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吃过臭豆腐?卤臭豆腐的卤水材料,就是用霉苋菜梗做的霉苋菜梗又香又鲜美,特别下饭,味道毛好”说起霉苋菜梗的美味,60岁的徐大伯依然眉飞色舞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吃了霉苋菜梗后,居然会中毒,还进了医院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十道让人止不住口水的菜?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十道让人止不住口水的菜(这道很多杭州人爱吃的菜)

十道让人止不住口水的菜

“你有没有吃过臭豆腐?卤臭豆腐的卤水材料,就是用霉苋菜梗做的。霉苋菜梗又香又鲜美,特别下饭,味道毛好!”说起霉苋菜梗的美味,60岁的徐大伯依然眉飞色舞。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吃了霉苋菜梗后,居然会中毒,还进了医院。

眼下正是苋菜梗上市的季节,不少老杭州人都喜欢吃腌制过的霉苋菜梗。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没腌制熟透的霉苋菜梗亚硝酸盐含量很高,吃多了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吃了一大碗霉苋菜梗

60岁大伯感觉自己快不行了

徐大伯是杭州人,家住蒋村。

昨天上午,记者在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病房见到徐大伯,1米75左右的个子,身材蛮壮实,看上去精神不错。经过两天治疗,他已基本康复,准备出院了。

以前徐大伯就蛮喜欢吃霉苋菜梗,基本上每年到了这个时节,都会去买点回来尝尝。

上周五一大早,他去菜场买菜,看到有霉苋菜梗,就买了一碗回去,5块钱一碗,一碗差不多有一斤。

当天中午,徐大伯中饭的主打菜就是这碗霉苋菜梗,一整碗几乎是他一个人吃光的。

吃完中饭一个半小时,徐大伯开始觉得恶心、胸闷、头晕,全身无力,嘴唇和指甲颜色慢慢变深。

“当时感觉整个人很难过,但又说不上具体哪里难过,就像快死了一样。”徐大伯说,在老婆陪同下,他们打车赶往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

下午2点多,徐大伯到达医院急诊,接诊的是急诊科副主任叶远玲。

当时徐大伯的意识还是清楚的,但恶心、胸闷的症状较重,尤其是嘴唇和手指甲,已变成紫黑色。

叶医生仔细询问病史,猜测很大可能是因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引起。

果不其然,随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徐大伯高铁血红蛋白指标接近30%,正常人的这项指标应该在2%以下,说明他身体明显缺氧。

随后,医护人员紧急为他洗胃,将胃内的残留物清理,再做输液、催吐等系统治疗,徐大伯最终转危为安。

卖相越好的霉苋菜梗

可能越危险?

徐大伯以前吃过很多次霉苋菜梗,为什么偏偏这次会中毒?

叶远玲医生说,之所以会导致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可能和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一次性大量摄入腌制食物,会增加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徐大伯一下子吃了将近一斤的霉苋菜梗,摄入量较多,从而引起急性反应;

另一方面,霉苋菜梗腌制的时间太短,没腌制透,此时霉苋菜梗当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是非常高的。没有腌透的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会比平时高出几十倍。

因为在腌制食物的过程中,一般在腌制5—8天的时候,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会达到高峰,这个时候如果吃了,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而等到腌制15—20天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反而会减少。如果在没腌制熟透的情况下吃了霉苋菜梗,很可能会引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当初买那碗霉苋菜梗的时候,我还特地挑了一碗颜色鲜嫩翠绿的,哪晓得卖相好的反而有毒!”听了叶远玲医生的话,徐大伯恍然大悟,“颜色鲜嫩的霉苋菜梗,可能腌制时间太短,卖相差的反倒是安全的。”

经过这次有惊无险,徐大伯心里有了阴影,“我以后再也不吃霉苋菜梗了……”

夏季食物易变质

隔夜菜最好不吃

相对其他季节,医院里接诊的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也是一年当中最多的。自7月份以来,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接诊了4位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

其中有两例是因为吃了腌制的咸菜,导致亚硝酸盐中毒。一个是50多岁的男患者,另一个是60岁左右的女患者,两人症状都不太严重,经过急诊救治后很快出院了。

还有两例是因为吃了霉苋菜梗导致中毒的。除了上周五收治的徐大伯,还有一位60多岁的男患者是上周四入院的,症状比徐大伯轻一些。经过治疗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除腌制食物外,蔬菜、肉类等食物放久了,亚硝酸盐含量也会升高。因为蔬菜本身带有硝酸盐,虽然硝酸盐没有毒性,但和空气中的细菌发生反应,会产生一种硝酸盐还原酶,这种酶会让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像咸菜、霉苋菜梗、腌肉等腌制食物,大家要尽量少吃,如果是自己腌制的,一定要等到半个月后再吃。”叶医生说,夏天温度高,是各类细菌活跃的高峰期,如果储藏不当,食物更容易发生变质,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多。而且剩菜放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也就越高。因此,隔夜菜等也尽量少吃。

叶医生说,在日常饮食中,如果摄入微量的亚硝酸盐,人体会自动代谢掉。但摄入的亚硝酸盐过多,可经胃肠道吸收,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携带氧气能力,随后短时间内全身出现缺氧症状,如头晕、胸闷、恶心,嘴唇、指甲、皮肤颜色发紫等。

此外,由于氧气无法正常到达各脏器,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甚至威胁生命。

叶远玲副主任提醒,如果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要马上催吐,并及时入院洗胃、解毒等治疗,千万不能耽搁。

当令蔬菜你吃对了吗?

夏季,还有一些时令蔬菜,食用不当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甜苦葫芦瓠(hù)子区别大

前不久,海宁市中医院(市肿瘤医院)急诊科邬丹琴医生接诊了一名70岁左右男患者,吃了炒葫芦,几个小时后,开始拉肚子,还出现胸闷心悸、恶心呕吐、喉咙痛、嘴巴发苦等情况。根据描述,邬医生判断和前一天晚上吃的苦葫芦有关。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葫芦有甜葫芦和苦葫芦之分。

葫芦品种杂交,可引起遗传性变化,生长出一种苦葫芦,虽然外形与甜葫芦相似,但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甙,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医生提醒,苦葫芦与甜葫芦在外形上很难鉴别,但苦葫芦具有明显的苦味,食用前可以用舌尖舔尝有无苦味,如果是苦的,千万不要吃。

眼下正是瓠子上市的季节,瓠子因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不少市民钟爱的蔬菜。可瓠子吃不对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瓠子是葫芦科葫芦属的一种,也有苦、甜之分,甜的瓠子营养丰富,而苦瓠子却是有毒植物,苦瓠子中的植物毒素碱糖甙,毒性很大,即便加热也不易分解。

一般瓠子并不发苦,但如果在生长过程中瓜藤被踩烂或受到遗传、高温、干旱等影响,可能会产生一种名为“碱糖甙”的植物毒素。

一旦发现瓠子发苦,要立即停止食用;有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

野生蘑菇

野生菌俗称野生蘑菇,导致食用野生菌有毒的物质,主要是天然的生物毒素,也叫蘑菇毒素。食毒蘑菇事件以6月-9月发生频率最高,其中7月为最高峰。

目前在我省的杭州市区和周边的临安、温州的永嘉等地已发现此类剧毒蘑菇。误吃1—3朵这些野生蘑菇,就可致命。

如吃了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腹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就应高度怀疑是野生蘑菇中毒,须马上就医,否则可能失去最佳治疗期,如抢救及时,死亡率并不高。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还有可能会出现“假愈期”,即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会迅速恶化,致使患者出现以肾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中毒初期症状如果缓解,应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发芽土豆

发芽的土豆或变青的绿皮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未烹熟的四季豆

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甙,人食用后会中毒。

青西红柿

青西红柿含有同发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质——龙葵碱,食用后会产生恶心、呕吐、肤色青紫、流涎、头晕等中毒症状。生着吃,危险性更大。

烂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叫黄樟素的致癌物质,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都市快报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徐尤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