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皇权斗争是非常恐怖的,皇帝和权臣要斗,皇帝家族之间内部也斗争。前者我们比较熟知的比如有汉献帝和曹操的权力争斗,司马家族和曹魏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后者我们知道比如有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康熙的九子夺嫡等。这种夺权斗争随着历史的发展一刻也没停留过,在权力面前没有骨肉亲情,没有君臣伦常,只有杀戮和血腥。失败者的一方下场往往都是悲催的,历史上就有其中3位悲催帝王,他们在面对杀戮时,留下了一句遗言,遗言大体意思一样,不过都是千古名句。

历史上因皇帝命令脱甲而被杀的人(被杀前各自留下一句遗言)(1)

第一位是南朝宋的王爷刘子鸾。刘子鸾的父亲是宋孝武帝刘骏,他的母亲是刘骏最宠爱的殷淑仪。因为皇帝太宠爱殷淑仪,所以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到殷淑仪。因为母亲得宠的缘故,5岁的刘子鸾就被封为王爷,成为28个儿子里面最受刘骏喜欢的一个。刘子鸾是刘骏的第八子,按古代立嫡长子的制度是不能成为太子的,但这个老爹非常有想法要改换太子。虽然后来没改成,但刘子鸾官位越做越大,7、8岁的小孩就做到了中书令(丞相级别)。公元464年,刘骏去世,此时的刘子鸾只有9岁。刘骏去世后,刘骏的大儿子刘子业即位。刘子业平素非常嫉恨弟弟刘子鸾得到父亲的宠爱,于是不断的打击报复。刘子业先是夺去了刘子鸾中书令的官位。隔了一阵,465年刘子业派人去毒死了这个弟弟,可怜这个刘子鸾当时只有10岁。与此同时,刘子鸾所有同母的弟弟妹妹全部被杀。刘子鸾在临死前说了一句:愿身不复生王家。10岁的小王爷带着无限的悲痛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临死前看透了皇家的权力斗争残酷,说出了这句话。

时间快转,14年之后南朝刘宋王朝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刻了,也迎来了刘家第二位说这句话的皇帝宋顺帝刘准。刘准的悲哀主要是他哥哥宋后废帝刘昱造成的。刘昱的残暴在历史上是可以排得上名的,即使商纣王在他面前估计都是有得比的。他一天就是不停的在杀人。他晚上经常带着自己的卫队出门,早上才回宫,路上遇到行人和牛马,不管什么就是杀。他有一次还要以领军将军萧道成的肚皮为箭靶,幸亏左右劝不要用弓箭用骨簇,萧道成才免于一死。刘昱惹得天怒人怨,终于在他当了5年皇帝后,公元477年,萧道成联合大臣发动政变,把暴君刘昱干掉了。干掉刘昱后,大权就到了萧道成手里,萧道成拥立了刘准,当然刘准这个时候只是傀儡皇帝了。当了不到两年皇帝,萧道成估计时机到了,公元479年,逼迫小皇帝禅让。13岁的小皇帝刘淮说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小皇帝禅让后不到一个月,就被杀掉了。中国政权斗争的残酷,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了。

历史总是不停的重复着,到了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第三个说过这个话的人上场了,这次说这个话的人隋炀帝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次子杨侗。杨侗从小获得炀帝和太子的喜爱,隋炀帝经常喜欢出游,而杨侗基本都是负责看守洛阳。大业12年(616年),隋炀帝巡幸江都的时候,命杨侗和其他一些大臣负责总管后方的事宜。而这次隋炀帝再也没有回来。在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弑杀了隋炀帝。隋炀帝死后,这帮留守的大臣赶紧立了杨侗为帝,这些留守大臣中就有王世充。后来这帮留守大臣和王世充发生矛盾,被王世充干掉了。王世充获得了权力,结果打赢了瓦岗寨的李密。王世充越做越大,619年4月,派人逼迫杨侗禅让。16岁的杨侗没有实力,只能禅让。6月王世充派人去毒杀杨侗,杨侗知道难免一死,说了一句:从今以后,愿不生帝王尊贵之家。杨侗死后,王世充谥杨侗为“恭皇帝”。就这样,杨侗又上演了一版尊贵帝王家的悲哀。

历史上因皇帝命令脱甲而被杀的人(被杀前各自留下一句遗言)(2)

三位帝王留下的三句遗言,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就是以后打死我都不要生在帝王家。这些话被后人流传,成千古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