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大白塔,多少次在图片中看到它。到了台怀镇,你的目光有意无意、无时无刻都离不那大白塔。所有五台山的介绍,第一张肯定就是大白塔,大白塔就是五台山的标志。

大白塔坐落在台怀镇菩萨顶下的塔院寺里,是来五台山的人必游之处。塔院寺位于菩萨顶的山脚,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后独成一寺,因院内的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

从南边进入塔院寺,前面是明万历年间建的四柱三门,五重斗拱的清凉胜景牌坊。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4)

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六批国保和五台山世遗点。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5)

透过牌坊你就能看见高台阶上的大白塔。 虽然我们这次来五台山是赶上免景区大门票,但进塔院寺还是要收10钱。说实话不收白不收。反正到五台山的人怎么也要就去看一看。关键是寺的良心吧。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6)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7)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8)

爬上几十层台阶,你就到了山门前。山门又是天王殿,上书“敕建护国大塔院寺”。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9)

门口的大狮子掩映在青松红墙间还是很威武,有点像罗䞀寺里的唐代石狮子。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0)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1)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2)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3)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4)

大白塔前面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塔院寺正殿——大慈延寿宝殿,其名是为祝皇太后李氏万寿无疆。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中供着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上悬清代康熙、乾隆、嘉庆三帝题的牌匾。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5)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6)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7)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8)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19)

建于清代的祖师殿。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0)

大殿后面是大白塔,按《清凉山志》: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及文殊发塔。那就太早了,按佛教传说,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主灭度, 古印度阿育王用黄金七宝铸成了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安置佛主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分布在世界各处。 中国有十九座,五台山得其一,称之为“慈寿塔”。据说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摩腾就是看到台怀似佛祖说之灵鹭山,且此地已有一佛塔才奏明汉明帝在五台山修筑寺院的。传说太玄,不过佛舍利塔应该建造很早,北魏时称显通寺为“ 大浮图寺”,那就可见大白塔在北魏时已有。

按现在通用的介绍,大白塔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传说将以前的慈寿塔置於大塔腹中。明万历九年重建,明永乐五年(1407年), 朱棣命太监杨升重修此塔并独立建寺。 明万历年间皇太后李娘娘又令太监范江和李友重建。现在看见的应该是那时的风貌。

到塔下,你才能感到他的另一面,高大的塔身遮住了你视野里的大半个天,压住你的,使你从心底里有折服的感觉。不得不叹服当年设计者的用心,外看是全域的视点,内看是你心里的视点。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1)

塔为覆钵式。有不少资料说塔高75.3米,环周83.3米。但寺里的介绍高56.37米,我觉得50多米差不多。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2)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3)

塔座为八角形。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上按八卦方位安置顶盖铜板八块成圆形。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4)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5)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6)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7)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8)

塔刹覆盘周长23米多,饰有2米长的铜垂檐36块,每块垂檐下挂风铃3个,连同塔腰风铃,全塔共有252个。上为13层象轮,称为十三天。塔顶是4.52米高的风磨铜宝瓶。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29)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0)

塔底有回廊环绕,以便于人们转塔。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1)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2)

须弥座的南面有三个券洞。右边的石洞中立有佛的迹像碑,碑上有佛足碑。石碑上所刻佛足,足印长1.6尺,宽6寸,足心有千幅轮相和宝瓶鱼剑图,十个足趾有华纹字。据碑文,佛祖去世前站在一块大石上,对弟子阿难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见到此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玄奘取经时,把这佛足印拓下带回,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於祖庙。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3)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4)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5)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6)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7)

院里最后是大藏经阁,五间两层,内供九尊坐佛。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8)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39)

阁内最著名的是高僧憨山大师自己设计、自募资金建造的木制的转轮藏,六角形,21层高10余米,最上面一层周长11米,最下面一层7米,上大下小,每层上许多小箱,可以存放经书。取高处的书时要上二楼。可能书放在上面保存是问题,现在上面都是小佛像。不过塔院寺现存汉、藏、蒙文经书两万多册,其中二千多册经卷已列为善本书,是名副其实的藏经殿。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40)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41)

在大白塔东侧,还有一座高10余的覆钵式文殊发塔,通体白色。相传文殊菩萨显圣遗留的头发藏其中。我去的时候方丈院不开,后来在院外拍了一张。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42)

五台山的大白塔来历(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