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罢雾郁嵯峨,

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

别有中流采芰荷。”唐朝贺知章《采莲曲》

历史上李白被贺知章称之为什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1)

关于贺知章,今人所知甚少。其实在唐诗里,我们也只能通过流传下来的几首诗来想见他的风貌。贺知章是武则天时代的进士。他是浙江人,36岁才考中进士。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因为就是比较可信的。虽然从隋朝开始起,使用科举选拔人才,但是唐朝才是非常严谨实施的朝代。贺知章的状元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36岁之前,他读了哪些书,并不知道。但是36岁而进入官僚体系,他是积累了深厚的学问的,至少浙江境内的山水,滋养了他的文气与优雅。

实际武则天时代朝臣站队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贺知章并没有卷入。相反正是这种淡然而学问深厚的态度,让他成为朝堂上的常青树,被唐玄宗升为礼部侍郎,调任为太子宾客,最后授予他秘书监。要知道这个职务非常重要,看似管理着国家档案这一闲职,实际几乎每个及第的进士,都要在秘书省锻炼培训一阵子,实际是皇帝和国家的人才库。也就是贺知章晚年不但是太子的老师,也是唐玄宗最为放心的人,在人才上对他倚重。

历史上李白被贺知章称之为什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2)

在《长安十二时辰》里,贺知章化身何监,直接受命皇帝,保护长安的安全,虽然是对历史的篡改,但是贺知章在唐玄宗一朝,是当得上德高望重一词。而且他和唐玄宗的关系好在什么地方呢?他是唯一可以喝酒上朝,面对唐玄宗的人。他之外,只有李白。但很显然,唐玄宗对李白是容忍,但对贺知章则是欣赏放任。

不得不说,年龄是个问题,唐玄宗比贺知章小26岁。这意味着唐玄宗登基时,贺知章是以一个稳定朝臣的老臣辅佐着唐玄宗。但贺知章不会失于格调,乃是以道家尊崇李唐的精神面貌出现。在36岁之前,贺知章很可能就是道士,这在唐朝的人才中也不鲜见。

李白比贺知章小40岁。34岁的李白,在长安紫阳宫拜会了已经70多岁的贺知章。是什么缘分让这对老少一见如故?气质。李白就是贺知章年轻时候的样子和风貌,大山大川,行走游历带来的一种明爽,让他回到36岁之前,而李白气势瑰丽,无有拘束的诗章,其实也是贺知章内心的飘逸和奔放,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一个同类项。

历史上李白被贺知章称之为什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3)

在小酒馆里,贺知章金龟换酒,招待这个看起来和他如此仿佛的晚辈,自然李白的真性情,也不会让这个在朝堂上寂寞了一生的老者失望。

李白遇见了贵人。由80多岁的贺知章和玉真公主在唐玄宗面前引荐,李白登上了唐朝历史的舞台。虽然只是短暂的一两年时间,李白的诗名名满天下,为锦绣唐朝锦上添花。

贺知章此时已经86多岁了。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说的就是贺知章的故乡。他到底思念起久违的家乡。你来了,我也该回去了。贺知章在这年请求唐玄宗,自己回乡做道士。唐玄宗赠诗,太子率百官践行,将鉴湖一角划给贺知章养老。

历史上李白被贺知章称之为什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4)

贺知章心满意足。他写下了生平最后几首诗,耳熟能详的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但还有关于镜湖的还有两首,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两首其一。

他终于看到了他的镜湖荷花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贺知章回到家乡不久就去世了,死在了镜湖三百里的荷花边。

听到此消息的李白顿然若失。那个在小酒店里陪他飞扬四海,金龟换酒的老先生走了,那个他生命的贵人消失在人世间。世间再也没有贺知章,他从镜湖荷花中来,最后化作了松间的尘土。

“人亡馀故舍,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李白《对酒忆贺监》节录。

历史上李白被贺知章称之为什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5)

李白长安的生涯极其短暂,对于非进士出身的李白,唐玄宗也无法给他更好更长久的职位。贺知章的狂放那是德高望重,李白的狂放与酗酒,就无法应对朝中的人事平衡。最终,唐玄宗放还了李白。这对于李白来讲,他的经世治国的梦点起又破灭。

在贺知章死后的第二年,李白正式出家做了道士。这中间不乏对贺知章的怀念和追随。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作并不多,他成就了李白唐朝和文坛无可动摇的地位,或他的本意是想让李白在更高的位置继承和发展他的才干,但是那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李白也成就了贺知章,让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位唐朝高官过人的眼光和胸怀,但如果没有李白,贺知章的一生,只怕知者更少,他的一生都默默无我在唐朝的太平和繁华里,不留痕迹。这也许是他练达一生所追求的 ,但也会让后人最无迹可寻和惘然的。他是李白之前的谪仙。

历史上李白被贺知章称之为什么(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6)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