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最早的音乐回忆可以追溯到“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年代,听的曲目是当时所有琴童必备的钢琴王子克莱德曼在这二十多年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音乐关键点是功能、音质和情绪,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我的歌声里前奏纯音乐慢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的歌声里前奏纯音乐慢放(我的音乐三步曲)

我的歌声里前奏纯音乐慢放

回想起来,最早的音乐回忆可以追溯到“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年代,听的曲目是当时所有琴童必备的钢琴王子克莱德曼。在这二十多年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音乐关键点是功能、音质和情绪。

音乐设备第一次让我倍感新奇已经要到上初中的时候。初一要开始学英语了嘛,估计很多80后和我一样,因此有了名为听英语实际上听音乐的随身听。我当时拥有的是一台银白色爱华,虽然比不上索尼轻薄,也绝对算是高档货了。这台随身听能够识别磁带上两首歌之间的空白,因此可以自动倒带帮你跳过磁带刚开始的空白时间,还可以实现单首歌曲重复播放。

单曲重复是MP3的基本功能,可对于磁带来说真的仿佛魔法一般。一盒磁带的专辑不会所有歌曲都爱听嘛,只要简单按一下按钮,自己喜欢的那首歌播完后,随身听会自动哗啦哗啦地帮我倒带,回到这首歌的开头重新播放。那种奇妙的体验至今难忘。

当然,用随身听给整盘磁带倒带肯定舍不得,太费电池。标准做法是把磁带的一个孔插在铅笔上使劲转,手动倒带。

在那台随身听之后,虽然经历了复读机和CD机,可是再难有新奇的感觉,直到上大学之后给自己买了昂贵的耳机,第一次体会到好音质是什么感觉。

现在回想起来,几个穷嗖嗖的本科生号称要玩HI-FI真是相当滑稽。我们几个人能做到的发烧行为,也就是努力攒下生活费给自己的CD随身听买个“昂贵”的发烧耳机来代替原配耳塞。拼命攒下的钱只有三五百,我们几个人也只能从HI-FI杂志上用YY的方式为自己挑选最合适的耳机。

因为耗资巨大,所以至今印象深刻:我买的是森海塞尔PX200,另外两个朋友买的是KOSSPP和拜亚DT231。现在看来这些耳机都不算高档,尤其是我那个PX200有严重的音染问题。可当时完全被HI-FI迷住了,因为我听到了之前听不到的细节!我无聊到把自己之前买的一大堆流行音乐CD全翻出来,不为享受音乐,只为挖掘自己之前听不到的呼吸声、牙齿碰撞声以及若隐若现的伴奏乐器声。

工作之后有了闲钱,走PC-FI路线买了“解码 功放”的二房,耳机也换成了AKGK701,各种名家版本APE存满硬盘,可仍然比不上当年那个小小的PX200带给我的惊喜和震撼。

再后来,结婚生子,音乐就不再只是个人的爱好。偶尔会一个人戴上耳机,更多的时候是想在和老婆一起做饭吃饭的时候加点背景音乐,以及为宝宝放几首莫扎特培养艺术细胞。对功能和音质的要求还有,但是够用就好,更多的是想通过音乐把一家人的情绪都调整到相同的节拍上去。

为了这个目的,我买的是一个罗技出品的UE音箱,主要看中它支持苹果的Airplay功能。苹果的东西永远不难用,设置好之后一点就灵,从来不会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WIFI连接下直接用手机调整音箱音量也相当方便。可就像iPhone再好用也会有那个反人类的iTunes闹心一样,这个解决方案仍然有很多别扭的地方。音箱比较占地方很难从餐厅往卧室搬来搬去,音箱开机加手机找音箱信号总得接近1分钟才能出声,还有就是擅长做鼠标的罗技在音质上只能说勉强及格——经常妥协下来的结果是干脆直接iPad外放拉倒,反正我老婆和儿子觉得有响动就行。

我关于功能、音质和情绪的故事就是这样。未来的听音乐方式会是怎样?我也不知道,也或许是遇到惊喜之前毫不自知吧。想起一本很老的书,叫《未来之路》,是比尔盖茨在20年写下的未来设想。书中有相当章节是他设想自己的高科技豪宅,其中描述了无处不在的音乐,而且是不同的人会被自己喜欢的音乐围绕,只要轻轻摆弄手腕上的装置就能轻而易举地调整曲目、声音、房间光线等一切能让自己更舒服的东西。

让现在的普通人享受到20年前比尔盖茨对自己上亿美金豪宅的设想,该是科技和音乐的最好目标吧?

参加【讲述耳朵音乐进化史,赢Sonos】活动的文章,要去帮我点赞啊!地址:http://club.huxiu.com/index.php/forum/view/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