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

冯小刚的《芳华》,经历种种风波,终于在银幕上见面了。

12月16日晚上,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冯小刚谈起《芳华》背后的故事时,感谢了一个人。

她就是《芳华》编剧、原著《你触碰了我》的作者——

严歌苓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

写作30多年来,她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创作了《扶桑》《天浴》《少女小渔》《赴宴者》《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梅兰芳》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剧本,是张艺谋、李安等一线导演最渴望合作的作家。

1958年,严歌苓出生于上海的书香世家。

经历过那个时代,注定了她不会平凡的人生。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2)

她的祖父严恩春是个高材生,25岁即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是《苔丝》最早的中文译者。

父亲是著名作家萧马(严敦勋),从小严歌苓在写作与为人上颇受父亲启发,回忆起父亲,她是这么说的:“爸爸是我最好的忘年交。”

萧马则自豪地对所有人说:“我一生最好的作品,是我女儿。”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3)

严歌苓与父亲萧马

严歌苓是过早懂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那类人。

她坦言,小时候接触到的就是作家、诗人、演员这种圈子,因此从四五岁就渴望成名,要登峰造极,“做艺术家就要做最好的艺术家”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4)

12岁那年,恰逢时局动荡,严歌苓考入成都军区的文工团,成了一名跳红色芭蕾舞的文艺士兵。

在含苞待放的年纪,她遇到了大她整整15年的初恋。遗憾的是,这段感情因为复杂的氛围与人性,戛然而止。

她的创作才能正是从那时候显露的。无处发泄的少女,选择了将所有心情倾诉在纸上。

1979年,严歌苓自愿奔赴前线,做了一名战地记者。

战争的体验 是血淋淋的,连“疼痛是有气味的”。经此一役,写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被唤醒,她彻底变成了一名作家。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5)

这段经历,被她写进了小说处女作《七个战士和一个零》中。

1980年,她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处女作《心弦》,进入了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学习,成了莫言、余华与迟子建的同学。年仅20岁的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严歌苓的创作天赋是有目共睹的。三年后,《天浴》《少女小渔》便诞生了。

后来,它们成了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之作。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6)

严歌苓与母亲贾琳

1986年,正当芳华的严歌苓邂逅了作家李准的儿子李克威,两人马上陷入了爱河。

但三年后异国工作造成的聚少离多,使这段婚姻出现了危机,最终不得已而离婚。

对许多人来说,30岁婚变意味着最好年华的消失。但严歌苓不这么想。她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冒险的决定——去美国留学。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此之前,她仅有一次去美国采访的经历。英语一窍不通怎么办?就从背单词、从念ABC开始。

首先要克服的是语言障碍。

严歌苓说,做好决定的那一年,我每天都在学英语。没有专门学过,就对着新概念的三册英语书自学。背到滚瓜烂熟之时,语法就基本掌握了。

“就是这么苦学呗。”

她淡淡地笑,像说着别人的故事。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7)

终于到了美国。白天,她在餐馆打工,晚上刻苦学习。即便节衣缩食,还是囊中羞涩。

她曾感慨,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得奖的青年女作家到国外给人洗盘子、做保姆,当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严歌苓坚持下来了。她获得了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及写作最高MFA学位,是该学校建校百年来首位华人校友。

我们知道,在一个英语母语国家学习英语文学课程,用英文写作,并获得英语国家的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好比一个非中文母语的人在中国取得的相应成绩。

在美国,严歌苓还遇到了真命天子劳伦斯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8)

他们的爱情,也是极其浪漫的。

因为劳伦斯的身份较为特殊——美国外交官,而严歌苓曾在大陆参过军,FBI还介入调查过她的身世。

最后,FBI提了一个世纪难题:继续留任,或辞职结婚。

没想到,劳伦斯选择了后者。

这段经历,后来被严歌苓写成了长篇小说《无出路咖啡馆》

如此笔耕不辍的高强度工作背后,是严歌苓对自己极为苛刻的要求。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9)

她是个非常自律之人,每天都有严格的规划: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

对自己“狠”到什么程度?

长期的失眠困扰着她,导致她曾经34天睡不着觉。因为写作是脑子极其兴奋的过程,自己的性格又比较较劲,会觉得很痛苦。

直到2001年,20余年的失眠症才慢慢被治好。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0)

她说自己生来就这种性格——要做就做到最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她的使命。严歌苓就是严歌苓。”

她也反对别人赞美自己为“美女作家”。“女作家”够屈辱了,“美女作家”更屈辱。作家就是作家,不应该把她的性别当作她的优势,或一种范畴。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1)

但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感性的人,对自己狠,对别人却很心软。

无法拒绝别人,是她性格中最大的缺陷。

这里的“无法拒绝”,竟然指编剧。

严歌苓在许多场合提到自己不是一个好编剧,因为“没有太多的个人意志,会妥协”。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2)

然而,这样过于谦虚的一个人,相互成就了导演与自己。

1995年,张艾嘉执导的《少女小渔》获得了第40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编剧奖、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提名。那年金马奖的最佳女主角奖提名,是属于奶茶的。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3)

1998年,《天浴》一出,便获得了第35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改编剧本,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等,还被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年全球十大佳片。

陈冲还因为违禁,被罚三年不准拍片。

当年李小璐还没成为网红脸。她的第一部作品,给她带来了第3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第40届亚太影展影后的殊荣,成了她演艺生涯无法逾越的巅峰。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4)

陈凯歌《梅兰芳》(2008)的编剧,还是严歌苓。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5)

2011年,《金陵十三钗》张艺谋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张艺谋拍出了他想送到好莱坞的片;严歌苓说,倪妮演得最好。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6)

再之后,她的《陆犯焉识》被张艺谋拿去拍成了《归来》(2015)。

和《你触碰了我》(《芳华》原作)一样,严歌苓对于大时代下浮沉的个体,并没有寄予太多的希望,冯婉瑜到最后也没有等回她的爱人。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7)

今年,冯小刚《芳华》

电影的结尾,没有辜负观众的期待,给了人美好的幻想。

而严歌苓的原著,没有辜负那个时代。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8)

名导们抢着要她的授权,甚至传出张艺谋“晚一分钟《归来》剧本就没了”的逸事。

戈达尔在《精疲力尽》借帕特丽夏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永垂不朽,然后死去。

严歌苓从来都是女性的书写者,是过早进入文学史的那个人。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19)

有意思的是,李安《少女小渔》、陈冲《天浴》、张艺谋《金陵十三钗》,这三部电影的女主角——刘若英、李小璐与倪妮,都在她们的处女作中发光。

可以说是严歌苓作品中悲悯的女性气息吸引了张艺谋他们(这点从《扶桑》中便可见一斑),成就了这些优秀的演员。

也可以说是他们卓越的审美能力进一步突出了严歌苓,将她摆在了一个更端正、更有野心的地位。

虽然声称对编剧真的没兴趣,严歌苓最想合作的中国导演其实是姜文。

芳华真实离婚没有(芳华最该感谢她)(20)

伟大的女性之光,爱着她的同时代。她才60岁,她的人生又要开始了。

◎责任编辑: 电影头条影视组 条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