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做家务,聊聊我们到底要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孩子没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曾经觉得,甚至当下也有很多父母有这种思想:“苦什么都不能苦着孩子”。尤其现在的物质条件不像过去,已不再匮乏,很多家长拿着孩子特别娇贵,自然而然对孩子的包办、替代和溺爱特别多。其实这是害孩子的表现,这绝对是对孩子生长的限制。想让孩子长大成人,就要放手。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巨婴”,巨婴永远长不大,长不大就很难自食其力。

观察一下周围的孩子,自家的孩子,有多少孩子会做家务?有多少孩子知道主动分担家务?在假期、周末你家孩子知道分担家里的家务吗?你的家庭里有责任分工吗?

孩子知道分担家务,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等到要成年了你再去安排,引导起来就会比较费心、费事。你就要“买单”之前的盲目溺爱。

做家务是孩子的基本职责(聊聊孩子做家务)(1)

暑假刚刚开始,你有没有让你家孩子做家务?孩子小,只负责学习和玩就可以,做也是帮倒忙,家务是大人的事。如果你有这些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有出息,做家务让孩子更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做家务能建立起孩子的自我价值,更懂得感恩,还培养了孩子的心灵手巧和独立性。

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孩子的动手能力、家务能力,因此今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式独立出来。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要求中小学生要学煮饭、做家务、修理家电、种菜养禽。一个愿意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更有责任心、感恩心,更有担当。同时他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所以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光盯着孩子的学习,我们要的是“接地气”的孩子。

有的家长说,孩子大了,说了根本不听,一堆理由怼给你,与其生气上火,有那点工夫,不如自己干。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过去你是不是干得太多了,包办替代得太多了?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怎么解?家长该买单买单,让孩子该分担分担,好吃好喝伺候着成为过去式吧。孩子恼怒、埋怨、拖拉是必然,成年的、近成年的孩子什么不懂?心里跟明镜似的。

做家务是孩子的基本职责(聊聊孩子做家务)(2)

我突然想起N多年前孩子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成绩好的孩子也得”淘“力。想起姥姥的一句话:慢慢磨,叫自己的孩子就”制“着了。确实是,孩子没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又该如何办?跟孩子杠吗?你不接受不允许能不能行?大孩子的引导教育确实难一些,功夫真不是一天练成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或许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生活里你是不是有趣的人?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游戏,不爱做家务或学习不上心,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是爸爸妈妈不是有趣的人,所以他只能在网络中找趣味。因为网络游戏也是一种交际,孩子社交中常常谈网络上的东西,如果孩子啥也不懂,对他来说也挺难。所以家长就得动脑子,假期里怎么控制好时间,如何约定手机的使用?有没有比指责更有效果的方法,比如做家务,为家人付出,怎么及时地肯定鼓励孩子,孩子是不是收获的就会更多呢?在家庭关系里,往往很多孩子感受不到爱,是因为沟通没到位,夸奖没到位,共情不够,倾听不够,是家长先入为主了。

很多时候孩子是卡在情绪上了,是家庭的关系氛围不好,学习氛围不好,家长光盯着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压力是很大的。暂且说你的孩子成绩就是棒,考上了好大学,你要考虑他的能力是否匹配?如果从小没有给孩子养成一个独立、自立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就会很麻烦,再好的大学,离开父母啥都不是。再好的大学也不是出来的学生都很有工作能力、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所谓再差的大学,职业院校,二本三本院校也好,也不乏优秀的学生。所以说作为家长的我们,真得好好上上心,摸清自己孩子的特点,懂得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你跟孩子”杠“,跟孩子说教、摆大道理,孩子真得把你拉黑,你都不知道。

做家务是孩子的基本职责(聊聊孩子做家务)(3)

现在的90后,00后,不想找伴,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他们最大的矛盾和心理症结跟父母有关。过不去父母关,过不去是因为父母催生,他们想丁克,根本不想生。仔细回溯原因,家庭土壤是一个问题,父母本身有问题,好多夫妻因为孩子过在一起,孩子成了负担。正因为孩子在孩子的时候,在那种家庭氛围中非常痛苦,内在感受不到爱,因此他们对自己养育孩子没有信心,所以很多90后不愿意生小孩,觉得自己就是父母的累赘。

所以当一个孩子能为家庭,为满足自己的愿望去实践,他就会有成就感和存在感。他会喜悦于靠自己的努力为家做事去共享。如果再给他一个正面的刺激和鼓励,孩子会更上一层楼。所以亲子关系好的,抓紧时间督促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现在疫情说封就封,大人孩子说不焦虑是假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热爱生活的能力和对生活和解的能力,会出更多问题。从小让孩子一步步去经历、体验,去更新自己的技能,他的内驱力就上来了。一有小进步,家长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就会很开心。孩子遇到困难了,让孩子面对困难去抉择就好,家长陪伴共情。当家长有爱,有耐心时,你身边的人也是有慈悲心的。

所以说,养孩子是为了什么呢?养孩子就要把孩子养成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家里有男孩,就教他尊重女性体谅女性,首先他要自尊自爱,从生活点滴中去传承健康,培养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为伴侣负责。如果家有女孩,就培养她朝一个好妈妈的方向去发展,让她有人情味,有人性,有温暖 ,有信心。

养孩子是一个漫长和辛苦的过程,很考验家长,光有爱不够,得学会智慧爱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习型、实战能力好的孩子。

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包括一些成年人经常感受不到开心,往往是因为得到的太容易了。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通过劳动才能更好地了解认识自己。

智慧的父母,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去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并支持孩子去感悟,通过劳动感受到快乐。孩子只有先学会照顾自己,才能懂得并照顾别人,才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责任感,过上独立且幸福的生活,也就拥有了更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去培养他快乐的下一代!

做家务是孩子的基本职责(聊聊孩子做家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