD800S或者HE1000,你可以配大菠萝听,没啥问题,出差、宿舍或办公室用都方便,而且6480元的售价,可能是目前便携产品中的最佳解决方案了;如果你不在乎大耳,手里只有耳塞、而且潜力不小,想要体验到那种把耳塞的极限素质“榨到最后一丝也不剩”的感觉,大菠萝确实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我不想回答“大菠萝可媲美什么价位的台式机”、“大菠萝和XX播放器比怎么样”,甚至是类似于“(一体机)大菠萝和(纯耳放)凯音C9怎么选”的这种笼统又毫无意义的问题,市面上但凡能被大家拿出来讨论的机器都有着自己的可取之处,首先看清楚大菠萝的音色走向和使用场景(音源、接口、体积、续航等)符不符合你的需求,再去考虑对比的事情。但如果你只关心大菠萝的硬素质能不能打,我负责任地说,目前市面上的便携播放器几乎不具备和它的对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