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沈阳投资小店(香港商人在沈阳深耕)(1)

沈阳投资小店(香港商人在沈阳深耕)(2)

华灯初上,浑河大桥南北两岸灯光倒映在河面上,绚丽耀眼。隔着K11购物中心的落地窗看五彩斑斓的夜晚,港商黎福菠感慨万分:“我刚来的时候,沈阳还不是这般模样。”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黎福菠来沈投资创业的第8年。这个怀揣梦想的香港人,把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岁月留在内地,在沈阳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历程。

黎福菠出生、成长于香港,完成大学教育后远赴英国深造,8年前来沈创业并扎根于此。6月29日,在接受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这个香港理工男深情地说:“时光已走过四分之一个世纪,而当下则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梦,我们持之以恒。”

回想历史时刻 心中充满力量

在青年大街与文萃路的交会处,有一家装修考究的法式西餐厅,黎福菠是这里的主人。他告诉记者,之所以给餐厅取名“逢Fans”是因为它承载了自己的梦想,逢知己,逢机遇,所有相遇,恰逢其时。

黎福菠在香港出生,从香港理工大学房地产管理专业毕业后,去英国攻读MBA,主修市场管理专业。回港后,他从事了十余年的房地产工作。回想香港历史上最重要的那一天,1997年7月1日,黎福菠激动地表示,1997年7月1日,在经历了156年的漫长岁月后,香港重投祖国的怀抱,重踏祖国的家门。他记得6月30日晚,夜色正浓,天空下起毛毛细雨,香港正在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生。“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守在家里的电视机前,当听到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到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时,心情特别澎湃,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我和很多人在心中期盼了很久。”黎福菠称,爸爸从小就告诉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我怀着既兴奋又陌生的心情见证历史时刻,我知道祖国地大物博,香港背靠祖国,心里便有了底气。因此,香港回归对年轻的我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在黎福菠眼中,“我是中国人”是香港同胞发自内心的认同。

世界是那么大 他来沈爱上这里

10年前,内地房地产市场非常活跃,黎福菠跟随香港开发商先到上海工作,“来上海前,我专门找了普通话老师学习,原本以为自己学得很好了,但到了上海才发现,买东西、去医院都闹出好多笑话。”他说,有一次自己去开会的路上遇到堵车,同事电话问到哪里。他想了想回答:“我在‘土’里。”同事哈哈大笑。“其实我的意思是,我在途里(在路途中)。”回忆起刚到内地的囧事,黎福菠感叹这都是珍贵难忘的记忆。

8年前,黎福菠随公司来沈阳投资,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他觉得这里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时正值秋季,飞机落地后他的第一感觉便是欣喜和愉悦,他的第一顿饭去了西塔。“我觉得沈阳繁华热闹。”第二天,他参观了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和中街,每到一处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喜欢这里的雪,喜欢外面嘎嘎冷、屋里暖烘烘的感觉。”采访中,在黎福菠标准的港式普通话中,偶尔还会带出几句东北话。

当两地“搭桥人” 讲好沈阳故事

说到在沈投资创业,黎福菠称起初是因为在西塔投资了一家精品酒店,因为他看中了沈阳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随后,他又在文萃路上投资了第二家精品酒店和一家法式餐厅。现在,他不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担任了一家商会的副会长,肩上担起了更多责任。“我愿意做香港创业者在内地发展的‘搭桥人’,希望更多香港人能到内地、到沈阳实现人生价值。对香港人而言,祖国是遮风挡雨的家园,是力量的源泉,更是成就我们梦想的广阔舞台。”

黎福菠强调,短短几年,沈阳的基建快速完善,政府下了功夫也花了心血,不仅提供市民出行上的便利,更在便民服务上下足功夫,“现在一个窗口可以办‘所有’事情。”黎福菠表示,沈阳营商环境的改善让城市越来越有吸引力,恒隆、K11等很多香港品牌和港商都来到沈阳,大家流着同样的血,都有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共同目标。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沟通两地的桥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沈阳故事。

未来在沈深耕 成就梦想在此

“内地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创新创业的氛围浓厚,政府的各项支持政策也非常给力,这为港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崭新视角。带着如此机不可失的想法,黎福菠近期又开始了他的新计划。

“我最近加快了在沈阳的探店脚步,因为我想要开第二家法式餐厅,定位是更年轻更时尚的消费群体。经过考察,我发现中街大悦城像是‘旺角’、财富中心像‘中环’,文萃路犹如‘尖沙咀’……我坚信沈阳经济会在不久的将来腾飞得更快,所以大胆地创办法餐厅,希望除了好吃的辽菜、烧烤等美食,再给沈阳市民提供多一个味蕾选择。”黎福菠告诉记者,内地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政府的各项支持政策也非常给力,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的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也在更加优化,沈阳则是一个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幸福感又很强的城市,他愿意在这里深耕事业,他也相信沈阳这块福地能成就他的梦想。

在沈阳生活,黎福菠每个周末都会去上瑜伽课,有空他会去盛京大剧院听音乐会,然后自己开车穿梭在沈城的街巷,他对这里的一街一巷、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每当《东方之珠》的音乐在车子里响起,他总是感叹:“回归祖国25年,香港与内地守望相助、携手并进,家国情怀在一代又一代香港人之间传递。香港,在我心中始终具有独特魅力,而且永远不会改变,我相信香港的未来会更好,因为祖国是我们的根,沈阳也成了我第二个家。”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佳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图据新华社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