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

经常在想,什么是承载精神的容器?

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这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严肃的命题。若参不透,这个貌似繁荣的族群必是一帮行尸走肉,渐渐地变为不知归途的僵尸!因为,思想没有了力量,精神失去了光芒。

勿庸讳言,这种忘“本”之危的高发生人群可能是一些“家底”殷实、好吃懒做、肆意挥霍的人。然而,这种势头有极强的传染性,蔓延的范围及对象让人始料不及。最近看到一段文字,振聋发聩又添忧虑:现在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人富养出太多败家子。为此,我咨询过大学的老师,他们说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而且还比较严重,那些从贫困地区考学而来的学子,父母含辛茹苦地从牙缝里抠出钱来供养着,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怕被人瞧不起,在食堂进餐时剩饭很多,口口声声这不好吃那不可口,统统倒掉,有的还是刚咬了一口的馒头、包子就扔进了泔水桶,实在叫人心疼!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2)

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丧失了精神传承和思想引领。来到贾家庄,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你会发现,优良传统的精神传承不光是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还有许多可以凿刻和盛装精神基因的载体和容器。可以说,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当走进贾家庄的那一刻起就会随处发现那些被注入思想魂魄和生命力的建筑及器物。

贾家庄村史展览馆无疑是村民们政治、文化的活动中心,它好似全村搏动的心脏,这里熔铸着祖辈几代人初衷不改的幸福追求和光焰不灭的精神火炬。记得当初,盖这个实用面积3600平米的全国村级最大的展览馆时,有人想不通,认为把生产抓好了、老百姓吃喝不用愁,日子过得美满了,自己这代人就没白活,俯仰天地,对得起上下,带领全村乡亲“共同富裕”这条路也走得坦荡、豁朗。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3)

时任村党委书记邢利民却不是这样认为,物质满足了,没有精神怎么得了?就像煮熟的面条,软不溜溜的没了筋骨,那活着还有什么劲气。人吃饱了,到了还是活的个精神!他说:“人把饭扒拉到嘴里,都不知道是从几十年前的盐碱地里种出来的庄稼,这不是忘本、忘了祖宗,是啥?今天过上吃喝不用愁、出门有车坐、上街有钱花的好日子,都不懂得感恩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优越,这不是忘了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嘛?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我要说:不知道历史,哪还有未来!所以,在贾家庄,精神的旗帜不能倒!”邢利民在说这话时,显得有些激动,他的神情是坚定的,口吻是真诚的,每一句话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4)

2011年7月28日,贾家庄村史展览馆动工建设,从规划设计、图纸画样到施工建设,他们自行完成,不懂得就问,不会的就学,再不成就“偷”。原本最初打算请建筑设计院来搞设计图纸,可当报价摆在邢利民面前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数字高得吓人。如果照这么干,原先的预算再翻几个跟头也打不住。他不干了,也没法这么干,手里仅有的几个钱儿都是乡亲们用血汗挣的,村里积年累月一点一点攒的,就这还是与精打细算的预算有“亏欠”,得再去想办法四处筹集。邢利民找来村里的几位年轻的“土秀才”,不由分说把担子压在了肩上,而且标准还不能低, 目标照着国家博物馆的局部缩小版仿制。于是,他带着年轻人上了北京,背着干粮整天呆在博物馆里,拿着尺子量展览厅量展示橱窗,把获得的数据都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儿上。他们古怪的行为举动,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被受到严厉的警告限制。好在,这些精明的年轻人已经收集到关键数据,跟着老书记凯旋。展览馆动工建设了,在干部党员的带领下全村老少都走上工地出义工,继承和发扬前辈“百把镢头闹革命,改碱治水拔穷根”的大无畏精神,通宵达旦奋战在工地上,“比学赶帮超”地摆擂台比进发,几千号人一波接着一波轮番上阵,以苦干实干的干劲演绎了一场弘扬“贾家庄精神”大会战。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5)

2012年8月28日,宏伟的贾家庄村史展览馆竣工落成,当初那些城里搞建筑设计的专家们都惊呼:这是一个奇迹!这一天,贾家庄人像过节一样开心,晚上的村史展览馆广场灯火通明,老少爷们儿、姑娘媳妇都不想回家,聚集在一起有说有唱有跳,星月相伴,欢欣鼓舞。邢利民很晚才回到家中,叫老伴炒了两个菜,斟满两盅酒,举杯共饮,四目相望很久很久,默默地,禁不住泪水一滴一滴落下……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6)

8年过去,贾家庄村史展览馆馆藏文物已经达到500余件、历史图片600余幅、常年布展面积2300平米,其展出内容从解放前到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几代干部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甘吃苦勇担当、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奋斗史。随着时间流逝,展览馆的功能及邢利民的初衷和愿景,越来越得到显现。它被中央组织部和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以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旅游局将贾家庄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现在,天南地北来到这里,集合地必是展览馆广场,参观的第一处景点必是村史展览馆。当初来乍到的人们走进这座建筑物时只是感觉到它的高大宏伟,而当走过一遭再出来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啧赞叹,由衷地竖起大拇哥:展览激荡心灵,教人从思想深处懂得了几代干部党员根据本村的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动摇的不改初心!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7)

邢利民是这样理解村史展览馆的:

一是,把前辈们的精神财富很好地珍藏起来;

二是,外来的人们通过参观展览馆,短时间里对贾家庄有一个系统而周全的了解;

三是,把它办成全村人永远移不走的传统教育基地,耳濡目染,时时提醒人们是在怎样一块土地上生活着,牢记党恩,缅怀前辈,担当使命,继续前进。

邢利民认为,这最后一条最重要,就是要让大人孩子从小到老都记住: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

要不怎么说邢利民是顶着露珠“点燃朝霞的人”呢。作为村党委书记,他看问题“眼窝子深”,眼光就是比其他人要长远的多。早在筹建村史展览馆的时候,他就把功能和用途都想透了,故而八个寒暑春秋过去了,无论从建筑的外观还是内部结构的摆布以及声光电的设置上,现在看起来及使用起来仍然不落伍,有着强烈的现代感。这是一座以村史展览馆为主体的综合性建筑,配套设施有近500平米的开放大厅、接待室、会客室、书画室,还有可分别容纳200人和400人的会议室等。可以这样说,这里是贾家庄精神能量汇聚的圣殿,燃烧的慧炬之光在这儿点亮,照耀人心。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8)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9)

村党委组织举办的所有党员和村民活动都在这里开展,人们频繁往复于这座亲切而又神圣的殿堂,心情自会不同,每当从家里走来时,脑子里自然会升腾起一个概念:向何处出去;当迈上台阶步入村史馆大门,人们会看见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省市领导以及社会著名人士来贾家庄参观访问时的照片,想到他们对贾家庄人的殷殷寄托;坐进会议厅参加活动,乡亲们相见,其乐融融,幸福感自会油然而生,让人不能不去想今天的美满生活究竟是从哪里来,自己应该怎样爱惜脚下这片热土,为家乡做些什么?等等。贾家庄人置身其中既亲切又百感交集。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0)

贾家庄人眼里的村史展览馆和来客、游人感受到的不一样,一般人来了只把展品当作“客体”之物来参观,听讲解、提问题,然后感慨一番; 而在贾家庄人看来,那些陈列在展柜里的展品都是“活物”,他们作为“主体”可以与之互动交流。 在这里,他们可以看到解放前贫穷的贾家庄村貌模型,可以看到贾家庄人食不果腹、卖儿卖女的悲惨情景,可以看到父辈“百把镢头闹革命, 治水 改碱 拔穷根”奋战场面,可以看到母亲和阿姨们怀抱丰收的谷穗儿棉花开心的笑靥,可以看到国务院表彰时手捧奖状凯旋回村的欢腾喜悦,可以看到自家曾经用过的锅碗瓢盆梳妆镜牙缸自行车等等不同时期的生活用品,可以看到……总之,这里陈列的展品同每一位贾家庄人建立起的是休戚与共的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因此他们找到了珍藏“贾家庄精神”的最好容器。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1)

如此,可以这样讲,贾家庄人用自己创造性的 实践办成一件造福子孙的大事儿,更可贵的是找到了一条可以有效传承精神烽火的可学可做可用的道路。 贾家庄人并没有就此停步,村党委、村委把全村的“红色”遗存都“点化”为可视可感的盛装“精神”的容器,使人们随时随处都沐浴在沁润心底的氛围里。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2)

他们建起“马烽纪念馆”,让这位长期将贾家庄作为创作生活基地、受乡亲们尊敬的过世的著名作家与人们深情交谈;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3)

他们把下马的水泥厂主体建筑改造成为“18·18恒记展览馆”,讲述在改革开放之初,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乡亲们建设特种水泥厂的感人故事; 他们在道路改造时有意保留下已经废弃的老水塔,让人们记住汾阳市农村第一个人畜饮水改造工程,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约了几位党员干部,自掏腰包,筹款在水塔上装饰了霓虹灯,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人们路过此处都能远远看见两排竖起的标语: “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4)

他们还不忘潜心挖掘属于贾家庄的“隐性”文化,从反映50年代贾家庄干部党员率领村民建设家乡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里,特意挑出编剧马烽创作的《樱桃好吃树难栽》插曲中的两句歌词,硬硬朗朗地凿刻在了14面红漆大鼓上,现在人们只要走上贾家庄村口的腾飞大道,就会看到两行醒目的红色大字: 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贾家庄村史展览馆)(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