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乃珊在《看京戏》一文中说:“因为梅兰芳是名角,故而他的戏总是压大轴,按例总是放在最后一个。”王一川先生认为:“排在大轴前面的,即倒数第二个节目,称作‘压轴’。压轴者,压在大轴上面之谓也。程乃珊知道梅兰芳‘按例总是放在最后一个’,但把他的戏称之为‘压大轴’,可见是说了外行话。”(《咬文嚼字》2000年12期)章玉和先生也撰文批评“当今有些本来不太懂京戏的人,老以为压轴是每场戏的末出,演员是最好的。”(《咬文嚼字》2001年8期)
“压台戏”、“压场戏”和“大轴戏”指文艺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或一出戏,这是没有争议的。“压大轴”到底是指最后一个节目还是倒数第二个节目呢?众说不一。《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都注明是倒数第二个节目。“压轴”就是超过最后一个节目——“大轴”。压轴戏后面一个节目有时是无足轻重的小戏,称“送客戏”,大都是带趣味性的玩笑戏或带技术性的武打戏;有时是热闹的大武戏,称“大轴子”。清代王梦生《梨园佳话》称“压大轴”为“压胄子”。“胄子”就是武戏,而文戏以唱腔见长,欲使文戏的唱工胜过武戏的打斗,就要“压胄子”。只有最精彩的节目才能“压轴”或“压台”、“压场”,这样的节目往往放在最后,一般是著名演员的拿手好戏。
但是,词义也是发展的。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更多的是把最后一个节目称作“压(大)轴”。例如:
(1)这个节目立刻被选拔出来,第二场在怀仁堂上演,作为那一晚的压轴戏。(徐迟《牡丹》)
(2)《难忘今宵》、《同一首歌》等一批老歌成为了不少演唱会的压轴曲目。(《文摘周报》 2001.2.5)
(3) (2000年)7月11日晚,为期5天的北京国际票友演唱会今天在长安大戏院圆满落幕。由于是最后一场演唱会,因此遵循戏曲中“压大轴”的传统,节目从一开始就非常精彩,徐涤生先生、钱江先生、前田尚香女士等许多演唱者都是“重量级”的国际名票。(千龙新闻网)
例(1)中选拔出来在怀仁堂上演的节目自然会放在最后压台;(2)中乔羽的一曲《难忘今宵》自从1984年中央台春节晚会压台以来,常常作为一些晚会的压台戏。(3)明确地把为期5天的最后一场演唱会视为传统的“压大轴”。
专业艺人和学者也有这种看法。侯耀华的《演艺人生·倒霉必读》(华艺出版社)说得很明确:“到了1944年,父亲进了小梨园,唱‘末二’,‘小彩舞’(即著名的京韵大鼓演员骆玉笙)压‘大轴’。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末二’就是倒数第二个节目,‘大轴’就是最后一个节目,也叫压轴戏,或者是压台戏。唱‘大轴’的行话又叫‘攒底’,一般都由有绝活的著名演员来担当。”侯耀华出身于艺术世家,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之子,他的话是可信的。
王铭三先生在《相声的特性与发展》(新浪网·相声论坛)中谈到,相声大师侯宝林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把相声从地摊搬进了剧场,使相声登上了大雅之堂;二是把相声从‘倒末二’变成了‘压大轴’,提高了相声的地位;三是加工整理了一批传统相声段子,使相声成为一门艺术。”
工具书也有持这种看法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压轴戏”条在注明了指倒数第二个节目之后说:“在有些观众的心目中,压轴戏是‘压台戏’的同义语,因此有时又指最后一出戏。”可见,该词典对“压轴戏”的后起义已经认可。《新华词典》(1988版)“压轴子”:“现有时也将演戏时最后最好的一个节目,称为压轴。又引申为最后的意思。”上海文艺出版社《语海》(2000)注明“‘压轴戏’也作‘压台戏’”。《汉语大词典》的看法更“前卫”一些,它把“压胄子”作为“压轴”的等义条目(也把“压轴戏”作为“压台戏”的等义条目),把指最后一个节目作为主义项,把指倒数第二个节目以“另有一种说法”的形式作为次义项;其所以称“压轴”谓其质量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由此可见,程乃珊说梅兰芳演最后一场戏是“压大轴”,并非无由。
另外,谈谈“大轴(子)戏”的内容、性质以及地位问题。首先,此类戏并非都是无关紧要的以武打为主的带有诙谐风格的简短的“送客戏”。章先生在文章中说:“而最末一出戏,则是全武行的武戏(本戏班全体武行演员参加演出)。这类戏占用时间也就是一刻钟,所谓‘一打一散’(角色上来简单地交代一下情由,就双方开打,打几回合胜负一定,戏就结束)。……那年代的‘大轴子’,又叫‘送客戏’。真正(的)好戏乃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其实,章先生这里说的是另一类“大轴戏”,而起初的“大轴戏”并非如此。麻文琦等《中国戏曲史》(文化艺术出版社)说得很清楚: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时的规矩,“最后演出‘大轴子’,一般是班中新排演的全本大戏,需要分天接演,全剧用十余天才能演完。……‘大轴子’的演出,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齐全的角色配置,吸引观众的热闹场面”。那时流传着“三庆的轴子”之说,“就是指三庆班以演出阵容庞大、情节曲折的连台本戏见长”。这一传统一直流传下来。再看《张君秋戏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的有关叙述:“通过这次借台演戏,师父对我的前途有了较大的把握,因此,他就开始给我教排整出的大轴戏了,像全本的《玉堂春》、《王宝钏》、《探母回令》、《龙凤呈祥》以及《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等。”
其次,被“压”的“大轴戏”就一定逊色于“压轴戏”吗?不一定。起初,压轴戏甚过大轴戏,这一传统大约始于京剧的源头。乾隆年间徽班在北京演出时的规矩是:一般分为三个轴子,先演出时间较长的“早轴子”,演出时,观众不多;“中轴子”用班中优秀的艺人出演三出“散套”,其中末一出,也叫“压轴子”,是全班中名气最大、技艺最佳的演员演出;最后演出“大轴子”(参见麻文琦等《中国戏曲史》)。但是随着戏剧的发展,后来大轴戏超过了压轴戏。请看两段有关的叙述:
有一次是梅(兰芳)由美新回,在北平开明戏院演《汾河湾》,在美×演出此剧的译名为“一只拖鞋的问题”,其号召力之强,据说曾有请求再演18次的盛况。那次压轴戏为尚和玉的《四平山》……就在这嘈杂声中大轴《汾河湾》上场,……但梅老板一登场马上是一个碰头好,……还有一次是在第一舞台唱大义务戏,大轴是梅老板与杨小楼合演的《霸王别姬》,每演这出戏都是轰动九城,万人空巷。(齐崧《谈梅兰芳》,宝文堂书店)
压轴戏是毛世来和詹世辅合演的《小上坟》,大轴戏是李世芳和袁世海合演的《霸王别姬》……戏演得格外精彩,世芳的名声从此更为显赫了。(叶盛长叙述的《梨园一叶》,中国戏剧出版社)
从上例可以看出,充当大轴的戏往往是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大轴戏演得要比压轴戏精彩;演大轴戏的演员的名气或影响要比演压轴戏的演员大得多。至于另一类以武打为主的带有送客性质的大轴戏却不是很受欢迎(那时戏剧界有“轴子一上就套车(离场)”之说),毕竟人们对以唱、念(尤其是唱)为主的文戏更感兴趣。
随着戏剧演出程式的不断革新,当这一类有完整剧情的“大轴子”超过压轴戏的时候,另一类“大轴子”即那种没有什么情节的、以武打为主的、带有诙谐色彩的“送客戏”也就逐渐衰亡了,代之以全体演员站到前台鼓掌谢幕,欢送观众离场。因此,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压轴戏”就是“大轴戏”或“压台(场)戏;“压大轴”就等于说“演大轴”或“唱大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