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书接上回,孟老夫子的弟子万章和老夫子讨论孔子的言论,提到得中道、狂者、狷者、乡愿这四种人。接下来主要是解释“乡愿”是啥样的人。记得电视剧《乡村爱情》里的一首歌:“刘老根、刘老根,你到底是个啥样的人儿”。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1)

抄写原文

书归正传。孟老夫子的弟子万章问道:“怎样的人才可以叫他好好先生呢?”

老夫子答道:“好好先生总是议论狂放之人说:‘为什么如此志大而夸夸其谈呢?说的挨不着做的,做的也挨不着说的。只是说,古人哪,古人哪。’又议论狷介之士说:‘为什么这样落落寡欢愁眉苦脸呢?’又说:‘生在这个世界上,为这个世界做事,只要过得去便行了。’事事迎合,处处讨好的人就是好好先生。”

万章说:“全乡的人都说他是个诚谨善良的人,他也到处表现为是个诚谨善良的人,孔子竟把他看作戕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2)

哪些是乡愿,哪些是真正的儒者

老夫子答道:“这种人,要非难他,却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来;要讥刺他,却也没什么可讥刺,他只是向世间通行的恶俗看齐,和这个污秽的世界合流,居家好像忠诚老实,行动好像清正廉洁,大家也都喜欢他,他自己也以为正确,但是不能和他一道走上尧舜的大道,所以说他是戕害道德的人。孔子说过,厌恶那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狗尾巴草,因为怕它把禾苗弄乱了;厌恶满嘴仁义行为相反的人,因为怕他把义搞乱了;厌恶巧舌如簧辩才无碍的人,因为怕他把信实搞乱了;厌恶郑国的乐曲,因为怕它把雅乐搞乱了;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把大红色搞乱了;厌恶好好先生,就因为怕他把道德搞乱了。君子使一切事物回到经常正道就可以了。经常正道不被歪曲,老百姓就会振奋兴起;老百姓振奋兴起,就没有邪恶了。”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3)

谁能带领人们走上正道

嘐(xiāo)嘐:志大言大者。夷:此字暂不可解。乡原:原,同“愿”;乡愿,就是好好先生。踽(jǔ)踽凉凉:落落寡欢的样子。反经:归于经常;反,同“返”。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4)

稻子和稗子,你能分得清么?

到底什么是“乡愿”呢?百度上解释说:“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我感觉不是很准确。其实乡愿类似于农村的明白人,能解决农村中很多纠纷,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绝不会是只知道媚俗趋时。他会对狂者、狷者进行批评,批评得也很有道理。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5)

这一帮人,就有乡愿的意思了

那为何孔老夫子说他们是偷道德的贼呢?万章也表示很疑惑,说这些人的名声在一个地方很大,表现出的都是诚恳和善良,很是高大上,绝不是贼眉鼠眼的只是到符合流俗的人。老夫子解释说:“这种人做的事,你想说他不好,你还真找不出具体的事例。你想要讽刺挖苦他,他的做法又很是迎合俗世的流俗,大家都认为那样是对的。看上去忠厚老实、清正廉洁,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就是道德的制高点。可是他做的事并不符合尧舜的大道,他其实就是偷盗道德名声的贼。”为何这样说,很简单,别人做错的真正的儒者会指出来,所以名声并不会太好。乡愿不会,他会给你做错的事找出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6)

这些人,岂不是以忠义做幌子,实现自身的利益

就好像说,某女人的老公整天去各种娱乐场所,还经常出轨。乡愿就会说:“食色,性也,人人都会这样的。这恰恰证明你老公是个正常人,你应该高兴才对。”好么?你不但不用委屈,还要摆大宴席庆祝一下,你嫁了一个正常的人当老公。乡愿不维护道德,他维护世俗,张嘴闭嘴还都是大道理,但是他能平息事情。所以说乡愿是偷盗道德名声的贼。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7)

食色,性也!

孔子说过:“这种人总是似是而非,我为啥讨厌狗尾草,我是怕他乱了谷子;我讨厌那些奸佞的人,他们看起来忠义,其实乱了真正的忠义;我讨厌巧辩的人,看上去忠信,我怕他们乱了真正的忠信;我厌恶紫色,因为它的颜色接近红,我怕他乱了真正的红;我厌恶乡愿,因为他们似是而非,我怕他们乱了道德。君子应该坚守正道,只要坚守正道,民众才会在正确的指导思想引领下正真兴盛起来,大家都坚守正道,邪恶也就没有土壤了。”

孟子思想的为官之道解读 为何孔子说他是(8)

前三个是狗尾草,最后是谷子,也就是你喝的小米

现在你能分清什么是正道,什么是乡愿没?记得小时候有一首歌叫《雾里看花》,歌词如下: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烦恼最是无情,笑语欢颜,难道说那就是亲热温存,未必就是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丝凝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努力分辨吧![捂脸]#济宁#​#70后的头条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