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独行的猎手

爱情题材一直都是网剧的万能题材,但对于“隔壁”的网大来说,爱情片却并不是一个火热的题材。如果说前几年很多作品还能用“软色情”骗骗眼球的话,现在的网大受众几乎已经完全把这类题材pass掉了。

不仅是爱情题材,还有很多类型的网络电影虽然看上去有充足的市场需求,但实际上却“屡试屡败”,成了名副其实的“坑”。网络电影偏向男频,但绝不是所有男频都是网大的好题材。究竟有哪些题材是“大坑”,又是什么让他们成为坑呢?

赛车:“速度与激情”好看,但太贵

2017年《速度与激情8》收获了26亿的票房,成了当年中国大陆第二卖座的电影。狂野炫酷的飙车场面,香车美女的搭配都让电影院里的直男观众大呼过瘾。

懂车侦探小伙遇到突如其来的爱情(赛车爱情探案)(1)

这也让许多网大制片方产生了做一部“赛车”题材的冲动。但从看过一些赛车类网大剧本后,鹦鹉君却发现了一个大bug——几乎没有人知道赛车片到底有多贵。

想要拍出一部看得过去的“赛车片”,豪车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拍摄中为了剧情需要撞毁几辆也在所难免。这种道具几乎无法代替,也不太可能用特效(会显得很假)。用普通车更是无法想象的,毕竟“夏利追捷达”也不会有人愿意看。

虽然赛车片并不讨喜,但汽车(普通汽车,绝不是豪车)追逐依然是网络电影可以尝试的情节。一来这类情节成本还不算高,二来这些镜头也足够撑起整部戏的场面,以相对较小的成本让观众感到过瘾。

悬疑探案:靠剧情支撑,太难

在《河神》《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纷纷大火之后,悬疑探案题材就成了爆款的“高发地”。好像不管是网剧网大,还是电视剧电影,只要来上两句“真相只有一个”,就立即会有观众买账。

懂车侦探小伙遇到突如其来的爱情(赛车爱情探案)(2)

特别是对于男性观众,悬疑破案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一直是很大的。相对于女性用户更倾向于感性思维,男性思维中充满了更多的“解题模式”。侦探和悬疑题材恰好满足了观众的期望。

但事实上,这个题材拍摄难度很高,别说是网大,院线电影稍不留神也会成为吐槽的对象。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观众口味的提高。特别是在《白夜追凶》等探案剧大获成功之后,受众的胃口已经被高高的吊了起来。

可以说,如果没有编剧对悬疑制造、破案过程、逻辑的把握,没有导演对全片节奏的调控,这个题材不仅会变得索然无味,还会充满bug,让观众有一种“智商被侮辱”的感觉。

懂车侦探小伙遇到突如其来的爱情(赛车爱情探案)(3)

特别是对于电影而言,无论是院线还是网大,本身在悬疑探案故事的叙事上就占了很大的劣势,想要讲清楚故事非常不容易。如果没有强大的编剧和导演,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是,有数据表示,许多网大观众的观看条件并不理想,很多人是在通勤路途中看的。观看过程中受到打扰是很正常的,而悬疑探案又是强剧情类型,只要遗漏掉一个情节,就很容易无法理解后面的剧情。这自然也会大大影响观众的收看体验。

爱情片:只搞软色情,就是耍流氓

除了《灵魂摆渡黄泉》等少数网大之外,爱情题材几乎是网大很少触碰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对网大受众人群的判断。

但实际上,即使是男频市场,也并非完全不需要爱情题材。无论是最早的武侠小说,还是权谋和悬疑探案,其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夹杂一些爱情元素。

懂车侦探小伙遇到突如其来的爱情(赛车爱情探案)(4)

不管男女,“生命和爱情”都是永恒主题。但许多网大的创作者却误把男频对于爱情题材的渴望简单的认为是对女性的渴望。

于是在早期的网大中,许多充斥“软色情”的作品也就产生了,可当“麻辣俏护士”、“风骚美厨娘”拍完之后,虽然很多片能够盈利(此类网大成本较低),但除了加深了观众对于网大“low”的印象之外,几乎一无所获。

这也直接造成了爱情题材网大在“软色情潮”褪去之后,几乎已经在圈内绝迹的现象。仅剩的一些作品,不是继续走“欲望”路线,就是搭上了“神神鬼鬼”,成了玄幻片的佐料。

懂车侦探小伙遇到突如其来的爱情(赛车爱情探案)(5)

当然,男性也并非对爱情题材完全无感。但这种感觉必须建立在“强代入感”上。

在武侠小说当中,很多男性受众都会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英雄,在打遍江湖之后抱得美人归。只不过相较于女姓对于爱情的理解,男性受众更“简单粗暴”,他们对于爱情的渴求更多的是“英雄配美人”。

而网大中的武侠题材其实恰好可以兼容这个感受,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把爱情放在作品中。总之,在网大审查不断严格的现在,如果再拿“软色情”做主打,不但会在市场上遭遇困境,怕是连审查也无法通过了。

懂车侦探小伙遇到突如其来的爱情(赛车爱情探案)(6)

影投人制片工场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