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是指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
在距离上海380KM的江苏盐城大丰区,有一块属于上海管辖的飞地———上海农场,这里的居民手握上海户口,讲上海话,小孩可以参加上海高考,甚至派出所也归属上海公安局管辖。因其在上海北边,俗称“北上海”。
同样,在安徽省也有四处上海的飞地,分别是位于郎溪、广德两县交界处的上海白茅岭农场,位于宣城市的上海军天湖农场,位于黄山市上海黄山茶林场,位于歙县的上海练江牧场。
1.上海农场
上海农场地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境内,区域占地面积46万亩,其中耕地22万亩、林地6万亩、鱼塘8万亩,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国有农场、上海市域外最大的“飞地”。
一方面,解放初期,上海市的地域面积很小,小到全市仅600多平方公里(从1958年起才从江苏划入嘉定、宝山、松江、青浦、崇明等10县,面积扩大了10倍,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却有500万,人口密度高达7861人/平方公里。
我们拿这个人口密度和香港比较一下,香港陆地面积1106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747万,人口密度为6754人/平方公里,在2020年的全国人口密度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澳门。
也就是说1950年上海的人口密度比2020年香港的人口密度还要高16%,在2020年能排到全国第二。
另一方面,解放初期由于我军防空力量的薄弱,盘踞台湾的国民党时不时会派飞机对上海进行轰炸,仅1949年6月至1950年5月,国民党派机轰炸上海市区71次,投弹593枚,全市28个区中有17个区遭受过轰炸,伤亡4500余人。其中以1950年2月6日的轰炸所产生破坏最为严重,军民死伤近1500人,上海的电力设备损坏高达五分之四,造成工厂停工、商店关张,十里洋场,一片漆黑。直到苏联空军进驻上海,协助人民解放军空中设防,才一举控制了局面。
当时,上海仅有一座提篮桥监狱和几个看守所,犯人的关押场地十分拥挤。同时,民政部门还收容了几千名闲散在社会上的无业游民、流浪儿童。那些无业游民和收容所人员,常常趁机捣乱,增加不安定因素。
为了收容移民、改造罪犯,稳定社会,时任上海市长陈毅决定到苏北办农场,既减轻城市经济压力,又让这些人自食其力。经中共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与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当时江苏分为苏南、苏北行政公署和南京市,1953年成立江苏省)商定,在江苏盐城大丰境内以四岔河为中心的20万亩荒地用作安置上海无业游民和犯人劳动改造的场所,成立上海农场。
1950年3月,上海分三批共遣送游民3665人、流浪儿童1417人、2515名犯人到上海农场。
1954年又开发了位于大丰、东台县交界处的川东地区,成立川东分场,使上海农场的土地扩大到30万亩。
从1968年10月起,上海农场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成为安置上海地区知识青年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是安置刑满留场就业人员的场所。1968年10月至1969年期间,上海农场接收了约7000名上海知识青年,其中也包括曾经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
1973年3月,在原上海农场的区域内又组建了一个属上海市农业局领导安置知青的“上海市海丰农场”。
1983年1月1日上海农场川东分场从上海农场划出,组建为上海市川东农场。
2014年初,原川东农场、原海丰农场先后与上海农场实施行政归并,成立新的上海市上海农场,担负起307平方公里土地的统一管理、经营。
据不完全统计,从创建至今,上海农场先后接收知青8.4万人,接收无业游民、轻刑犯、劳教人员、戒毒人员等各类管理对象20余万人,安置了大批刑释、解教就业人员和流浪儿童。这块地生产和供应了上海15%的鲜奶、12%的优质大米、8%的瘦肉型生猪和3%的淡水产品,已经成为上海域外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产能合作基地。
2. 白茅岭农场
白茅岭,位于皖南郎溪、广德两县交界处的狮子山下,总面积约42.5平方公里,距上海270多公里,以“岭上岩石裸露,白茅丛生。春生芽,布地如针。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六月采之”而得名。老一点的上海人,在吓唬小孩时常使用“白茅岭”一词。
上海解放之初,城市社会混乱、市面凋敝,生产生活曾经一度保障不足。维持全市生产生活的所谓“两白一黑”——大米、棉花、煤炭储存量极为有限,一段时间里,库存的大米只能维持半个月的供应,棉花只够纱厂开工一个月,煤炭则仅够7天之用。人民政府历经10个月之久,才结束了物价动荡和市场供应混乱的局面。
1949 年5月上海解放时,失业人数达到25万,1950年为16万,1952年为18.9万。与此同时,全行业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问题,据统计,解放初,上海纺织业的开工率为57%,而建筑业有4万多工人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社会贫困普遍存在,一些市民甚至沦为难民。
随着上海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人口大幅增长趋势再度出现。1951年迁入人口高达100.4万人,创历史之最,到1955年5月总人口最高达673万人(还有28万临时人口未计算在内),比1949年底增加170 多万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以及城市失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条件,往往成为危害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951至1952年,失业工人死亡者分别为603人、1608人,因铤而走险等原因被捕收容改造的分别为2690人和16 70人。1952年3 月至1953年7月,上海30人以上聚众闹事要求复工、要求解决吃饭问题的事件有82起,关系人数10331人。
紧缩人口
1955年,上海市委提出“紧缩上海”计划,即把上海人口控制在500万左右,实际人口近700万。根据1956年中共上海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紧缩上海”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出于可能爆发的战争,上海地处国防前线,台湾局势正出于紧张时期。而当时上海的人口拥挤与粮油、蔬菜、住房、交通等需要的矛盾严重,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准备。二是从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考虑,认为应该把工业集中内地,沿海不宜更多建设和发展。
上海市委想了很多疏散人口的方案,主要途径包括:动员和组织劳动力到全国参加国家各项建设和垦荒(主要是江苏、安徽、江西);遣送犯人到外地劳动改造;动员流入上海的外来农民回乡生产。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1955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政府先后派出多批干部奔赴苏北、皖南、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进行调研和协调。不久,国家民政局决定将皖南宣城、广德和郎溪三县交界处的17万亩荒地作为改造和安置上海游民的基地,农场的场址由此选定。命名为“上海市皖南白茅岭农场”,隶属上海市民政局。
3.军天湖农场
军天湖农场在宣城市宣州区西南,寒亭镇、杨柳镇、金坝乡交界处,离市区约20公里,离白茅岭监狱约100公里。军天湖农场最早设立不在安徽,而是在福建省将乐、泰宁县境内的闽北农场。
为了改造罪犯,解决监狱押犯拥挤问题,1958年3月,上海市委决定去福建省境内建立劳动教养农场,发展原料基地,为上海市工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此事还得到毛主席的关注。
1958年4月,在武汉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与同时参会的福建省委书记叶飞商谈在闽北创办上海劳教农场有关事宜。正在此时,毛主席走来,询及所谈情况,柯庆施当即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对叶飞说,“全国就只有上海那么个大城市,他们要搞建设,兄弟单位要搞协作嘛!”叶飞听后,立即打长途电话回福建要求“支持上海来闽创办劳教农场”。
1958年6月18日,上海市公安局20名民警作为先遣工作组,前往福建建立农场,全名叫做“上海市劳动教养闽北农场”。从1958年建场闽北到1962年,4年时间上海在闽北开发耕地1.8万余亩,累计砍毛竹166万余根,其中有107万根运往了上海,有力支援了上海城市建设。
1962年6月,因形势需要,闽北农场迁移至安徽宣城。新的农场改称上海市地方国营皖南军天湖农场,下设枫河、下湾、汤村、马村4个分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1995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军天湖监狱。
2004年9月,拆分为军天湖监狱和军天湖农场社区两个独立单位。农场社区独立运行后,从事粮食和茶叶等农产品生产。
4.练江牧场
练江牧场,地处皖南黄山市歙县境内,因紧邻新安江上游支流——“练江”而得名,占地2.9平方公里,在上海各处飞地中面积最小。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背景下,许多上海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家属,转移到安徽等地。为保障这批职工的奶制品供应问题,1966年3月,上海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区东部,建立了上海市练江牧场,先建立了4个农业队和1个畜牧队,调进奶牛197头,年末拥有固定职工926人,总人口1019人。
1996年,牧场更名为上海农工商集团练江总公司,之后划归农工商集团管理。
2005年,上海市光明集团旗下的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练江牧场。
5.黄山茶林场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位于皖南山区黄山脚下。成立于1965年10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上海知青和他们的家属曾在这里垦荒创业、奉献青春。最多时,有1万多人,故有“一万知青、十万大山”之称,同时也留下了“安徽小上海”的美誉。
黄山茶林场前身是安徽省地方国营黄山林茶场,建于1955年,隶属安徽省公安厅。1965年8月11日中共上海市委与中共安徽省委经过商量,决定把公安厅的黄山茶林场交上海市农垦局接办,上海付给安徽省300万元作为补偿。
目前黄山茶林场还有近300人,是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域外国有农场企业,也是光明食品集团职工疗休养基地、黄山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拥有黄山农场派出所、社区、居委会、医院等相关配套。
结语
岁月悠悠,跌宕起伏。70多年来,这些农场接收和安置了大量的知青、无业游民、儿童,教育和挽救了大批劳教人员,为上海的社会安宁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一代人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