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据传,早在唐朝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练八段绵,寿达 109岁。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练可以健壮体质、抗疫祛病、延年益寿。

少林内功八段锦是一套内功健身法门,取自“易筋经”部分内容,由少林高僧融合少林心法而成。该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因为具有祛病养生的作用,而且动作完美、学习容易,加之功法共分八个步骤,故用古代上等丝织物“八段锦”命名。少林内功八段锦分为武八段锦和文八段锦,久习练可健体强身、延年益寿。

八段锦修行功法口诀(少林八段锦功效和口诀)(1)

少林八段锦功效和口诀

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柔和缓慢的运动能让生命机体充分放松自然,更好地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因而有利于机体的全面康复。少林八段锦导气引体、调畅气血的原理是,通过对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使全身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畅通,从而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缘起

八段锦是中国养生功法当中不可缺少的一棵奇葩,对于人们身体健康的顾护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著名宋代大儒朱熹( 1130-1200年)对八段锦有一段生动有趣的记述 :愚四十年前注《参同契》时,见吕四行八段锦,诧其老健,每窃笑之。逮今思之《参同契》之学,实属屠龙术,不如吕四行之宰猪术也。朱熹酷爱《参同契》之学数十年,晚年时倍感八段锦之学,优于《参同契》,他幽默地评价《参同契》为屠龙术,八段锦为宰猪术,形象地描绘《参同契》为阳春白雪,和之者寡,八段锦在当时属于下里巴人和之者众。

八段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文武八段锦之分,其中文八段锦行功时动作柔和,多采用坐式,所以又被称为坐势八段锦;动作多马步、以刚为主的被称为武八段锦,多采用站式,所以又被称为立势八段锦。

八段锦修行功法口诀(少林八段锦功效和口诀)(2)

少林八段锦功效和口诀

少林武八段锦口诀

五脏调合,调后天,补先天(调脾胃,补肾元)

预备式:凝神定志,八段开功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通,肾气盛)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调肺气,肾主纳)

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补后天,养先天)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理背柱,养肾髓)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心火降,肾水涵)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强腰背,壮肾元)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崩拳出,滋肝肾)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七颠起,出涌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