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指定加油站(内蒙古高原上唯一转油站)(1)

周富(右)带着徒弟李世吉检查空油罐车体。 李福多 摄

周富(右)带着徒弟李世吉检查空油罐车体。 李福多 摄

中新网哈尔滨5月1日电 题:内蒙古高原上唯一转油站:传承嵯岗精神这面旗

作者 李福多

1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迎来大风雪天气,位于滨洲线上的嵯岗站又飘起了雪花。客货领班员周富带着徒弟李世吉踩着路基上的砟石,检查停留站内的空油罐车体,检查了一小时,两个人的身上都落满了雪,像是两个雪人。

嵯岗精神是全路艰苦奋斗的一面红旗,20世纪50年代,原嵯岗铁路给水所工长吕长松提出“不向国家要一块煤”的号召,他们自己动手编制柳条筐,从蒸汽机车的炉灰里挑拣煤核烧锅炉,保证机车的正常供水,多年来为国家节约原煤上万吨。

内蒙古地区指定加油站(内蒙古高原上唯一转油站)(2)

周富(右)将剪胶垫的技巧教给徒弟李世吉。 李福多 摄

嵯岗站是内蒙古高原上高海拔地区唯一一座集原油存储、运输于一身的转油站。自2009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嵯岗转油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十几年来,来自俄罗斯的原油进口到这里,再转运至中国各地。

“检查空车状态时一定要辆辆细查,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阀门是否松动漏油,胶垫沾上雨雪了得用随身带的抹布擦干净后,再放进侧排阀盖中,保证原油不泄漏。”周富介绍,原油在运输过程中因车辆晃动会产生泄漏,既造成经济损失,又污染环境,还会给运输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周富发现罐体老旧,侧排阀密封不严是导致原油泄漏的主要原因。从2010年接管原油运输任务开始,周富只要得了空闲,便骑着自行车到镇上的汽车修理厂,收集废旧内胎、清洗材料、晾晒、平整、测量尺寸,手工剪制的小小胶垫既解决了原油泄漏问题,也为单位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

侧排阀的盖子分为侧翻盖、上翻盖、螺丝扣三种,每种尺寸都不一样,胶垫的使用尺寸也各不相同,做起来有很多讲究。周富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只要一有时间,便拿起内胎剪胶垫,家里仓库、单位工作间都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尺寸的胶垫,外勤货运员出去作业时,揣着厚墩墩、沉甸甸的小胶垫去检查罐车,每个人心里都会特别踏实。

老周今年十月份就要退休了,他从三年前便开始将剪胶垫的技巧手把手地教给徒弟李世吉,小李从最初生硬的紧握剪刀、手磨出血泡都剪不出合乎尺寸的胶垫,到现在拿出胶皮轻松剪出流线顺畅小胶垫的驾轻就熟,老周给自己培养的接班人打了百分满分。

李世吉在风雪交加中看到周富一把年纪仍是钻进车底,认真检查空车状态;看到有因中间阀和下接口间的法兰盘松动而导致的渗油问题时,不顾自己的工作服已沾满了油污和尘土,不怕脏的伸手进去用扳子拧紧;看到师傅工作帽上流下的混着油污的雪水,李世吉深深觉得师傅这种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工作态度的难能可贵,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手剪胶垫为原油运输堵漏的信心。

“我在嵯岗工作了大半辈子,吕长松的精神激励着我成长,我们必须传承好,赋予嵯岗精神新的内涵和活力。”周富誓言铮铮。(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