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松的第一任丈夫是谁(我跟胡友松女士有个约定)(1)

她是中华民国时期红极一世,且在电影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深刻影响的“电影皇后”胡蝶的女儿;她是著名爱国名将、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她是曾经名躁一时后又隐姓埋名步入佛门、潜心修行的寺女。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结识相逢是一种缘分。因此,我始终记得跟胡友松女士曾经有个约定——陪她到德州参观海岛金山寺。

镌刻在心底的深刻印记,是永远也不会抹掉的。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当我再次来到枣庄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和李宗仁史料馆参观访问时,18年前在这里跟胡友松女士谋面的情景,便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尽管已过去了这么多年,但还是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1998年7月,我当时还在济南军区某部政治部当新闻干事,应解放军报社编辑之约,前往驻枣庄的下属单位采访一位士兵典型。到了周末,单位领导安排我们到台儿庄李宗仁史料馆去参观一下,也算是放松放松。

坐落在台儿庄老火车站旧址上的李宗仁史料馆。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哥特式建筑,它三面环水,风光秀丽,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也是一处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1938年,李宗仁将军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重创日本侵略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胜利后的4月8日,李宗仁在台儿庄火车站站牌下留影,成为台儿庄大捷的永恒纪念,载入史册。

那天接待我们的就是史料馆的名誉馆长胡友松女士。她听说有部队的新闻记者来参观,便走下楼来热情地同我们握手。她的优雅高贵、翩翩风姿着实让我们一惊。她亲自当起了向导和解说,带着我们把馆内的几个展厅一一作了详细介绍。这种对人对事的真情热诚和精心严谨的姿态叫我们很受感动。

在馆内通过胡女士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个刚刚筹建时间不长的史料馆,全面、真实、客观地介绍了李宗仁先生伟大辉煌的人生历程,特别是挥师抗战御倭和回归祖国前后的爱国情怀和壮举,令人感慨,深受教育。我们看到,史料馆共分5个展厅和1个影视厅,以李宗仁先生一生“青春戎马,晚节黄花”和他指挥的著名台儿庄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百余件极其宝贵的李宗仁先生的遗物、原始影视录像,馆内藏有李宗仁先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200多幅,文史资料1000余份,遗物和文物60余件,珍贵录相带一盘。所展示的这些内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胡女士带着我们参观完展厅以后,又热心地把我们请进了接待室。她机智敏锐、乐观豁达,跟她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给我的感觉是轻松且自然。当我问到她对台儿庄的印象时,她说:“台儿庄这个和李先生一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作为李先生名正言顺的妻子感情很深。更让我惊奇的是,一到台儿庄,看到的是一座具有江南风貌的现代化城市,根本就找不到李先生回忆录中所描述的那种战火洗劫后的惨象了。发展这么快,变化这么大,台儿庄人民真的了不起!”

在史料馆二楼楼梯口墙上这个醒目位置,悬挂着大幅的胡女士的红梅画作,为馆藏的英雄豪气点缀着一抹美艳,诠释着作者若梅如松的节操德风和坎坷人生。因此,我感慨地说:“胡女士的红梅画作悬挂在这里,不仅仅为史料馆增添了高雅详和氛围,还具有着一般画作不具备的深刻寓意,画作红梅所表现出的傲气傲骨,正是中国民族抗战所具有的那种英雄气概,跟史料馆的历史凝重氛围浑然天成。您对绘画艺术的造诣不浅啊!”

听我这么一说,她眼睛顿时一亮:“谢谢你能够读懂这幅画,也谢谢你能理解我的心。不过,我只是爱好习画。退休之后,通过上老年大学才开始学画。李先生在世的时候,我们家有好多名人字画,有齐白石的,张大千的都有。那一年李先生过生日时为增添喜庆气氛,我找到齐白石先生为他画的一幅寿桃,胡乱地临摹几幅,挂在小客厅里。李先生大吃一惊,连忙打电话给程思远说,‘思远快来,友松在家里开画展啦!’说实话,我喜欢书画,有一些这方面的天赋,但现在才学,就是想静养性情,现在说有多深的功夫,还谈不上。真的。”她聪慧睿智、善解人意且谦虚实诚。

胡女士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山东德州人,现在居住在济南。她听后很兴奋,接着说,“我知道那里,德州有个海岛金山寺,在海内外名气大小,影响挺大。”

“是在德州的庆云县。胡女士是不是去过?”我为此感到很骄傲。便随口询问她。

“还真没去过。不过,我1995年就进入北京广安门寺院,潜心佛学自修。我的法号叫妙惠居士,所以看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介绍。”她欣慰地回答。

“噢,原来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胡女士为什么对海岛金山寺这么感兴趣。

“为重现古老的庆云海岛金山寺这一名寺胜景,从2003年开始,由世界十大法师之一静空大法师的得意弟子、杭州东天目山齐淑萍居士筹巨资恢复重建,仅释迦牟尼佛像就有8米多高,应该是目前全国室内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处于对家乡的一份真挚情感,我借机向她推销。

“这么好啊!来到山东啦,我倒是很想去一趟那里看看。”我知道李宗仁先生去世后,胡女士被安排在中央第二档案馆工作,后来曾一度隐姓埋名住在北京,深居浅出,极少跟人来往。她是6月份才应台儿庄政府的邀请,来到这里担任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的。

“省外的朋友来山东,大多我都是陪他们去参观海岛金山寺,那里情况我比较熟悉。可以事先联系好并陪同您一块过去看看。”我热情相约,并应承陪同前往。

胡女士听我这么一说,甚是高兴。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爽快地说:“太好了,一言为定!”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一言为定!”我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因此,坚定地回答。

缘于她对军人的特殊情感,再就是我们短时间地默契交谈。临走的时候,胡女士一直把我们送到史料馆的院子里,那个亲近劲,就跟见了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一样,恋恋不舍。

“来,我跟你在这里合个影吧。”见我同行的记者手里拿着相机,她顺手拉了我一把,还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背景。因此,也就有了这张极其珍贵的我跟胡友松女士的合影照片。

因为我们有个约定,离别时,我主动给她留下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并再次强调提醒说:“您什么时候去德州海岛金山寺,一定要给我说声,我陪您一起去。”

“好的。谢谢你的热诚!”她微笑着,爽朗地回答。胡女士落落大方的举止,自然得体的言行,美丽动人的笑容,给我们一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我完成采写任务回到济南,很快把这张合影照片洗印出来,并寄给了胡女士一张。我把这张照片放在了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俩人的那个约定,并时常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忘记。

2004年6月,我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新闻单位。这期间,我跟胡女士电话联系过几回,还利用到当地采访的机会前去拜访她。但遗憾的是,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通上话,也未能见上面。我知道,她来到台儿庄以后,是在北京和台儿庄两地来回跑,尽管在台儿庄住的时间长一些,但也有不少的社会活动,整天忙忙碌碌,跟她见个面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那次到台儿庄的时候,我又把最新的联系方式留给了史料馆的工作人员,拜托他们一定要转交给胡女士。说实在话,我是怕她一旦抽出空来要到德州海岛金山寺,如果还能记得起来我们俩人的那个约定,别再着急找不到我。

一晃又是几年时间,尽管我再也没能跟胡女士进一步的联系,可在我心里,一直念着我俩人的那个约定。我明白,尽管不一定能够真的实现,但我就是这么个人,有事总是记在心上,唯恐失去个人信誉,尤其跟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打交道。因为他们真诚、务实,从不跟人玩虚伪的那一套,像胡女士这样的人更是如此。

叫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事情怎么会来得这么突然。2008年11月的一天,我无意中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胡女士去世的消息,极为震惊和悲痛,真是太叫人惋惜啦,她那么一个品性高尚、才华出众的好人,真不该走这么早。这时,我才知道胡女士在台儿庄的时候,一直居住在当地政府为她安置的别墅内。在这段最后的时日里,她在居所门前的白墙上,精心地贴出了“自修谢绝打扰”的字条,闭门谢客,开始为自己安排着身后之事。

2008年农历腊月29日她查出患上直肠癌;正月十六日在枣庄市立医院进行手术治疗;11月4日病情恶化;11月18日住进海岛金山寺;11月25日下午6点,规模宏大的海岛金山寺,在几十位僧众与佛友们虔诚祈祷的法事氛围中,她以妙惠居士的法身,安详地闭上了那双曾经美丽的大眼睛,落下了69年坎坷多舛的人生大幕。

而让我觉得欣慰的是,尽管胡友松女士没有达成她跟我的一番约定,但她还是了却了自己的一份心愿——不仅仅是到了早已憧憬向往的德州海岛金山寺,她还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人生最后时刻,安安静静地去了她的天堂,实现了她的夙愿。我想,只有在这时,只有在这里,她才能如愿以偿地与她的母亲胡蝶女士和丈夫李宗仁先生会面……

2015年刚过元旦小假,我陪着外地的朋友再次到德州海岛金山寺参观,说起胡友松女士最后在这里的一些情况,陪同我们的庆云朋友还有深刻印象。他说,胡女士在北京时已入佛门圣地,后来到了台儿庄定居生活,最终在德州走完人生历程。这是她跟山东的缘分,也是跟德州的缘分。

我从德州庆云返回济南以后,便随手翻出了这张自己跟胡友松女士的合影。看着这张照片,我就自然想起了那个始终没有实现,并且再也不可能实现的铿锵约定。时过境迁,提起这事来,我一直都有那么一种深深地遗憾萦绕于脑际。这不,清明节又到了,我也只能在心底为她默默地祈祷:“胡女士,好人来世静安!”

(李义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