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新媒体 路马 发自郑州最近,乐居网郑州公众号后台收到一物业人员的留言“小编,我们小区经常会收到业主投诉,大多原因都是因为楼上有噪音影响楼下业主。找我们物业解决,都是业主只能从中间劝解,但久而久之邻里关系闹得也很僵,请问怎么破?”

收到此留言,乐居新媒体编辑部的同事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早上在睡觉,楼上跳绳,搅得我头都要炸了,又不好上去敲门提醒”、“有的业主晚上休息晚,在房间里走路或者说话,楼下听的都一清二楚,非常刺耳”、“我们小区因为楼上楼下噪音的问题,几个业主还在群里吵过架”、“有时候听声音像楼上制造的,但敲门时发现楼上根本没住人,隔好几层都能听到噪音”……

交流才发现,原来大家普遍都面临噪音影响的问题。

小区怎么解决楼上噪音扰民(楼上传噪影响楼下生活)(1)

“不防噪”,是很多新建商品住宅的“通病”

针对这个问题,乐居新媒体向分别询问了在售刚需盘和改善盘负责人。其中,某刚需盘负责人向乐居新媒体透露“此问题,在销售端一般我们的置业顾问是不会主动向购房者提及的,这属于工程方,不归销售管。”

而某偏改善的楼盘负责人提到“改善房一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产品打造方面,我们会十分注重降噪问题。楼板厚度会比一般的住宅更厚,噪音基本不存在。”

对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乐居新媒体发现,类似此种噪音问题,几乎在楼盘销售端是十分隐晦且很容易被购房者忽略的细节。

通常,面对购房者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房地产销售会主动向购房者提及目前大多数楼盘都会用到的“三层断桥铝中空玻璃”、“钢木装甲门”等以打消购房者顾虑。当然,这些硬件配置对于防止室外噪音对室内生活的影响大有裨益。有些楼盘也以此作为产品卖点,以提升购房者好感。

但对于楼体传声只字未提。相当一部分购房者亦是在入住后才发现,逃过了门窗隔噪,却日日被楼上的噪音影响的无任何生活质量。

乐居新媒体发现,在很多新建的商品住宅中,房子隔音差这种问题是普遍性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与商品住宅普遍不注重隔音有关,没有刻意在楼体隔音设备上下功夫有关。而楼上楼下的噪音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地板厚度不够,较厚的地板相比薄的地板隔音会相对好些,但比较薄的地板,就会经常出现“被打扰”的烦恼。

据相关规定标准,单向板楼板的厚度不能低于60毫米,双向板楼板厚度不能低于80毫米,无梁楼板厚度不能低于150毫米。如果新建的商品住宅频繁出现严重的噪音污染问题,极大可能会存在“偷工减料”问题。

对于此问题,乐居新媒体查阅公开资料了解到,今年3月份,住建部最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要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层板不能低于100MM”,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此标准实施,楼上无特别大的动静,噪音问题基本不会出现。

小区怎么解决楼上噪音扰民(楼上传噪影响楼下生活)(2)

小区怎么解决楼上噪音扰民(楼上传噪影响楼下生活)(3)

其二,与楼上楼下预留的孔洞密封性做得不到位也有关系。新建商品住宅会在楼上楼下留一些孔洞,这些孔洞后期需要做封闭性处理,如果密封性不好,就极易造成隔音不好的问题。

因噪争吵,邻里关系僵化 居住品质难提升

对于很多已经入住的新小区而言,楼板厚度已成型,有的地板还铺有地暖装置,想要改观防噪问题几乎不大可能。

因此,受噪音影响导致正常作息受影响的问题会持续存在。由此,也出现了文章开头一物业人员的诉苦。对于他们而言,整个小区同为业主,或许可从中协调,劝解居者多注意,而想要彻底根治这种问题可能性几乎没有。

毕竟,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活动时间不同,对于邻居家所带来的伤害虽然不大,但影响性极高。

“家中有小孩的,住在楼下有时候挺灾难的,小孩子生性活泼爱动,有的摔玩具、推凳子、玩篮球等等,住在楼下都快炸了”,受访的张女士说道,“能忍的我们都忍了,实在忍不了也不想破坏与邻居的关系。会让物业善意提醒,但问题终究还得不到解决,慢慢的也会因为这些小事与邻居发生争执,这也是我们不愿面对的。”

张女士还提到,他们所居住的小区系2020年交房,入住仅两年,“四面八方聚到一个小区都是缘分,都想好好处关系,但噪音破坏了大家的美好预期”。在他们业主群里,一些脾气比较暴躁的业主,经常在群里因此“开战”,围观的业主有看热闹的,也有劝架的,好不热闹。

小区怎么解决楼上噪音扰民(楼上传噪影响楼下生活)(4)

小区怎么解决楼上噪音扰民(楼上传噪影响楼下生活)(5)

截图为张女士提供

久而久之,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长远看,对于二手房售价也有较大影响。

不过面对此问题,居者需要控制言行的同时,物业人员更要高度重视,要明白,因噪音经常发生争吵导致邻里关系僵化的小区,居住品质也是很难提升的。建议物业从这几方面协调:

一、噪音既然难以规避,当遇到投诉时,积极协调解决,避免看热闹、不作为行为。二、想办法通过言语劝说,尽可能地缓和楼上楼下居者的关系,三、分别做思想工作,以和谐邻里为目的,劝解邻居互相体谅,在正常活动、正常作息时间段,让楼上邻居避免大的动静等。

服务工作见诸于细节,良好的物业工作方式应作为物业服务关键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