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赵光义后代列表(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之间的那些秘密)(1)

文 / 子玉

赵匡胤的死,是一个千年难解的谜,或许永远也解不开。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晚,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两人在宫里喝了顿酒第二天就传来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21日,赵光义成了大宋王朝的“官家”。

又是一个谜。

赵光义继位是否合法?

《宋史》载:“葵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正史用这么可怜的几个字记载了赵匡胤的死。越是简单,越是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那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加上后来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一个自杀一个猝死,这更加重了人们对最大受益者赵光义的怀疑。

隔壁的辽国就说赵光义是自立为帝。

那真相到底如何?

先从人们对赵匡胤死亡的各种说法论起。

最著名的莫过于“斧声烛影”的版本,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用斧头砍死的。

这其实是个国际玩笑。首先,赵匡胤一生戎马倥偬,属于马上皇帝,而且还武功了得自创了一套“太祖长拳”,论武力赵光义根本就不是他哥的对手。

再说那把斧头。那是宫中的礼器,是用玉做成的,你说赵光义用那玩意杀人,谁信?

就算是用斧头行的凶那也应该有外伤,可距离赵匡胤死亡只有几十年的和尚释文莹在他的著作《续湘山野录》里记载,赵光义当时还引着大家一块瞻仰了赵匡胤的圣体,尸体就像刚洗过澡一样

所以,用利器行凶的说法根本就是扯淡

释文莹当时和皇家走的比较近,知道许多宫廷秘闻。而最早传出“斧声烛影”说法的也是他。

他在自己作品《续湘山野录》里记载,10月19日晚上,赵匡胤和赵光义哥俩在宫里喝酒,宫人远远地看见赵光义几次起身好像在推辞什么。

喝完酒后,外边的雪已经下大了,赵匡胤拿着玉斧一边戳雪一边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

完了就脱了衣服直接睡觉去了,宫女们都能听见赵匡胤的呼噜声,那叫一个响彻天。

你看,提出“斧声烛影”说法的人都没敢说赵匡胤是被弟弟砍死的

但赵光义还是脱不开嫌疑,因为他毕竟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且司马光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涑水记闻》中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线索。

赵匡胤驾崩之后,宋皇后让太监王继恩去喊赵德芳赶紧进宫,可王继恩却跑到了赵光义的家中,此时,医官程德元就在赵光义家门口等着呢。

赵匡胤赵光义后代列表(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之间的那些秘密)(2)

▲宋皇后 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照

难道赵光义知道他哥今晚上要走?

所以,可能是赵光义在和赵匡胤喝酒时悄悄在里边下了毒然后喝完酒后迅速离开,故意制造不在现场的证据

而且,给他配制毒药的人很可能就是程德元

史书记载赵光义最擅长用毒药杀人,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被他毒杀的。

所以,赵匡胤是被弟弟毒杀的这个可能性很大。史书记载王继恩和程德元后来都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一条龙。

但是,又没有铁打的证据。

那还有其它的可能。

后世学者根据北宋其他皇帝的身体状况提出,赵氏家族有遗传病,释文莹说赵匡胤的呼噜声如雷霆似乎就能够说明赵匡胤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加上他又爱喝酒,所以猝死的可能是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有记载赵匡胤病重的文字。

所以,赵匡胤是猝死的说法其实也成立

目前来说,任何一种说法其实都是猜测。

那么,赵匡胤有传位赵光义的可能吗?

有。

这要放在当时宋初的大环境中来说。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皇帝都是各藩镇节度使武力竞争后的结果。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是军阀时代,属于强人政治

而北宋政权正是脱胎于那个时代,赵匡胤是禁军的头领,禁军经过周世宗的发展实力又整体强于各藩镇,所以,赵匡胤这位军事强人遵循当时的“潜规则”把柴家的娃娃皇帝请下了位自己开创了宋王朝。

赵匡胤赵光义后代列表(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之间的那些秘密)(3)

▲周世宗柴荣 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照

上位后的赵匡胤最怕的是什么?

当然是自己百年后江山又被另一位强人给夺了去。

所以,赵匡胤在有生之年进行了种种改革,将军事、财政、政治方面的权利是无限拆分形成彼此制衡的局面。各藩镇不仅被抽调了精兵更是被剥夺了军权、财权、治权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去之后赵家天子的江上看起来稳固多了。

但这样老赵就能放心吗?

才不呢。

因为那些藩镇内心里不安分的基因还在呢。直到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时还发生了阴谋拥戴的事呢。

所以,大宋的第二位皇帝一定得是资历和能力都能镇得住局面的人选

而赵光义就是这样的存在。

赵光义参与了宋朝建国的一系列大事件,不管在朝中还是地方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能力也被锻炼了出来。

拿赵匡胤的儿子和赵光义一对比,显然赵光义才是更合适的人选

所以,《宋史》记载了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终叮嘱他一定要传位于弟弟赵光义,这样才能避免局面的崩盘。

当时还形成了文字性的东西,史称“金匮之盟”。当然,这也可能是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和赵普两人炮制出来的。

事实是,此后赵匡胤的一系列举动都从侧面证明了他有传位赵光义的打算。他先是让赵光义做了开封府尹,接着又封他为晋王

五代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担任开封府尹并且被封为王的人必然是下一任天子。周世宗柴荣就是这么上去的,包括后来的宋真宗上位前也是遵循这套惯例。

但是赵匡胤自己有儿子呀,真要他传位给弟弟他内心也很纠结。

所以,他同时也为儿子将来能够继位做着各种努力。

但这有一个前提,前提就是赵匡胤能够活得时间长点,让自己儿子在朝中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必须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的影响力

那谁将来会是儿子最大的竞争者呢?

肯定是赵光义了。

这么多年,赵光义凭借亲王加开封府尹的身份在朝中是各种经营,势力已经大到让赵匡胤有压力的程度。

所以,赵匡胤生前曾经做过迁都的努力,计划先将国都迁到洛阳,然后在迁到长安。虽然是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但这可能也是为了分化瓦解赵光义在开封形成的影响力呀

可这件事在赵光义的阻止下还生生就没有实施成。

赵匡胤一生叹息。

后来,赵匡胤可能也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行了,没有继续培育儿子的时间了,于是就彻底将政权交给弟弟。

两人喝完酒之后赵匡胤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可能就是在嘱托他吧。

《宋史》里还记载了这么一个细节。赵匡胤发现了一个叫张齐贤的人很有能力,于是就嘱托弟弟,“这个人你将来记得用他”。

这也是一条赵匡胤想传位于弟弟的佐证。

虽然赵匡胤驾崩时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六岁了,但根本还没有驾驭局面的能力和威望。

此时,赵光义才是接力的最佳“选手”

可能赵匡胤内心也在想,“传给弟弟,天下还是老赵家的,总比将来被人夺了去要好。”

司马光同时记载了这么一个细节:

赵匡胤驾崩之后,宋皇后派太监王继恩紧急去叫赵德芳入宫。当看到来人是赵光义时她大惊,并且马上承认了既成事实,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叫交给你啦。”

赵光义哭着说:“大家共享富贵,一起过日子,不要担心。”

那么宋皇后为什么不选择年龄更大一点的赵德昭呢,可能是年龄较小的赵德芳好控制吧。

赵匡胤赵光义后代列表(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之间的那些秘密)(4)

▲赵光义 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剧照

而王继恩之所以敢去赵光义的府上,一是他很可能早已经被赵光义收买,而且《宋史》记载说他是本着赵匡胤本就想传位给赵光义的原则才去的。

为此,赵光义心里一直记恨宋皇后。

至道元年4月,宋皇后去世之后赵光义愣是不给她发丧而且还不准大臣们临丧。

毕竟曾经母仪天下,赵光义确实做得有点过,格局小了啊。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完全将母亲杜太后的话抛诸脑后,最后将皇位传给了儿子。此后,一直到北宋灭亡,赵家天子都在赵光义这一支接续。

可历史在宋高宗之后还是将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子孙。

这算不算是一种轮回呢?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