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

更是国际预防自杀日

你知道吗?世界上,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

40秒就有一个人试图自杀,

15-18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完成,

相当于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自杀失去生命……

我也曾以为“自杀”离我很远,

直到我最好的朋友吃安眠药自杀进了医院。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1)

去年的1月31日,我接到了一通电话:毛毛出事了。

他吞了四十多颗安眠药,自杀了。

“毛毛,到底为什么啊。”

我站在他的病床边,他的脸很苍白,是洗胃的后遗症,

看着他的面无血色的脸,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对于生活,我看不见任何希望。”

他平静的躺在那里,手上的留置针已经充血了也浑然不觉。

“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活着比死要难太多了,我太累了。”

我有些惭愧,很多次毛毛向我发出“求助信号”时,

我都没有料到他真的会自杀。

据说人自杀时会经历三个阶段:纠结挣扎期,呼救期,平静期。

第二个“纠结挣扎期”很重要,

很多人会在这个时期,向身边亲近的人发送求助信号。

很可能一句:“别怕有我在。”

可以将对方从深渊里拉回来,但却经常被我们忽视掉。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2)

“记得我和你说过我确诊了抑郁症吗,”

“天命弄人啊,后来我又确诊了双相情感障碍。”毛毛苦笑着叹气。

后来我了解到双相情感障碍,它又被称为:躁郁症。

患者会在抑郁和亢奋两种状态下煎熬,不定时且毫无征兆的,情绪犹如坐上了过山车。

“我每天都生活在情绪变化里,

我很害怕,

我不知道下一分钟下一秒是不是情绪就会崩溃掉……

你知道吗,让人感到恐惧的,

往往是未知。”

我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我和很多人一样,

没法做到与患者这感同身受,无法想象他独自经历过的情绪颠簸。

无力感涌上我的心头,从牙关中挤出一句:

“以后都和我说好不好,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和你说了又怎么样呢,真的没人懂,没人会懂……”

毛毛无奈道,“别人只会说,

‘就这么一点的事儿呀,心理未免太脆弱了’

‘心情不好就出去运动运动啊’

‘多和人说说话就好了’

我真的听过太多无关痛痒的安慰,和所谓的关怀。

其实,假装理解比不关心对我们伤害更大。”

我不再说话了,

我想此刻的他更多的需要的是安静。

毛毛是我最好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

在他三岁那一年,毛爸毛妈离婚了,

年幼的毛毛只好跟着外公外婆回到老家,

被外公外婆拉扯大,去年外公因为肺癌去世,

他说:这世界上没人会再疼爱他了。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3)

我走出医院,去买了他最爱吃的糖炒栗子带给了他……

回到医院,毛毛平静了很多,已经转到精神科普通病房了,

“对不起,我也不知道自己刚刚怎么了,”

毛毛耷拉着眼皮,

“医生已经给我办了入院,这个病我不该瞒着你的,我和你说说吧。”

下面是毛毛对于“双相”的讲述:

一开始,我发现自己状态不对,时不时的感到很困,疲乏。

自己调整了好久,还是仿佛陷入了泥潭,

走不出来,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医院,

医生告诉我我得了抑郁症,

我没有怀疑,因为我真的时常陷入“抑郁”的情绪里面。

医生给我开了药,我吃了一段时间,副作用真的很大。

我在准备考研,

药物的副作用使我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里,

时常会感到犯困,全身无力。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4)

但是精神真的好转了起来,我不再那么郁闷了。

渐渐的,我愿意出去走一走,

跑跑步,也愿意和朋友出去聚一聚了。

我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连妈妈都说:我觉得你最近状态好起来了。

现在社会虽然包容性很大啊,

但是对于抑郁症,还是有偏见的,

好不容易有好转了,我如获新生。

特别在七月份的时候,

我感到精力特别的充沛,

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很沉浸在这个亢奋的状态里,

甚至已经畅想着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样子了。

但是好景不长,

大概一周左右,我又感到力不从心了,

注意没法集中,每天懒懒散散的,总是感觉到很困,

我又开始害怕了,怕是抑郁症再次复发。

我减少了学习的量,让自己放松一些。

但看到书本,我却怎么也学不进去,仿佛有个声音在我耳边说:

“别学了,你考不上的,放弃吧!

我很烦躁,但不知道怎么办,

气的我直哭,哭到发抖。

但是过了几天,这个状态自己又消散了。

又到了那个精力充沛的感觉里……

在这周而复始间,我挣扎了好久。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5)

直到两个月前,

我来医院复查,

医生告诉我:“这不是抑郁症好转,你的情况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

我懵了。

原来我以为的康复,

却是加重成了另外一种更加严重的病。

我感觉天塌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得了这样的毛病。

我开始恨,恨所有人,觉得他们都有罪,

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我情绪波动这么大。

医生说:

“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刺激,

一定是你最近压力太大了,导致了病发。”

他给我开了好多好多的药。

早中晚都要吃,甚至可能需要吃一辈子。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6)

我不敢告诉任何人,

怕他们以“神经病”的眼神看我,

怕我这个病会让他们觉得害怕。

每次吃药,需要一次吃好多,

药物的苦涩时常让我怀疑生命的希望。

我再次来到医院,医生让我住院治疗,

我拒绝了,我怕影响考研,毕竟还有3个月就考研了,

我不能让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所以我没有告诉你们任何人,

也没有入院进行治疗。

所以在今天,我真的绷不住了,

我想就这样了此残生,不想再这样被折磨……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7)

我紧紧抱住了他,

怕一松手下一秒他就从我眼前消失,

毛毛承受了太多,和每个双相患者一样,

他们内心很善良,

怕伤害到别人,却一次次的伤害着自己。

“你今天为什么会吃这么多安眠药。”我问毛毛,

“我真的……太累了,有时候好想一觉睡不醒,再也不起来。”

“这些药,是平时医生开给我安眠的,我攒了好久,”

他轻飘飘的说出这句话,好像生命与自己无关一样。

“可不可以不要再这样,我们好好的接受治疗好不好。

我近乎哀求他。

“好。”毛毛勉强的挤出一个笑容。

我们在平稳的情绪下生活着,

自然不能理解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难。

现在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已经比较普及了,

但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我们还是缺乏很多的认知,

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疾病。

更有多数人像毛毛一样,

在情绪忽然好转的时候,以为抑郁症康复了,

但却陷入另一个无尽的深渊里。

部分双相患者会被误诊为抑郁症,

因为双相患者也会有抑郁症状存在。

它也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天才病”,

在双相的“躁狂症状”发作时,

患者会文思泉涌,思维敏捷,

听起来仿佛是积极影响,

但在抑郁和亢奋的两种状态下不断切换,

是很折磨的。

双相的自杀率很高,

自杀率高达15%-20%,

在各类心境障碍的自杀率中占首位。

心理疾病,离我们既遥远,又相近,

长期处在学业,工作,家庭的压力下,

会不知不觉的产生“心理垃圾”,

但是没关系,即使清理就好。

某些疾病也不过是心理上的小感冒,

勇敢的去面对,查出病因积极的治疗,

即使生活有再多的不如意也不要轻易的放弃它,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

一定有人在默默的爱着你。.

她的母亲已去世但她却乐观生活(于团聚前夜离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